福建清禹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龙岩 3641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极为迅速,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作为保障整个水利水电共工程质量的关键,对其施工期间专业性和规范性做好实时把控便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基础工程作业施工在整个施工作业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基础项目作业施工的质量将决定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故此作为相关施工作业人员及领导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能够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务必要积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从而才能进一步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不良地基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危害
1.1抗滑性无法达标
不良地基构成结构差。在不良地基中,常常存在岩体破碎带、软弱土层、节理裂隙带、卵石层、古风化壳。这些构成结构导致地基抗压强度差,无法承载混凝土重力坝的巨大重量(混凝土重力坝的重量,往往超过1500万吨,甚至达到2743万吨)。地基受到混凝土重力坝巨大重量挤压时,土体形状会发生变形,抗滑性也不能达标,这就会降低地基抗压稳定安全系数,可能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坍塌。
1.2地基基础沉陷量不均衡
不良地基往往结构复杂,每个部位的结构组成各不相同,甚至不同深度的结构组成也不完全一致,这就会造成不良地基不同位置的承载力不相同,有的地方承载力较强,有的地方承载力较弱。当混凝土重力坝落成后,由于地基受力不均衡,便会导致地基基础沉陷量不均衡,最后的结果是地基塌陷、凹凸不均,水利水电工程外观发生变形,甚至出现安全问题。
1.3渗水量超出允许范围
不良地基的另一大特点是它的渗透性过高,渗水量往往超出允许值。在江河巨大流量日夜冲刷下,砂砾石孔隙可能出现渗漏,溶洞溶槽出现渗流通道,水流还可以透过岩石节理的裂隙进行渗流,最后,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渗漏,危害水坝安全(据统计,全国超过4万座水坝、水库存在着渗水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不良地基造成的)。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主要影响要素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与其他项目在施工技术与施工操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主要有以下4方面的特点: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规模较大,使当前基础处理施工建设工期较长,投入的资金成本较高。2)基础处理施工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加上在建设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技术较多,针对复杂地形需要应用不同处理技术,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难度增大。3)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地基稳定性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地基稳定性不足会导致施工抗滑性降低,施工稳定性下降,对工程建设稳定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影响项目使用周期。4)地基渗漏问题也会导致水利水电基础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渗漏问题严重时会致使地基孔隙扩大,诱发更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加上基础沉降作用对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具有较大影响,施工环节中地质条件差异会直接导致水电基础沉降作用更加明显,如果基础沉降作用过大会直接导致水利水电项目结构产生较大变形问题,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还会降低施工活动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分析
3.1桩基方法分析
对于这种方法而言,主要是应用到软基淤泥土层,并且也没有办法进行大面积的深处理工程,这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其中也通过人工或者是机械进行成孔,在软基之中适当的注入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热施和离子交换之后对周围土质的物理性质将会进行改变,这样会形成一种混凝土桩复核地基,从而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提高,减少沉降问题。同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处理的过程中,这种技术也是可以抵抗水闸中水的压力,从而产生水平荷载,达到一种水平稳定的作用。
3.2施工过程要点把控
注重图纸与实际环境的结合施工,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建设,其重点应放在设计安排上,在实际实践期间对相应施工环境做好全面勘探,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性图纸设计,将图纸和现场做比对分析,避免出现绘图错误的现象出现。与此同时对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蔽工程要进行全程关注,当前所普遍存在的施工团队对隐蔽工程的轻视,使得隐蔽施工期间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其所具有的“潜伏”性较为突出,往往在水利水电施工完成后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会“暴露”的特性,都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因此结合实际对其隐蔽工程做好实时的监测方案设置便显得极为必要,其也是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顺利开展进行的关键。
3.3软土地基处理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施工区域所遇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来体现。软土地基本身所具有本身所具有的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透水性小等特征使,得其出触变性、流变性、不均匀性较为明显,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影响极为不利。为保障地基稳固性,必须对其进行软土处理施工,这个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换填法、夯实法、挤密法等方式来使相应软土地基抗剪强度得到有效提升,降低其地基压缩性,并使软土地基透水性得到有效改善。总体来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地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其本身施工技术方法的多元化特性也较为突出,在实际实践期间,可根据具体信息,采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的手段,以此使整个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4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质量控制
在锚固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该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桩基锚固技术虽然可以降低水利水电基础处理工程量,同时提高工程沉降系数及水闸抗位移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地质分布特性的变化,整体实施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施工前期,相应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结合前期地质勘测数据,对工程地质条件、地基情况及地理水文环境进行全面估测,结合区域地质变化调整阶段锚固方案,保证工程基础环节的稳定。
4锚固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的锚固施工技术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其对整个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往往是建设在较为偏远的山区中,而山区本身交通极为困难,这便使得施工中相应人力和物力消耗加剧;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工期要求比较严格,在复杂施工环境下确保相应施工目标的完成,必须专业合理的做好锚固施工设置,锚固施工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提高施工效率特性较为明显,其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锚固施工主要利用锚具、承压板、台座、支挡结构、预应力钢筋、圆柱形锚固体来完成相应体系搭建,利用锚固结构进行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可以有效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全面提升其施工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明确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应该充分提高技术的应用效率,确保技术的采用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此外,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更要不断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技术,做到施工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技术措施,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丽珍.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
[2]高淑丽,李玉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01).
论文作者:连炎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地基论文; 基础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锚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