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走向论争与形象建构_现代性论文

后现代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走向论争与形象建构_现代性论文

后现代之后的青少年网络德育走向辩论与图景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景论文,后现代论文,德育论文,青少年网络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08(2014)02-0014-05

       网络社会诞生以后,青少年网络德育的建设并没有跟上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相反,网络的出现加速了青少年社会道德迷失的进程,网际交往的匿名性、开放性等后现代特征使得青少年网络道德陷入了困境之中,进行网络德育的呼声日益高涨。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德育信息、网络文化、网络德育课、虚拟社区、网上咨询答疑、在线讨论、就业指导、网上德育基地、网上家长学校、网上漫游等,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1]。

       网络德育的新生性,让人们尚没有时间去思考它的哲学归属问题,然而,这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依托于网络技术的现代性,掩盖了它的哲学属性问题。虽然网络空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它也必须与现实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相一致。现实社会由于社会意义系统和社会控制系统的规制,而处于现代与后现代思潮的交融碰撞之中,网络社会则由于社会意义系统与社会控制系统的缺位而导致后现代思潮的狂欢,网络道德产生了明显的后现代转向。有学者认为,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使得现代性伦理体系无法在网络社会中建构起来,这也是直接否认了现代德育在网络空间中的可行性。那么,我们的问题是,现代德育究竟能不能在网络空间中建立起来?我们究竟要在网络空间中建立怎样的德育体系呢?面对我国现实社会中德育的三重境遇:前现代德育、现代德育、后现代德育的基本理念的交融,处于后现代思潮中的网络德育应作出怎样的抉择?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的狂欢:后现代取向

       目前,现有青少年网络德育已然陷入困境。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现实社会是前现代伦理、现代伦理与后现代伦理的交融,而青少年的网络伦理则与后现代伦理精神日趋一致:多元化、碎片化、个性化、自治化、具体化、情感化等等。“后现代”相对于“现代”而言,并非指一个新的时代和历史阶段,而是相对于“现代性”而言的一种新态度和思维方式,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它已冲击了我们传统的对世界的认识模式,同时这些后现代伦理精神追求也深深根植于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中。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的虚无性

       后现代主义者的道德话语消解了道德主体和主体行动的意义,也就消解了德育的体系,解构了其存在的意义价值。在行动意义的虚无之中,主体共同参与并制定的道德准则、规范及其相互关联的模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后现代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置可否”的道德选择,免除了相当一大部分青少年行为的道德判断,实际上同时也免除了他们的道德意义。后现代道德消解了道德的高尚性和理想性。直接后果是道德与权威的碎片化,道德控制网络社会的能力直线下滑[2]。

       网络空间中,后现代对于现代的挑战,使得青少年在日渐混乱和冲突的社会压力下,对于道德的基础深感怀疑,原有的道德体系受到了很大挑战,他们没有建立一个共同可以接受的价值体系和规范,当今青少年网络社会中的诸多混乱现象,说明了他们既缺少后现代社会所主张的宽容,也不见了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理性。缺少合理标准的后现代主义使虚无主义乘虚而入,或以相对主义为唯一可行的出路[3],其影响在青少年网络道德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谁是谁非没有客观标准,青少年的道德选择也失去了判断的根据,呈现出“无所谓”、“怎样都行”的虚无标准。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去中心性与自我中心性

       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反人类中心主义渐渐演化为一种反一切中心主义,进而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以去中心性为特征之一的后现代主义导致了青少年个体的自我中心性,而否定周围事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了人性自私的极度扩张化,在道德发展上,以满足自我需要为前提,道德或不道德的边界也渐渐模糊化。因此,在网络空间里,青少年常常会有各种越轨行为的发生,而他们则认为只要符合自我的感觉,符合自我的需要,或者说只要不伤害到别人的切身利益,就无可厚非。这种过度中心主义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处处标榜自我的个性,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说教,限制了人生享受和随性的生活,是冗余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只有自我体验和自我享受的满足才是首要的。这种高度自我中心性的追求导致了德育的无法渗入性、低效性,青少年也直接将追求感官幸福的“身体和欲望”放在首位,无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约束。

       (三)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反主体性

       在网络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思潮把反主体性的主张推向极致,认为主体已经休克乃至已经死亡,应将人们从主体虚妄的迷幻中解救出来。尼采提出“上帝死了”,福柯宣布“人也死了”,后现代思潮下的教育将教育“普通人”作为目标,这些普通人并非乌合之众,而是具有开放的胸怀和批判的精神、懂得包容多样性和与人共存、明了创造和选择之道、对自然和生命充满热爱的公民。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本是有意义和价值的,然而过度的反主体性则最终导致后现代认为教育包括德育只是一种“规训”,认为主体是虚妄的,不复存在的,只是一种话语游戏。教育又是一种“规训”,因此,后现代认为,应将人们从主体虚妄的迷幻中解救出来,应让人们摆脱道德形而上的束缚,回归到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自由的道德选择。在后现代道德那里,基于意志自由的、自觉的履行才是合乎道德意义的行为。从思维路径上来说,道德的主体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而也没有对道德的主体进行培养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反主体性所主张的意志自由的道德选择,导致了青少年道德行为的无约束性和完全自律性,这是不现实的,不符合青少年个体发展规律的,也更加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现代性的缺位

       现代性是西方社会自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具有的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观点,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由封建社会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网络交往行为表现出一种多元化、自由化、不确定性、非理性、碎片性、去中心性等等。后现代倾向所导致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需要现代性的介入。现代性在青少年网络道德中的缺位,正是网络失范的根源所在。

       (一)理性

       现代主义认为,理性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人们可以在理性的基础上,建立有效认识世界的原则。故而,现代性追求科学、理性、确定性,它为提高交往效率、规范道德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后现代意在解放人的思想,建立一个更为宽容的社会的存在,后现代最终解构了理性,思维已无理可依,各自乱发展,不能永远“并行不悖”,终会产生冲突。理性被化解为科技运作的程序,仅是工具理性,并不能帮助控制人自己的疯狂与野心。于是,一切科技所产生的权力,操纵在无理性又无道德标准的平面人手上时,一旦产生冲突,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毁坏。由于对自由的过度释放导致的网络社会容忍的日益减少,而致使后现代陷入自我牵绊之中。

       理性永远都是可能达成全面谅解的根本。现代主义尝试以理性取代权威,建立一个更为理性的、公正的和人性的社会。因此,在这样一个日益多元和纷乱的网络社会中,我们更需要理性的存在。当然,我们也不能无视目前后现代化德育的合理主张而完全抛弃之,现实的也是理想的做法是融合两种思想,取长补短,使网络德育呈现出新的面貌。

       (二)中心性

       在现代主义视域中,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居动物,需要一种中心性的存在。在网络空间中,不管是匿名也好,虚拟的交往也好,人们也是一种社会性群居的动物,也需要一种中心性的存在。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反人类中心主义渐渐演化为一种反一切中心主义,进而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以非中心性为特征之一的后现代主义导致了个体的自我中心性,而否定周围事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导致了人性自私的极度扩张化,在道德发展上,以满足自我需要为前提,道德或不道德的边界也渐渐模糊化。因此,在网络空间里,常常会有各种越轨行为的发生,而当事人仍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这种过度中心主义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现代性所主张的中心性可以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与支撑,而且人是相当需要这种信仰的支撑。否则,丧失了中心性的网络德育也只不过是一种唯我中心的虚伪道德教育罢了。在网络德育中,需要这种中心性的存在,这种中心性如果表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则需要一套核心价值体系。网络空间道德的诸多混乱现象,正是因为丧失了一种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

       (三)主体性

       主体性原则是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主体性意味着自主性,在道德教育领域,主体性表现为选择的为我性、主观的能动性。作为主体的人不仅具有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同时也有改变自己,塑造自己的能力。现代主义赋予人主题鲜明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人的主体性意识不断强化,并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意识。这些社会思潮促进了青少年主体意识的觉醒,他们在网络道德面前能做出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判断。

       后现代思想的代表人物福柯认为现代性的主体是权利对人奴役之产物,“把人变成主体”是对人的奴役。福柯在《词与物》中宣告了“人之死”,也就是大写的主体已死。后现代的反主体性观点试图还人们一个真正自由选择的空间,然而这种空间对于青少年的网络德育来说,具有排斥他律的作用,完全将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交由青少年自己,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自律。实际上,这有可能实现吗?青少年作为身心发育都不成熟的群体,其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是需要引导的。而且,道德选择应该受两种力量的约束:一种是自律,一种是他律,二者相辅相成。青少年的自律力量是很薄弱的,道德是他律性和自律性的统一,没有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就没有道德规范的自律性;没有道德规范的自律性,也就没有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后现代主义这种一味地释放人的自主性,过度关注道德选择的自主性,使得青少年成为“欲望”之主体,即他们的思想活动都要听从身体的需要、欲望的指挥,这种“主体已死”的道德约束模式即是过于相信人可以靠自律性来实施道德行为,这既违背了道德的规律,也必将消减道德主体的行动能力。

       三、青少年网络德育的突破:后现代之后的图景

       网络空间经历了后现代性的多元,已逐渐意识到后现代性恶果的发生,很多学者都在反思我们到底要走哪条道路?网络空间可以分为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个人空间不受限制,而公共空间需要立法。而且,没有无限制的自由,人肯定是社会的人,自由是相互给予的。比如,在对网络实名制的争议上,建立完全的实名制其实是一种现代性的主张,完全的匿名制则是后现代理念,最终争议的结果是“实现有限网络实名制管理”将是未来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方向。因此,主张现代性在网络空间的完全建立是不理性的,而放任后现代性在网络空间的生长也是不合理的。网络空间面临着一个后现代之后的转向,同样地,网络德育也处于这样的一个岔口之中。后现代之后的网络德育,即意味着在正确把握网络空间独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既有着现代性所要求的控制,又能满足网络空间后现代性转向的现实的德育体系。在理念建构上,应秉承以下主张:

       (一)接受多样性与差异性,建立共通性

       网络德育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这对德育的发展有很多有益的启示。然而,因为过于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论述,可能牺牲了共通性和连续性。因此,网络德育不仅要指出变异性和差异性,也要说明共通性和连续性。接受多样性与差异性,建立共同性的首要之举就是建立价值多元条件下的价值共识。我们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问题上达到某种价值共识。

       人具有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人不仅要解决自身与自然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问题,而且还要在社会交往中,对于一些相近或相同的问题,人们会产生一些类似的体验和认知,形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基本价值[4],具体表现为物质文明或者精神文明,这些基本价值就是价值共识,也即人类社会的共通性。共通性是一定存在的,如民主、自由、公正、和谐等价值理念。

       时下的网络德育中,有学者主张告别整体性、同一性、倡导差异性,多元化认为应该把一整套社会主流价值观、行为规范灌输给大学生[5],这种方式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精尖人才的同时,又因其忽视不同个体及个体生存空间、文化道德的差异性和具体性,从而使整个德育失去了活力。这种过于强调差异性、多元性的网络德育观,可能会忽略掉某些共通的价值体系。人作为群体的社会存在,有一些基本的社会认同问题。社会认同是人获得本体安全感的基础,这些认同既是人与人之间共同的存在,也是可以延续和相传的。我们不能忽略掉这些认同。因此,网络德育在注意个体差异性、多元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共通性的存在,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青少年网络德育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共同的价值体系,倡导一种美德、终极观念的认同,比如,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梦的建设,即是一些共通性和连续性的存在。

       (二)强调对话,采取非权威的民主取向

       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平等性、对话性等特征,以及青少年自身发育所呈现的青春期特征,无论是现代主义所提倡的中心性、主体性,还是后现代所提倡的去中心性、反主体性等,在网络空间的完全建立不仅显得不合时宜,而且也不再具有可能性。网络德育也要做出适时而变,既不能再强调中心与主体,也不能忽视去中心与反主体,而是要在二者之间找出结合点,这种新型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建立,既非现代主义的主导,也非后现代主义的主张,是二者之间的对话和融合。这就要求网络德育展开一种平等的、开放的对话,对话的目的是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采取非权威的民主倾向,倡导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这种网络德育中的平等交往关系的建立,应该是一种“对话—非权威”的主张过程式的、理解式的道德认知与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们保持开放的胸怀,不断推进对话的深入,站在青少年的角度,理解和接受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选择,使得看似“问题”的问题变为“非问题”的角度去建构和解释。

       (三)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

       无论是后现代所主张的德育的情感或态度等非理性因素,还是现代主义所主张的“科学、智慧”等“唯理教育”,都忽视了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这一基本论断。网络德育是为人的成长、发展服务的,因此,网络德育也应将理性与非理性结合起来。我们既要专注于认知发展,夸大认知、理性能力的作用,也要提倡情感、意志、信仰、直觉等非理性方面;既要个体“公正”、“理性”地作出判断,也要重视个体内心的情感状态和体验。

       单纯的、夸大的、跨越边界的理性德育可能会面临危机,然而却并不能因之而抛弃理性教育,没有理性教育,难以维持现代社会的有序、良性发展;而非理性教育建构的是一种与理性德育完全不同的模式,它引导和培养人的创造力,有利于青少年完整人格的塑造。在青少年的德育过程中,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我们既不能一味地恪守理性至上、科学万能的信条,也不能忽视和贬低了人的情感、意志、欲望等的意义,既不能使得受教育者变成理性原则和技术规范的奴仆,也不能使其成为狂乱、迷醉的纵欲者。

       (四)重建生活与道德的基础

       人们需要基础(纵使是暂时性的基础)来指引生活的方向与意义:知道何谓道德和如何过着道德的生活。网络德育必须指出生活中的基本价值,像是健康、快乐、友谊、自我实现等使得生活既美好又有价值的东西。而后现代正是打破了这种基础,它强调一切的意义虚无,人们不再具有信仰,对生命、意义与价值也采取虚无的态度对待。这直接导致了当前青少年狂乱的、迷醉的生活状态,性乱、酗酒等不道德行为的生发,只有通过确立生活与道德的基础,才能避免虚无主义的乘虚而入。而现代性则强调这种生活与道德的基础确立,现代性德育认为,道德是生活的基石之一。现代性德育教导学生将培养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批判性意识联系在一起,以发展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发现生活中的相似性,从而重建生活与道德的基础。

标签:;  ;  ;  ;  ;  ;  ;  ;  ;  ;  ;  

后现代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走向论争与形象建构_现代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