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市政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BIM技术应用作为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水平。因此,现代工程企业要积极引进应用BIM技术,将其贯穿到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科学采取造价管理工作策略,充分发挥出其价值作用。文章将进一步对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BIM技术;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
引言
在市政工程项目结算中,经常会出现超额情况。而对于整个项目而言,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对于造价也将会产生比较大影响。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就由于工程量计算不到位而导致整个项目造价出现了比较大偏差。但是如果能够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对于提高造价准确度将会起到十分积极帮助作用。
1 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中各种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基础建立的建筑模型。它通过数字信息来模拟建筑物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信息完备性、信息一致性、模拟性、信息相关性、作图和优化等特点,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BIM技术不仅是团队建设设计的参考对象,而且在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工程的进度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将BIM技术引用于市政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可以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进一步促进市政工程可以长久稳定的发展。
2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从目前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上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现状,即全面控制未能全面落实、数据分析不到位以及数据共享效果较差。
2.1全面控制未能全面落实
最近几年,建筑行业呈现出了十分迅猛的发展势头,但是对于市政工程来说,仍然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尤其是在造价管理现代化进度上还十分缓慢,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市政企业在承揽工程之后,过分将目光集中在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更没有认识到先进管理模式重要性。市政工程与建筑工程存在着比较大差别,其建设地点一般都在市区,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牵扯到很多部门,因此需要及时沟通。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少有单位能够进行及时沟通,导致目标没有有效统一。这种情况就可能会导致市政工程有关单位只看到自己利益,只管圈内事,导致造价管理工作变得比较混乱,没有从全过程角度出发进行控制,进而影响市政工程进度。
2.2信息化发展滞后
在目前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信息化技术主要帮助造价管理工作进行计量和计价,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十分的便利,但是却没有相应的信息化平台来帮助数据进行有效的共享工作,导致一些市政工程造价难以进行信息数据的有效积累,从而无法实现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信息化技术能够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有效进行,但却无法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导致管理人员无法从海量数据信息中找到有效的造价管理信息。在运用信息化技术对造价工程进行管理时,需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虚拟计算这些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信息化技术,整体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
2.3数据分析不到位
对于市政工程造价数据来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比对,但是由于市政工程造价数据较多,需要进行详细计算。一般情况下,工程造价需要经历三个主要阶段:概算编制、预算编制以及结算编制。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虽然最终计算出来结果存在差异,但是工作造价需要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对市政工程造价相关数据分析与关联度并不是十分明显,就会导致造价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3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具体应用
3.1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市政工程造价工作管理中,对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的造价管理工作对后期造价控制将会起到十分积极帮助作用,更是整个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传统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计算工程量及计价时,准确度较低,导致工程造价受到较大影响。而在利用BIM技术过程中,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将三维立体技术与成本计算功能有机结合,真正意义上解决了目前设计阶段造价计算不准确问题。另外,在计算过程中还能够对所需数据进行查找和分析,这对于提高工程造价计算精度将会起到十分积极帮助作用,同时,也为市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提供了数据与技术基础。
3.2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积累与共享
在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中,利用BIM技术对设计施工模型进行三维立体展现,便于相关的操作人员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储存工作。将市政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有效的储存,可以便于之后的类似工程进行造价管理时,拥有可以借鉴的造价数据,进行快速的造价管理工作,为市政工程提供整体的进步。
信息数据的储存可以有效的帮助分散的项目资料进行有效的整合工作,帮助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快速的使用,打破了信息数据无法共享的困难,实现了信息数据工作后增加了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保证了建筑企业在工程中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3.3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环节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作为工程的承包商,为了提高工程的效率,进行了多层分包,导致每个分包商各自缺乏协调和统一的工作。例如,在安装工程幕墙时,分包商有三个以上的队伍负责工程的施工,其中主要施工方负责内墙的施工,不考虑在外墙上安装幕墙。由于脚手架与墙体之间的距离没有得到认真的分析,施工距离太窄,因此有必要进行二次施工,这对工程的总造价有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成本管理可以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进度、虚拟施工表面和施工进度,为各方制定更方便的施工计划,同时督促承包商。建立了分包制度,明确了各分包商的责任,采用了项目责任制度。责任方对项目成本的增加负全部责任。
项目的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有一定的时间差,采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现场模拟,第一环节采用基坑开挖进行基坑运输,回填,节省了大量的施工运输费用。周转成本然而,由于承包商和分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工作时间不协调,二次运输和购买回填物导致项目预算增加。因此,为了提高运输成本,成本管理需要积极协调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工作,使一期工程与二期工程之间的间隔能够满足回填需求,从而减少工程规模。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3.4 BIM技术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
在传统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中,企业验收人员通常会依据施工图纸和计算以及实地勘察去决定该工程项目是否合格。然而,该验收方式过于复杂繁琐,需要消耗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验收人员工作任务量过大,难免会出现各种计算失误问题,不利于工程竣工验收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因此,工程竣工验收人员要通过科学采用BIM技术,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质量和效率。BIM技术能够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及结果内容完整表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充分反映出每个细节,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验收时只需要将工程与相应数据参数在计算机设备上展开对比分析,就可以得出最终验收结果,省去了传统复杂人工计算操作,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促使工程项目能够尽早投入使用。
结语
总而言之,BIM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融合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市政工程行业在取得快速发展、获取更多合理利益的同时也日益变得透明,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内部管理控制、技术革新发展等方面。BIM技术应用与发展对市政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来说更为大有裨益,不仅打破了传统工程造价行业行为方式的局限性,而且为行业发展融入了新鲜元素,使之朝着健康、活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绍兰,张国兴.浅析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4):70-72.
[2]王英,李阳,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3):32-35.
[3]张秋凤,付阿慧,何泓玲,等.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5(5):289-290.
[4]刘宏志,屠庆波,高静仁,李彦.基于BIM技术的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模式研究[J].陕西电力,2016,44(11):66-71.
[3]栾凤娇,谭晓慧,薛松,etal.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5(05):192-196.
论文作者:张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市政论文; 造价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数据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