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_青少年教育论文

青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_青少年教育论文

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分析论文,青少年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法国文学家加缪在他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1]我们感到自杀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它也是一个心理行为问题。自杀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自杀者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毁灭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同时攫取了至亲好友继续生活的乐趣,让痛苦像癌症这种毒瘤一样吞噬着亲朋的身心。不管我们是如何不情愿看到这种现象发生,但这种可悲的行为仍然像幽灵一般游荡着,甚至成为青少年学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2003年9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据该中心主任曹连元介绍,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的原因。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2]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事件屡屡见于报端和网络,即是例证。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自杀?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剖析。

一、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特点

我们认为,青少年学生自杀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心理特点:

(一)青少年学生自杀大多属于冲动型,而较少理智型。

根据自杀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将自杀区分为两类。一是冲动型自杀,也叫情绪型自杀,它由爆发性的激情引起,是个体在明显的偶然事件引起的愤怒、悔恨、内疚、羞愧等情绪失控状态下发生的冲动行为。这种自杀的进程比较快,发展期短,具有突发性。另一种是理智型自杀,是个体通过长期的体验和评价,进行了充分的推理和判断之后,逐渐萌发自杀意念,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杀准备而采取的自杀行为。这种类型的自杀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在自杀发展进程中有比较复杂的心理表现。[3]

青少年学生由于受认识水平较差和知识经验较贫乏等因素影响,其思维习惯和认识特点具有明显的简单化和绝对化趋向,看问题常常比较片面,不能理性地分析和对待所遇到的问题,他们对自我的行为和心理的调节控制能力比较差,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容易意气用事,表现出冲动性,不冷静,并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有个大学生历来学习成绩很突出,考入某重点大学后,在各个方面都面临巨大压力,自己的家庭经济不如城市人,学习成绩落后于同班同学。有一次考试不及格,补考后仍然不及格,顿时产生了自责自罪心理,感到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也无脸见同学,在应激状态下,一时冲动,自杀身亡。

(二)青少年学生自杀前有各种征兆,可以预先发现其自杀心理倾向。

虽然青少年学生自杀以冲动型居多,具有突然性。但是青少年学生自杀之前还是会表现出各种征兆,特别是自杀之前的几天里,只要家长、教师、同学、朋友注意观察,就有可能发现这些苗头,从而有效地阻止青少年学生自杀。青少年学生自杀前往往有情绪上的征兆,包括紧张、失望、孤独、感到被遗弃,无缘无故情绪高涨或者莫名其妙发脾气等。青少年学生自杀前也有言语方面的征兆,流露出自杀的念头,比如在自杀前经常对同学说:“活着真没有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有个中学生在听说邻近学校有学生自杀后,他就对同学说:“我们也去自杀吧。”几天之后,他也自杀身亡了。相当多数青少年学生自杀前有行为上的征兆,包括厌食或暴饮暴食、失眠、无故哭泣、把心爱物品送给他人、成绩骤降、书写自己的愿望,甚至写下遗书。某大学生在自杀以前,找到自己比较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把自己心爱的物品逐个赠送给他们,他把自己的一个漂亮小闹钟送给一个朋友,对他说:“给你留着作纪念。”他朋友当时没有领会,没过多久,他就自杀了。所以,当家长、老师、同学、朋友发现青少年学生表现出反常的情绪、行为和言语时,就应该引起重视,这时也许恰恰是挽救一个人生命的最后时机。

(三)青少年学生自杀有明显的模仿性。

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模仿性表现为青少年学生的自杀就像传染病一样很容易在一个地区、一个群体中频繁发生。如1986年4月9日,日本18岁的女歌星冈田有希子从其住宅的七层楼上跳下身亡,日本就掀起了青少年的自杀风潮,仅仅两周之内就引起多起青少年自杀死亡事件,其中,有19起为跳楼,有的甚至就从有希子跳楼的那幢楼上跳下死亡。当月,日本19岁以下青少年自杀死亡就达到83起。19岁以下青少年自杀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44%。后来,日本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有希子综合症”。[4]又如在著名的香港电影明星张国荣跳楼以后,各地就接连发生了多起青少年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

“有希子现象”和“张国荣现象”还表明,青少年学生在自杀方式上有明显的模仿性。如一份对两岸三地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研究表明,台北青少年认为“服用安眠药或其他药物”最有效,“跳楼”次之;上海青少年认为“服用安眠药或其他药物”最有效,“开煤气”次之;香港青少年则以“跳楼”为首选,“烧炭”次之。上海青少年和香港青少年自杀方式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香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跳楼是最便利的选择。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原因是香港媒体(尤其电影和电视)大多渲染跳楼自杀,这就为喜欢模仿的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而上海的媒体很少夸张跳楼自杀事件。[5]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示媒体应该慎重报道自杀事件,更加不应该对自杀事件进行过多渲染。

(四)青少年学生自杀前,如果措施恰当可以消除其自杀意向。

绝大多数青少年在自杀之前会发出一些求救的信息,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及时地给予帮助,提供感情上的安慰与帮助,进行心理问题的疏导,一般能够打消他们的自杀念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青少年在一次自杀未遂的情况下,不会再尝试第二次自杀。18岁的女学生陈某因男朋友提出分手,觉得一切已没有意义,想一死了之,便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一死。自杀成为陈同学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她发觉父母原来是深爱她的,朋友也非常关心她,这使她重新振作起来。她意识到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自杀只会令家人、朋友痛心,所以,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事实表明,自杀的青少年学生其实是以自杀唤起他人的关注,他们大部分都想获救,很少有人是真正对人生绝望。所以,如果家长和老师多关怀、鼓励青少年,媒体不过分渲染自杀事件,多报导鼓舞人心的新闻,使青少年多点希望,许多青少年不会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

二、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

青少年学生在人生旅程中碰到困扰为什么会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对此问题,可以从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两方面来分析,比如外部原因主要有,青少年学生处在现代社会大背景下,竞争激烈,家长对他们要求太多、期望太高,绝大多数学校按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次,学生承受着很大的生活和学习压力等。而内部原因主要有青少年学生认识不成熟、个性不良等。由于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在本文中没有泛泛而谈地讨论各种内外因素,而是更加深入地挖掘了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各种心理原因。我们认为,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有以下这些方面:

(一)充满生活向往但前途不可预测的烦恼。

青少年学生朝气勃勃,仿佛早上8,9点钟的太阳,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向往和憧憬,按理不应对人生绝望。由于当今社会发展太快,要把准社会变化的脉搏,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在现代社会已变成一种奢望。从人的心理需要分析,绝大多数人更希望社会变化发展的趋势可以预料,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可以把握。所以,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人生的无常感和前景的不可预测感。在这种态势下,按照存在心理学家弗兰克的存在意义观,青少年学生会产生“存在的挫折感”,最终使一个人感觉到“存在的虚无”,而导致厌世的态度,产生心灵空虚、自我茫然,认为没有一件事是有价值的。这种厌倦和虚无的状态是心灵上的失常,是导致一个人自杀的根本原因。[6]

另一方面,如果从个体人格发展的角度分析,社会的快速变化发展使青少年学生很难确定明晰的理想自我,很容易陷入新精神分析代表霍妮所谓的自我发展的矛盾状态中。[7]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差距太大的情况下,一些青少年学生看问题比较片面,他们看到了社会快速发展所致的未来的不可预测,而没有看到其中孕育着的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提供的富足的生活供给。部分青少年学生没有想到要与时俱进,加强自我控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努力缩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距离,而是感到人生无常,前途渺茫叵测,与命运抗争的信心和勇气丧失殆尽。

(二)家长期望过高而自我效能感偏低的矛盾。

许多家长对青少年学生读书成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心切,使青少年学生学习压力逐年增大,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许多青少年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有的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热门,有的因为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后就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导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所谓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能否胜任某项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价。[8]自我效能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合理的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有适当的自我效能感是能够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困难的保证,缺乏自我效能感就会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比如,调查表明许多自杀学生,都在遗书里明确写着“对生活失去信心”。14岁的某初中学生留下“学习压力太大”遗言,然后吞下大量安眠药自杀,幸好及早发现。事后该生谈了自杀的原因,他说:“功课总做不完,考试总考不好,经常挨父母和老师责备,自己实在太没用了,活着好象没什么意思,所以不如自杀算了。”父母期望太高,造成青少年学生不能有学习上的任何失利,一旦学习上遇到挫折,就担心会受父母的批评和责备。有的学生自觉自己太无能,失去了存在价值,把自杀看作是解脱的最佳选择,因而走上绝路。

(三)渴望亲情但亲子之间关系疏远的矛盾。

青少年学生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强烈的矛盾冲突状态,这是因为一方面青少年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具有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上获得独立。青少年学生的独立的要求容易使他们与父母产生心理冲突,如果父母缺乏沟通的意识和能力的话,就会使他们与父母的沟通变得困难。而特别令人痛心的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缺乏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难怪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就慢慢地与自己疏远了。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的矛盾与冲突使他们有更加强烈的情感要求,他们更加渴望亲情、渴求理解,青少年学生之所以感情狂暴,青少年期甚至被称为“暴风骤雨的时期”应与此有关。

当亲子之间的交流变得缺乏,甚至产生亲子之间的冲突或对抗的情况时,即使是完整无缺的家庭,它应有的功能也消失殆尽。青少年学生如果感到家庭气氛不融洽,与父母关系较疏远,父母只会埋怨、指责和教训自己,或者当他们失意或挫折时,得不到父母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就会心生悲凉,可能离家出走。假如其他人也不能施以援手,失望之余,或会走上自杀绝路。而家庭气氛融洽,亲子关系和谐,就有助于消除他们自杀的危险。

(四)渴望友谊和爱情但感情孤独的痛苦。

青少年学生由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特别是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他们开始与父母产生观念分歧,这种分歧有可能导致对立,甚至对抗,使亲子之间感情隔阂,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学生更加愿意与同龄群体交往,渴望建立同龄人之间的真挚友谊。但是,客观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受学习压力影响,由于受家长的压制,青少年学生很少有机会与同龄人进行沟通。即使有沟通,也很少是心灵的、情感的,所以,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都处于感情孤独的状态。无怪乎在90年代前后,北大学生喊出了“理解万岁”的口号,过了几年,北大学生又喊出了“我孤独”的口号。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也发现大学生普遍都有孤独感。青少年学生大多数处于“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的爱情朦胧渴望期,有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恋爱期,恋爱的挫折与爱情的困惑都使青少年学生分外感到感情的易变和易伤。

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艾里克森所谓的“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他们需要对各种有关自我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形成自我一致的自我形象,[9]所以青少年学生往往关注自我更多,而较少关注他人和周围环境,这种自我中心的倾向也使他们自己较少得到他人的关注(父母除外),这样就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体察到周围的人都不关心他们,看轻他们。

(五)个性脆弱而又面临诸多责任的矛盾。

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陷,家长和教师看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忽视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培养,许多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个性脆弱,意志力差,缺乏挫折承受能力,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比较淡漠,缺乏自我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意识和能力。但同时,家庭和学校又施加各种压力,需要他们承担各种责任,他们遇到挫折和打击,有时就会选择自暴自弃,放弃生命。有的大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进入高校后,当独立生活的要求摆在面前时,他们宁愿选择自杀。如2001年9月17日,才到广州某学院环境工程系报到一天半的新生小黄,还未等到开学典礼,半夜从宿舍楼上跳下来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小黄没有留下遗书,但他生前曾明确表示不习惯宿舍生活。还有的学生由于家庭发生变故,不堪突如其来的打击,走上了轻生的道路。有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有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包袱,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只是想着如何让自己得到解脱,而不是考虑如何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可能走上自杀的道路。一名自杀的学生在遗书里写道:“我感觉自己对家里人来说是个沉重的包袱,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我决定自杀。”

三、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对策思考

面对这么多青少年学生放弃自己年轻生命的事实,青少年学生自身、家长、教师和社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预防这种悲剧的发生呢?在这里,我们侧重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以下措施以供参考。

(一)建立预警干预机制,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并及时干预。

建立预警干预机制的目的是要在青少年学生发出求救信号时,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干预,给予及时的帮助。这种干预通常可以缓和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控制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冲动性。成立专门机构提供电话咨询是干预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如开通生命热线电话,既符合保护青少年学生个人隐私的要求,又可以让青少年学生在自杀之前有倾诉内心情绪情感矛盾和冲突的场所,是一种有效阻断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手段。在开通生命热线的具体操作中,可采取多种措施。一是倾诉法,在青少年打进电话时,鼓励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烦恼和痛苦,并且给予支持和关注;二是宣泄法,让青少年学生毫无顾虑地发泄自己的怨气、不满和愤怒;三是转移法,引导青少年学生转移注意力,改变情绪体验;四是延缓法,建议青少年学生暂缓自杀,做一些可做的事情,如给家人、老师、同学留遗嘱,从中感受值得自己留恋的事物;等等。实践证明,不少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学生在拨打生命热线电话,采纳了相关建议后,不良情绪得以释放,自杀冲动减弱,最终消除了自杀念头。

(二)教师要提高心育能力,及时发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自杀倾向,提供及时的帮助。

教师处于与学生的经常性的互动过程中,是与青少年学生接触较多的成年人,教师具有良好的心育能力才能及时发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辅导,从而起到预防青少年学生自杀的目的。教师应该具有的心育能力表现在:1.教师应该具有识别青少年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教师在与青少年学生的日常交往过程中,要能够通过青少年学生的言语表达、行为变化、身体征兆等方面发现青少年学生的异常心理和反常行为。2.教师应该具有给予青少年学生以鼓励和支持的能力。自杀往往是学生感到孤独无助、极度悲观绝望时产生的过激行为,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关心和援助,会使其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念和勇气。3.教师应该具有帮助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能力。当教师发现学生有情绪情感问题或者行为反常时,应该能够给予心理援助,帮助学生释放不良情绪,解开心理死结。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强化自己的“心理辅导员”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心育能力。

(三)家长要提高素质,优化家庭环境,让家庭成为孩子幸福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温暖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社会支持系统。亲子关系疏远,家庭环境压抑导致青少年学生在遇到问题,感到心理压抑、苦闷时,不能从家人处得到想要的支持与帮助,所以,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家庭气氛,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显得极为重要。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中注意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宽容、信任和激励,要及时了解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帮助、支持孩子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期望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压力源。家长要调整过高的期望值,应该综合考虑孩子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特长等各种因素,提出切合实际的期望和要求,才能产生积极的期望效应。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面临更多的烦恼。

(四)学校要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教育,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为了预防青少年学生的自杀,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要注重青少年学生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人生目标教育,使青少年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能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要重视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将珍惜青春生命作为一个基本价值观念,根植在青少年学生的头脑之中,教导青少年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并强调生命的重要,使青少年学生感到人生有希望、有价值。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负责、豁达、乐观、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青少年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打击的耐力和毅力,从而能乐观面对逆境。要指导青少年学生建立可信赖的人际交往关系,引导他们主动与同学、家长、老师沟通和交流。要教给青少年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如系统放松法、焦虑转移法、情感宣泄法、自我暗示法等,引导青少年学生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自我调节,训练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压力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对于在辅导和咨询过程中发现有精神异常、身心异常症状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且配合家长及时请专业医生鉴别诊断,积极进行医学治疗和心理治疗,根治病根,避免自杀的发生。

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发生急剧变化,升学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价值观念发生嬗变,各种生活事件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检讨我们的家庭影响,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努力净化社会环境,更加主动、积极地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乐于学习,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使他们能以更加合理的心态和更加健全的人格去迎接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标签:;  ;  ;  ;  ;  ;  

青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