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创融合”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①
高 敏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610041)
[摘 要]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建设“专创融合”课程,成为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基于此,以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为例,分析其课程发展历程,剖析现有建设基础,基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针对性地提出“专创融合”课程建设路径,以期为其他“专创融合”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关 键 词] 专创融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2019 年3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 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22 号),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研发兴趣和能力,为学生从事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夯实基础,建设‘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基于此,本文以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为例,研究其“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的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及专业的“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发展概况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设于2007 年,专业开设之初至今,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一直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立足职业教育,突出实践运用
为了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提高的需要,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成立之初,就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秉持“成都服务,服务成都”的办学理念,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课程名称设定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型应用人才,教会学生“如何用”。
(二)第二阶段:聚焦专业教育,强化专业素养
随着产学研、工学结合等新兴教育理念的发展,课程仅仅定位于实用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此开启了课程发展的新阶段。通过与校企合作单位的深度沟通交流,课程建设团队不断探索创新,课程在原有注重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不仅教会学生“如何用”,而且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用”。
(三)第三阶段:深化“双创”教育,实现深度融合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的发展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初步完成了课程标准的修订、重新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推进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建设等,切实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原有的教会学生“如何用”“如何更好用”到教会学生“创造性地用”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建设基础条件
(一)师资力量雄厚
对现有在线课程进行完善,对已有的模块进行设计优化,贴合学生学习习惯;完善更新各个模块案例、拓展学习资源等,丰富资源库建设;增强课程平台的互动性能,开展互动网络教学,加强与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撑。以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为载体,依托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软件,在既定的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下,结合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模块,撰写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进行竞争对抗,检验方案设计是否能满足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模拟企业运行五个季度,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及竞争对手情况,实时调整人力资源方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
(二)在线课程建设
参考Pivotto[7]的方法,利用TA.XT.Plus质构仪,选用A/MORS刀具,沿垂直肌纤维向切割,测定剪切力值。
在充分整合资源的情况下,建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在线课程,涵盖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内容,包括教学视频、PPT、微课、动画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辅助活动,目前课程浏览量6700 人次,为教学提供优质的资源库。参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国家级资源库申报与建设工作,负责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培训方法选择模块资源建设,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在线课程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撑与保障。
(三)实践教学条件
以专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互通、教育资源的互补、教育内容的互融为宗旨,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设计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路径。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路径设计
已建成ERP 沙盘模拟实训室、市场营销综合实训室,并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软件,注重实操,完成课程即完成项目,能够满足校内实践课程教学的需要。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由企业教师、专业课教师、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共同进行指导,能够实现集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实践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具有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及自信心,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一)制定“专创融合”课程标准
在行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证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的相关要求,依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为出发点,明确学生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分析学生的学情特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修订课程标准,涵盖课程定位、设计理念、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持、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措施、考核与评价等内容,形成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标准,推进现有的融合深度,真正实现教育目标的互通、教育资源的互补、教育内容的互融,进一步优化“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创新“专创融合”课程教法
地震似乎被该地区的居民作为麻烦事但又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接受。1904年12月12日,Andrew Lawson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报纸—— 《加州日报》上写到:“历史和记录显示此地区的地震从来没有这么强烈,截至目前根据近来扰动的性质和过去发生的次数判断,现在不是报警时机”(in Fradkin,2005,25页)。
依托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软件,以任务为导向,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为载体,开展主题式教学,每个主题有多项任务,内容精心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工作实际,符合创新创业需求,形成“任务提出(案例分析或工作情境)—任务讨论(启发引导、小组讨论或学生分析)—任务解决(角色扮演)—形成能力”的教学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任务驱动法主导下,综合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辅以信息化教学、以赛促教等教学手段,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专业素养;遵循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规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应变能力等创新创业能力。
(三)丰富“专创融合”课程资源
该课程教学以校内专职老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具有丰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经验的教学团队共同组成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指导团队。课程教学指导团队中有教授1 人,副教授1 人,讲师6 人,助教2 人,其中博士2 人,硕士8 人。骨干教师参与多次校内外创新创业培训等,师资结构合理,能够有效保证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工作的持续开展。
正常阴茎外观呈“柱状”外观,阴茎阴囊角和阴茎阴阜角均为直角,冠状沟至阴茎根部皮肤周径一致,同时阴茎头充分显露,阴茎皮肤平整、紧致不臃肿。而隐匿阴茎外观呈“圆锥状”外观,阴茎角为钝角,狭窄环明显。
(四)优化“专创融合”课程考核
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运用课程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每个主题结束后进行评价,将每个主题的评价根据一定的权重形成最终考核成绩。采用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创新创业导师评价等,关注学生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进行考核,摒弃原有单一化的考核方式;依据考核情况,实时掌握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情况,适当加强某一薄弱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苗头预测法的运用并不只是简单地把纠纷变化的苗头预测出来,更关键的是,劳动争议调解员对预测出来的纠纷发展的苗头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时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妥善地处理,把苗头抑制并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如果预测到了纠纷变化的各种苗头后.不去积极预防,反而是“一拖二躲三搪塞”,只会使纠纷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处理,并使劳动争议调解员的信誉受到影响,最终失去劳资双方当事人的信任。
(五)夯实“专创融合”课程师资
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在已有师资队伍基础上,不断吸纳企业管理者、毕业校友、有关专家,优化课程建设团队结构,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专业化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强化学习交流,积极组织课程团队参加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培训,掌握课程创新创业试验改革的先进做法,从课程内容、课程教法、课程考核等方面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打造一支“专创融合”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勇华,宋喜民,徐慧莹.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与实践:以唐山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89-90.
[2]陈国达,赵章风,计时鸣,等.基于OBE 理念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以《机电系统及生产过程自动化》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8-50.
[3]曾德江,鲍仲辅.基于IPA 模型的高职课程诊断与改进[J].职业技术,2018,17(9):75-80.
[4]易斌.STC 理念下课程建设融入创新创业元素的探讨:以导游专业核心课程《导游实务》等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9):157-158.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44-02
①本文系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18—2020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编号:cdjg039);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18 年院级科研项目(编号:18CZYR002);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17 年院级教改课题(编号:17CZYJ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高敏(1989—),女,四川雅安人,管理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创新创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编辑 马燕萍
标签:专创融合论文; 专业论文; 核心课程论文; 建设论文;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