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部地区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的思考_国际资本流动论文

关于中西部地区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的思考_国际资本流动论文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我论文,国中论文,西部地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资本流动是推动当前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为更好地把握进一步开放的国际金融环境,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变化。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对深化利用外资,加速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有关国际资本流动的若干问题

国际资本流动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大概念,是指资本跨越国境流动的各种形式的总称。它包括资本流出和流入两个方面。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国际资本流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资本流动,从资本形态看,它包括商品资本形态、货币资本形态和生产资本形态的国际资本流动;从国际资本流动时间看,它包括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动。而狭义上的国际资本流动只是指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形态的国际资本流动,不包括商品资本形态的国际资本流动,因为商品资本形态的国际资本流动实质上就是指国际贸易。狭义国际资本流动只是指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动,即回收期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因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往往与生产活动脱节,具有投机性,为了统计上的方便,也不列入国际资本流动内容,而对它进行单独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利润的再投资、利润的汇回、国际贷款(国际商业性贷款、优惠性贷款即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府贷款和出口信贷、赠予)、国际证券和其他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如国际租赁(其特点是融资与融物结合在一起)等,其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和形式是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种形态。

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表现出两大突出特点:

(1)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增长迅速,发达国家虽然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明显加快。

据《1996年世界银行投资报告》,1995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吸收和对外投资)达6327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55%。其中发达国家之间的流量占75%以上。如果仅考察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单向流量,1995年发达国家吸收外国投资2032亿美元,占全球吸收外国投资量的65%。

又据世界银行关于“全球发展资金流动的报告”中的数字,1996年流入发展中国家全部(官方和私人)的长期资金(即包括流入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近2850亿美元,其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全部私人资金为2438亿美元,在这其中流入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095亿美元。(注:《国际经济合作》,1997年第5期,第47页。)1990~1996年期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资金明显地快于流入发达国家,其增长速度,前者为后者的1倍多。其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私人直接投资从245亿美元增长到1095亿美元,即增长4倍多,而同时发达国家仅增长1倍多。按每个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计算,中国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国际间接投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优惠性的国际借贷停滞不前,国际证券增长很快。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划分的标准,国际间接投资主要包括国际信贷和国际证券。1976年该组织正式将国际金融市场划分为国际信贷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并第一次公布国际信贷市场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中所占比例,1975年国际信贷占整个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总额的67.2%,超过半数。国际信贷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这种主导融资地位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1980年达到创纪录的比重,占国际融资中的85%。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其主导融资地位开始下降,到1985年,国际信贷所占比重降为44.1%,而国际证券融资却上升到55.9%,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主导融资形式。90年代以来,国际证券融资的主导地位一直表现出增长势头,1994年所占比重曾达国际融资总额的62%,而国际信贷所占比重下降为38%。同时,在国际信贷市场中对发展中国家优惠性贷款和商业贷款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996年与1990年相比,优惠性贷款不断下降,首次低于国际商业银行向发展中国家的商业性贷款。(注:《国际经济合作》,1997年第5期,第47页。)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提出和重要性

1.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提出。

中西部地区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或区域经济的概念。如将我国整个领土面积分为东、西和中部三部分的话,东部地区是指我国沿海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共12个省市区,占国土面积的13.52%,约占全国人口的41.28%;西部地区是指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甘肃、宁夏、四川、重庆、陕西共10个省区,占全国面积的56.77%,约占全国人口的22.88%;中部地区指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共9个省,约占全国面积29.71%,人口约占35.84%。中西部地区合计占全国面积86.48%,人口约占56.72%。(注:数据来源于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

所谓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是指上述中部、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大国的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正常现象。因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非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常态,是绝对的规律,均衡发展则是相对的非正常状态。从不平衡到平衡,又从平衡到不平衡,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也是如此。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利用外资规模不同,各地区经济之间发展速度和水平也相对拉大。因此,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和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在客观上又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就会制约东部经济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各方面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给予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

2.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表现。

从静态和动态考察,区域经济的差距主要是指各地区经济在其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两个指标上的差异,前者是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上的比较;后者是从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上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考察,东部经济发展很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差距拉大了,这是事实。具体表现如下:

(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的差距。

1984~1994年,东部地区GDP从3851.9亿元增长到26607.9亿元,年增长率为21.3%,而中部地区则从2301.1亿元增长到12415.3亿元,年增长率为18.4%,西部地区则从1091.2亿元增长到6563.2亿元,年增长率为19.7%。(注: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由于增长率的差异,使东、中、西部在全国GDP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东部从53.1%上升58.4%,而中西部则从46.9%下降41.6%。10年内扩大了10.2个百分点。

(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差距。

1998~1994年,东部地区人均GNP从1683元增至5438元,年增长率为12.5%,而中西部地区人均GNP则从999元增至2714元,年增长率为10.5%。在此期间,由于年增长率的差异,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人均GNP的相对差距由40.2%迅速提高到50.1%,扩大了近10个百分点。(注:东士解:“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1995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3)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

1980~1992年,东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从490元增至为2322元,年增长率为13.8%,而中西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则从310元增至为1268元,年增长率为12.5%。由于年增长率的差异,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由37.0%上升到45.4%,上升8.4个百分点。又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的差距。特别是1995年以后,无论是省际城市之间,还是东、中、西部大城市居民之间,还是农村居民之间,差距拉大速度明显加快。(注:《理论前沿》,1997年第11期,第1~2页。)

3.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要性。

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是实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的需要。我国贫困地区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在全国56个民族中,中西部地区就有52个,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8%以上,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三、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1.抓住国内外大好时机,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

从国内来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为我们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国际方面看,21世纪初世界经济增长将高于9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可望维持在3%上下;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率可达4%。亚太地区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这对我们十分有利。

2.深入理解和运用邓小平理论,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其特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某种意义上讲是其精华。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兴建经济特区和全方位开放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逐步解决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发展速度与效益统一理论等。这些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不仅使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指明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方向。

3.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两种作用,是各国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共同做法。

市场经济的最重要一条规律就是公平竞争规律,要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就必须建立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价格体制改革,理顺原材料、初级产品与加工制成品的比价关系,保护调出资源、能源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利益,调动中西部劳动者的积极性。

但是,市场力量也不是万能的,单纯利用市场机制是不能解决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的,这已被世界各国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践所证明。为此,我国政府为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各种优惠政策。(1)在信贷、投资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引导和鼓励外资向中西部地区投资,优先安排国际金融组织和政府贷款;(2)加强和完善东部与中西部各种合作形式,实行横向联合和对口支援。如国家组织的深圳、大连、青岛、宁波等城市对口支援贵州省的作法和政策;(3)在开发中西部优势资源中,适当地扩大该地区开放利用的权限,使其获得更多的实惠。

4.加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智力开发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紧迫任务。

要改变一个经济落后地区,首先要从人才培养入手,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为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上对中西部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设立专门的扶贫教育基金;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东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留学归国人员到中西部求职,并给予高于东部地区数倍的薪金待遇;对在中西部地区工作20年以上者,论其贡献大小给予奖励;要把扶贫开发转到文化扶贫、科技扶贫的轨道上来,“让自己的骨头长肉”。要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项长久的治本政策,认真地落实。

5.实行综合协调的发展战略,是中西部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

根据国际上解决经济发展差距的经验,要改变广大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局面,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作法,而必须从长远发展观点,实行综合协调的发展战略。

所谓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其一是必须清醒地树立长远发展观点。中国的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差距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其差距之大也是显然的。如江苏省无锡的一个县产值相当于西部一个省区的产值。因此,对中央关于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应理解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改造和发展过程,不能指望只要中央给予几项优惠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必须经过较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其二,要实行经济与社会(即自然资源、人口、环境)综合协调的发展。

经济与社会协调问题,具体地表现为利用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生态破坏两对关系的协调问题。在强调快速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注意解决资源、人口和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资基础,但自然资源(指耕地、矿产、能源、森林、草地、淡水等)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以现在的使用速度,许多领域里的自然资源不久将使用殆尽。据科学家计算,石油资源只能维持50年左右。二者协调关系应是合理利用资源,以最小支出达到所追求的目的,要避免无节制、无代价的浪费资源的现象出现。

发展经济就要消耗自然资源,其“残存物”就会造成空气、水质、土壤、森林、草地、生物等污染和自然生态失衡,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那种认为自然界对各种“残存物”有无限吸收力和承受能力的观点是错误的。二者协调关系应是在发展过程中尽力减少环境污染、控制人口增长,并要合理地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其三,“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此,一是中西部要大力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调动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积极性”。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加强造林种草,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行多种经营,综合发展。二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乡镇集体经济和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国家也应给予更宽松政策,如每年向中西部地区提供100亿元发展乡镇企业的专项贷款。三是结合中西部优势,加强与东部合作,发展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此外,还要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立足于当地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和边境贸易,使其成为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标签:;  ;  ;  ;  ;  ;  ;  ;  ;  

关于中西部地区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的思考_国际资本流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