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治疗中小面积烧伤150例临床疗效探索论文_王树民

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目的:探究中小面积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150例中小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治疗,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经湿润烧伤膏联合冷疗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94.7%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94.7%高于对照组78.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湿润烧伤膏联合冷疗治疗中小面积烧伤临床疗效良好,可以及时帮助患者恢复,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因而值得我们借鉴使用。

关键词:中小面积烧伤;临床治疗方法;疗效

中小面积烧伤在临床中较为多见,烧伤发生后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此时患者的损伤周围组织会受到皮肤酸碱值变化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状,对于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本次我们对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150例中小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经湿润烧伤膏联合冷疗治疗,旨在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150例中小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治疗,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两组共150例患者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同时不包括依从性较差者,不包括对于本次治疗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150例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19.5-82.5岁,平均年龄24.35±1.34岁;观察组中男44例、女31例,年龄18.5-83.5岁,平均年龄25.59±1.41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均尽心常规的伤口处理,即采用双氧水(浓度为为3%)对创面进行清洁,同时采用生理盐水(浓度为0.9%)进行灭菌,创面处理干净后分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润烧伤膏治疗,将湿润烧伤膏涂抹于烧伤处,1天2次,观察组经湿润烧伤膏联合冷疗治疗,湿润烧伤膏涂抹和对照组方法相同,同时对患者进行冷敷治疗,必要时每天对患者创面进行清洁,减少感染等情况发生,同时确保治疗效果[1]。两组患者在接受本次治疗期间均停止使用其他和本病相关的药物,防止对本次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同时患者应该减少辛、辣、刺激等食物的使用,防止对本次恢复产生影响。后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评价其治疗效果,经治疗患者烧伤处在4天内结痂,并没有出现其他不适感觉,患者恢复良好定为显效;经治疗患者创面逐渐恢复,但结痂时间超过4天,没有出现其他不适感觉定为有效;患者的创面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同时经过持续用药仍然没有结痂的迹象,经过观察患者的情况无法满足以上显效或有效两项中任一项,定位无效[2];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加有效率。同时对于患者治疗后的满意率进行调查,将满意与否设置为很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令患者进行勾选,后对总满意率进行评价,总满意率等于很满意率加较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94.7%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3.讨论

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容易发生,开水直接或意外接触皮肤、化学实验品反应外溅至皮肤等,均会引起皮肤出现中小面积的烧伤,此时的烧伤并不会对患者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烧伤处逐渐发生脓肿,同时伴随周围组织的病变会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因此有效治疗是关键所在[3]。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均出现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在临床接受相关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治疗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治疗方法就很难再满足临床的需求;而由于烧伤出现后,如果没有对患者及时进行干预,一方面可能会发生脓肿,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患者的烧伤处可能会留下瘢痕,而由于人们对于美观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及时的治疗并且良好的治疗效果都是患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此时常规的治疗方法就很难再满足临床的需求,因而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关的研究中曾有报道,湿润烧伤膏对于中小面积的烧伤具有良好的效果,因而我们积极展开实践和研究。本次我们对我院15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在此过程中充分征得患者的认可和同意,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好于对照组;针对所得结果我们分析,湿润烧伤膏是治疗中小面积烧伤中常用的一种药物,对于烧伤处可以起到较好的泻火解毒、凉血敛创、活血消肿的作用,从而使患者在得到较好的缓解,并逐渐恢复,但是药物作用单纯,患者常常恢复较慢。联合冷疗治疗即对于患者烧伤处及时进行降温处理,因为中小面积烧伤的最主要因素还是患者的皮肤在短时间内接触到难以承受的高温,因而致伤,所以我们在配合用药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冷疗,可以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4]。本次研究结果就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94.7%高于对照组80.0%,患者自行对于接受本次治疗的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同样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和满意率比较,两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湿润烧伤膏联合冷疗治疗中小面积烧伤临床疗效良好,可以及时帮助患者恢复,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因而值得我们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运杰.探讨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4,(30):79-80.

[2]吴学田,王坤,孙树栋.PAI-1基因多态性与烧伤脓毒症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6):534-535.

[3]张向清.烧伤创面外用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6(03):501-502.

[4]张涛,唐公杰,王新波.莫匹罗星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患者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2):2755-2757.

论文作者:王树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  ;  ;  ;  ;  ;  ;  ;  

探讨治疗中小面积烧伤150例临床疗效探索论文_王树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