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中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凡事应有“度”,教学也不例外。这里的“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出界限,就要引起质变。控制论中的“度”是指控制者按其需要与目的,限制某种事物变化、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出限制以外的范围和程度为“失控”,失控就达不到控制者的需要与目的。教学控制论认为,教学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只有对教学系统施行有效的调控,使教师、学生和知识这三个子系统相“匹配”且协调一致,才能提高教学效益。下面就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度”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以期与同行交流、切磋。
一、把握时度
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过程中大脑兴奋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在课堂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思维集中程度S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思维集中程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这一曲线表明,在课堂教学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这一段时间内,要增强输入信息的强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在这一段时间内,输入信息的强度可以有所下降,对比较抽象的概念、理论等知识能够较好地掌握;在30~45分钟内,思维活动水平逐渐下降,输入信息的强度应有所增强,以减少学生因大脑疲劳而引起的注意力分散。最好的方法是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组织讨论,全班交流,习题检测,等等。这些方法可降低大脑皮层的疲劳程度,相对延长最佳思维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在课题的引入时、遇到重点难点时、迷惑混沌时、一题多解时、概括归纳时、深化拓展时、反思小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利用“AAS”判定三角形全等时,为了进一步巩固“AAS”的判定方法,一位教师设置了以下问题:“你知道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一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为什么?”让笔者始料不及的是几乎全班学生都肯定是“全等”。一位学生还慷慨陈词:“因为已经告诉我们有两个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另外一个角肯定也相等,再加上还有一条边相等,用‘ASA’或‘AAS’总能判定它们全等!”几个学生还添油加醋:“对,讲得完全有道理,我同意!”……怎么办?此时此刻,这位教师并不是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而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与书本的判定方法有区别:这个问题中没有“对应”两个字,判定方法中有“对应”两个字,这时,笔者听到学生在嘀咕:“‘对应’两个字写与不写有什么区别?”这时,这位教师因势利导:你们是怎样理解“对应”这个词的?教室里顿时一片安静,大多数学生拿起笔试着用画图来帮助理解。过了许久,有学生回答:“对应相等是指相等角所对的边相等,相等的边所对的角也必须相等!”于是教师追问:“没有对应两个字会怎样?”这时,学生面面相觑,有学生画出了图2并指着其中的右图说:“不对啦,没有对应两字,虽然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那就可以用45°所对的边BC与55°所对的边DF相等,这样就不会全等了!”当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具有典型性时,老师不是急于做出评价,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思维过程,将错就错,巧妙地和用学生的错误答案,引导他们进行验证,让他们自己发现矛盾,解决问题,加深理解。
图2 用“AAS”判定三角形全等图例
思考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这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就本人所见,时下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为此,教师应该有两个最重要的等待时间,“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一段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当数学问题有多种解法需要择优时,当学生理解某个数学问题有偏差需要纠正时,当学生对某个数学问题难以即时解决需要新信息时,当教师难以即时评价需要充分思考时等,教师应当“延时评价”,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一方面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作理性选择,使其观点具有可行性和逻辑性。这样,摒弃单一“即时评价”中赞赏多于引导、情境多于过程、封闭多于开放等诸多弊端,学生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展示,使学生喜欢数学,主动地探究数学,培养思维能力。如,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后,一位教师在第一节复习课上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当时有一部分学生这样认为,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必须满足,即,解得k>-1/4。听完学生的分析,这位教师不是马上否定学生的回答,并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位同学提出,由题意可知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故还须保证二次项系数3k+1≠0,即k≠-1/3,故本题k的取值范围为k>-1/4且k≠-1/3。这时教师看了同学们的反应,好多学生都为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这时班上有学生马上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是对的,但最后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k≠-1/3不在k>-1/4的范围内,因此k的取值范围为k>-1/4。教师立即表示有道理,这时课堂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趁机教师又问,还有不同意见吗?过了不一会,教室里传来了几位同学的声音:丢了k≥0这个条件。教师立即加以肯定,于是教师请其中一位学生发言,学生经过深思后说:k的取值范围应同时满足:k>-1/4且k≠-1/3且k≥0。故本题k的取值范围为k≥0。这样紧扣学生可能产生的困惑,利用“延时评价”,通过一波三折的过程,将易错、易混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分析得一清二楚,也使学生从更高层次上深化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把握难(深)度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间循环往复,不断变化,螺旋式上升。因而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教学,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也就是教学内容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如果问题太易,则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不仅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教学内容失去价值。所以,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也便于将新知识同化,使认知结构更加完美,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中学数学教材体系是依据数学知识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制而成的,数学课标和教材对某一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紧紧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好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从而避免盲目提高教学要求或随意降低教学要求。如,“二次根式”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课标教材的要求,在讨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时,只限于用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的范围内,不宜扩充到较复杂的情况,同时,对于二次根式的性质,教材中仅考虑了这种情况,对的情形不做考虑。又如,在讲圆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只需对“在圆内作内接正多边形”作描述性讲解,而不可在课堂上大讲特讲用极限的方法来推导,否则,不但偏离了教材和课标的要求,而且超越了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反,如果把学生的水平估计过高,该讲的不讲,这样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同样,课堂设问也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如果问题缺少应有的难度和深度,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无需动脑就可答出,因而设问应重在“为什么”上,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思路广阔,而且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入下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当然,也并非问题越深越好,适当的问题表现为:问题一提出,个别或少数学生能答出,经过思考多数能答出,再经过思考大多数甚至全体学生能回答,这类思考性问题的发问点应放在课中具有思维价值的地方。
三、把握梯度
人类认识事物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阶,既不能让学生“坐着吃桃子”坐享其成,也不能“跳起来摘月亮”劳而无获,要以能不能激发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热情和欲望为标志,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面向全体学生,精心构建教学结构,设计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分化教学难点,梯度的大小做到由平到陡、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拾级而上,循序渐进。梯度过大,学生无法接受,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和厌学情绪;梯度过小,则容易使学生有“轻而易举”之感,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求知的意志和品格的培养。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学时,如果让学生求出方程的两根为2和-3,就马上问学生能不能找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样就缺少一定的思维梯度,学生很难想到计算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若做如下设计:(1)先出示两组方程(分二次项系数为1和不为1的两组),要求计算出方程的根;(2)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它们的根与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之间有什么共同规律?出示方程,让学生用式子表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3)再观察第二组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1),启发学生:是否能得到相似的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一般结论。这样设计问题梯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体现了思维渐进发展的过程,学生发言踊跃,学习情绪高涨,教学效果很好。
练习题的编制也要设计梯度:(1)低起点:第一组(道)题要按当堂课的最低要求设计,一般是直接应用概念、定理、公式或模仿例题,基本属于“记忆”的层次;(2)密台阶:从第二组(道)题开始不论在能级上、难度上还是在模式上都要有提高、有深化,要一组(道)一个台阶,使学生每完成一组(道)题后都能有所提高;(3)小坡度:要保证所有学生在教师启发点拨下都能上得去,做到“有坡度无难度”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逐步深化和提高。如,在学习勾股定理后设计以下习题:(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多少?(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多少?(3)已知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能确定吗?能否用不等式列出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4)已知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3和4,且第三边长为整数,第三边长为多少?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再进行探究,后面的问题就能水到渠成地得以解决。
四、把握量度
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大体上可分为“基本性容量”和“发展性容量”两个方面。所谓“基本性容量”是指依据教学课时对教材进行分配的基本知识内容,这是课堂教学必须完成的“基本量”;“发展性容量”是指继教材的基本知识后,适当伸展知识内容、探求知识规律、提高解题技巧、发展学生能力所进行的教学容量,这就是“调控量”。笔者听了一节复习课,课题为“平移”。教师先播放了一个事先做好的短片,让学生回顾了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平移、平移的特征等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有10多个),然后是六道基本练习题(从单个来看,这些都算得上是“好题”),再接着是四道例题(每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且有二道还各安排了三个变式题),最后是小结,期间还安排了许多学生活动。课后笔者同师生交流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对这节课最大的感受是教师讲得太快,根本接受不了;多数学生对有的题根本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甚至连题目都未看完。听课教师一致认为,容量太大。执教教师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但还是认为,复习课容量应大些;造成容量大的另一原因是,备课时找到了一些好题,不愿意舍弃。应当指出的是,复习课适当加大容量,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但并非容量越大越好,其实本节课将基本练习减少到三道,例题减少到两道是比较合理的。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环境以及学生的情绪制约着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教师的启发引导亦对学生的思维起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知识容量时,除依据课标、教参、教材及学生学习实际确定的“基本量”外,应设置课堂教学知识的“调控量”。当教师的讲解与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起思维共鸣,并在较顺利地完成“基本量”后学生还意犹未尽,思维正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同时教学时间也允许的情况下,应适时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使得学生较全面透彻地理解知识,总结其规律,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代数式”一节时,在教师引导下,如学生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则可补充设计实际生活中有关代数式的例题或习题,作为本节课的“调控量”,以加深对代数式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反,当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高或思维受阻时,教师必须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确保“基本量”的完成,而不应强行延伸。此外,同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在教授不同水平的班级时,应根据学生实际调整“调控量”,不可千篇一律。
五、把握谐度
谐,即课堂教学的和谐。温暖和谐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课堂教学的和谐度取决于教师的亲和力,即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亲和力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人格、责任感、职业心。富有亲和力的教师更多地表现出热情、活力、谦和、真诚、关怀、温暖和移情的能力,教师身上最宝贵、最值得赞美的品质就是理解、尊重和激励学生。一个人成年后回想过去的学生时代,会欣赏那些善于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善于对学生给予移情性理解的优秀教师,更会对那些触动过他们心灵的教师心存感激。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教师还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学生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么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祥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你一开头做得很好。你的第一行是对的,第二行也是对的,现在关于这一行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等。
又如,一位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如下的争论:
生甲:我觉得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只要把这个左边的三角形剪下来,拼在右边的这个三角形上面……
师:挺有道理。
生乙:我觉得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把它对折后,两边的图形没有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走过去)我想跟你握一下手。握手不是意味着我赞同你的观点,而是因为你,为我们的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同学们想一想,要是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那多单调啊!
由于教师不是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评价,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激励,用智慧性语言,真诚地呼唤课堂上更多的声音。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生丙:我认为平行四边形(对折后)的两边只是面积相等,而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认为剪下来以后,只是面积相等,但图形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是这个意思吗?
生丙:是。
生丁:因为那个(对折后剪下来的)三角形移过去以后,不再是平行四边形了,而是一个长方形,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讨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而不是讨论“改装”以后的其他图形的特征。是这个意思吗?
生丙:是。
师:(回头问生甲)你怎么看?
生甲:如果说,就这个平行四边形不裁剪的话,它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认同,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谢谢!
由于教师以亲切、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的、没有压力的、愉快的心情学习,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讲错了教师也不批评、指责,而是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不仅实现了各学习者个体对知识意义的即时构建,而且学生在自由地变化着、生长着。
这样,做到多鼓励,少指责;多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