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20
摘要: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地选择处理技术。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地区的地质、地形、经济以及人口等多种因素,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有效促进农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我们还应当加强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化与升级,积极探索出高效率、高质量、低投入、操作简便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期促进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概述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用水规模变得愈来愈大,导致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农村生活污水分散面较广。很多农村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农村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但整体占地面积较大,因此,无法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放通常是分时段排放,排放变化幅度较大,这增加了管理生活污水的难度。一些农村在污水排放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短板,自然雨水、生活污水均由排水沟渠排除,会直接进入到就近水体或土壤当中,经过土壤渗透作用,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源污染。从总体上来看,很多农村地区对生活污水治理愈来愈重视,但整体成效不佳,有待进一步改善。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2.1农村生活污水来源
农村的生活污水一般来自村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排污水,如生活住户、卫生间、浴室、洗衣间等生活设施,在日常生活中,均会因日常用水产生生活污水。通过实地考察和随访我们了解到,农民在饮食、洗刷、排泄等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均未通过充分处理后直接排入水体。除此之外,农户一般会进行家庭禽畜的养殖,禽畜产生的粪便通过雨水冲刷会直接进入到水体中,有的农户自建起来小型的养猪场,由于其环保意识不高,又缺乏环保部门的监管,养猪场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中,对水环境的破坏极大。
2.2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由于农村里面人员集聚程度不高,农民日常生活污水很难集中收集和处理,目前农民日常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随意性较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除一些家庭有化粪池外,农村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禽畜养殖废水均未进行任何处理,通过沟渠或其他形式排入附近的河流,造成附近河流潜在的环境风险。有的农户将生活垃圾,甚至是死鸡、死鸭、死猪直接丢入河流中,使河流水质变差。
2.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形成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附近水体造成环境影响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1)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认为生活污水量少,无关紧要,随意排放没有危害,至少对自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2)农村人员居住较分散,居住地地形复杂,不利于生活污水的集中收集处理;已建成的农村污水管道普遍施工质量不高,管、井渗漏,导致在地下水深的地区,收集的污水向外渗漏,污水厂无水可用;地下水高的地区,大量地下水深入管道。或者管线埋设过浅,达不到保温要求,导致污水厂冬季进水温度过低,生物处理效果差。(3)农村污水水量、水质波动大,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由于农村生活环境,污水中可能含有较高的氮、磷污染物,普通生物处理工艺无法满足去除要求。(4)传统农村污水处理使用土地渗滤处理、稳定塘、厌氧池等技术,因其缺点和局限性,处理效果不佳。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对策分析
3.1优化污水收集系统
农村污水收集率目前没有100%的要求,应优先收集较集中的村落的污水,能使用管道收集的,尽量不采用明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管网施工质量,北方地区应注意管线的埋深和保温。
3.2设置水量调节构筑物
针对农村污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应在水处理工艺前端设置水量调节构筑物,调节容积不宜小于12小时。
3.3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
①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就是借助人工来修建水池或者是沟槽,底层铺设防漏隔水层,填充相应深度的土壤或者是填料层,栽种芦苇之类的维管束植物或者是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从湿地的一端经由布水管渠进入,采取推流方式和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以及溶解氧同植物根区产生全面接触而达到净化的目的。人工湿地包括表面径流与人工潜流湿地。适用于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
相对来说,人工湿地的投资更少、运行成本也较低,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小,因此,人工湿地的投资往往要比传统污水处理厂的投资节约1/3~1/2。在进行处理时,人工湿地通常采取重力自流的方式,无需消耗较多的能源,而且运行成本也较低。
人工湿地采用纯生物技术来净化水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人工湿地的处理植物基本以水生植物和花卉为主,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而且还能为居民提供较好的景观效果,从而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
②AAO一体化处理设备
AAO一体化设备为压缩紧凑的AAO工艺,集成在一个集装箱里。AAO工艺通过厌氧、缺氧、好氧环境不同,培养不同优势的菌种,对COD、NH3-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根据进水水质的需要,可以增加化学除磷等深度处理模块,除磷效果较好,或可以增加具有脱氮效果的填料,可以满足对总氮的去除要求。
一体化设备占地面积小,既可以放在地面上,也可以埋地,增加外保温后,北方地区也可以正常运行。虽然运行费用较高,但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泛。设备主体为碳钢的设备使用寿命较短,宜采用不锈钢材质的设备。
③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是通过转盘表面培养的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工艺。转盘具有能耗低,管理方便,产泥量少,启动快速等优点。其缺点为不耐冲击负荷,对水温较敏感,占地面积较大等。适用于水质恒定,冬季水温适宜的地区使用。
④组合工艺
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均能较好的去除含N污染物,P污染可通过化学方法去除,总氮相对较难去除。由于人工湿地能够稳定去除含氮污染物,非常适合与上述工艺组合使用,强化处理效果。
总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化的工作。从生活污水处理现状来看,部分农村地区的形势并不乐观。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要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形成技术互补,从而构建出一个健全的生活污水处理体系。除了技术支持外,地方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保证及时维护和更新污水处理设备,并加强污染源监管,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琳,贺锋.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组合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4,40(10):1-5.
[2]谭学军,张惠锋,张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J].净水技术,2011,30(02):5-9+13.
[3]何安吉,黄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改进设想[J].环境科技,2010,23(03):68-71+75.
[4]李海明.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与实用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09):177-181.
[5]梁祝,倪晋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8-22.
论文作者:田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污水论文; 农村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湿地论文; 技术论文; 工艺论文; 水质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