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山东 寿光 262700
摘 要:立足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3+4”培养工作实际,以中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为突破口,在现有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更有效的“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本科衔接 分段培养 人才培养
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自2012年开始在多省开展试点以来,已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整个教育体系在顶层设计上以本科院校为主导,脱离中职教育实际,且各省仅局限于试点,缺乏成体系的实践经验, 此外,既要分段实施,又要无缝对接,也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因此,探讨“3+4”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及具体落实实践问题成为保障分段培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措施与经验做法
1.重视市场调研,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计算机应用专业“3+4”在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解决与本科阶段培养目标的续接问题。
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在计算机相关行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基本操作的应用能力,重视夯实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培养。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软件设计与开发,重视技术培养。
贯通培养以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重点,以能力提升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基于一体化培养模式,积极与本科院校沟通,依据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修订完善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更适合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使“3+4”学生中职阶段毕业既能达到中职毕业生标准又具备升入本科院校的基本要求,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基础保障。
2.围绕衔接问题,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围绕培养目标,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与对口高校共同构建七年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从职业需求出发,将典型岗位任务按中职与本科培养层次不同转化为各阶段的教学任务,打破中职计算机应用和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课程体系,将中职与本科阶段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合理衔接、避免重复,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并重构教学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行课程分析,明确各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修订形成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标准,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将中职和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统一进行教学安排,制定一体的授课计划安排,梯度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
3.纵向延伸,探索评价模式改革。科学完善的评价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为了构建适合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我校组织项目组成员对已有的评价标准进行充分的分析研讨,推进“人文素养+职业技能”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改革,将过程考核评价与转段考核两者结合,制定了《“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中职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方案》,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文化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能力考核,凸显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本理念。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计算机应用专业“3+4”班与中职普通班相比都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但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评价模式等方面又有所差异,“3+4”班学生毕业时既要是一名合格的中职生,又必须具备升入本科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基础理论方面教学要求要高于普通班级,由于“3+4”项目的招生数量相对较小,需要专门进行师资配备和教学管理,这无疑给学校的教学安排及管理增加了一些难度。
同时受转段考核招考导向的影响,学校层面对于转段前的强化辅导与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两者的契合点还是难以把握,学生层面普遍存在考什么课程就重点学习什么课程的心理,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2.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实现培养目标,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但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与强化理论基础知识、保证学生具备读本科的能力存在冲突,目前在两者关系的处理上,因为受对口高校的要求及转段考核的影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思想及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动手能力培养和企业实践的要求,阻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3.课程建设需要形成动态调整机制。信息技术类专业技术更新快,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变化较大,而中职本科衔接七年一贯式教育培养模式决定了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调整对未来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影响较大,中职学校很难单方面进行调整课程设置,因此,有效的动态调整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调整课程设置的周期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矛盾突出。
4.评价考核内容与本科院校考核内容的对接还要进一步研究。学校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评价考核方案,对每个学生都做出了的综合素质评价,但从转段学生的反馈调查中发现,本科学校对于中职阶段的考核评价结果参考度、认可度并不高,因为年龄段不同,对学生的素养要求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两个阶段的学生综合评价内容还存在对接不畅的问题。
论文作者:杨福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中职论文; 本科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阶段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目标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