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刘勇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5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手术治疗方法应用于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对减轻患者痛苦及预防疾病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多由外界撞击、肩部劳损、用力不当所致。肩关节前方是肩部关节处生物力学最为薄弱部位,在其处于外旋或外展体位时,外力作用极易引发肱骨头超出肩胛盂生理范围进行异常活动[1]。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疼痛;运动功能障碍、肌肉痉挛或萎缩等,若临床不能给予及时、有效控制,可引发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对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大。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症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为了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选取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52例,分别给予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并将两组患者治疗近期与远期效果进行对比,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在18—52岁,平均年龄为39.4±8.3岁;受伤至就诊时间在0.5—74周,平均时间为31.2±4.6周。致伤原因分为:运动伤31例;工作伤18例;车祸伤3例。将52例患者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至就诊时间、致伤原因等构成比较(P>0.05),其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治疗:手法复位后,采用悬吊固定法制动4周,并辅以功能训练:第一,制动期内行肘关节、腕关节功能活动练习。第二,制动期结束后,指导患者行划圈运动;耸肩运动;拉弹力带运动等。第三,根据患者病情转归情况,适量增加肩部活动范围与强度,使其达到肩部正常活动度。第四,当患者肩部活动达至正常范围后,针对性地行肩部强度、协调性训练,如:投掷、抓举等。训练时间与强度根据患者肩部关节恢复程度而定。

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康复治疗:(1)手术治疗:在肩关节前侧做一小切口,将关节囊、韧带等向下松解到肩盂6点位置,向内松解至户胛颈内约20mm区域,肩胛盂内侧使用磨钻轻度去其皮质,将其做为血骨床备用,以利于盂唇附着与愈合。在关节盂边缘2点、3点、5点处由下至上置入缝合锚,并将钉尾埋于其软骨下,采用关节镜,将缝合锚尾线使用弯头过线器穿过盂唇关节囊的复合体,并尽量多带些组织,打结并固定,术后制动4周。(2)康复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3 评价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2]:优:患者关节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良:患者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受限低于20°,对工作与生活无影响。差:肩关节仍有明显疼痛感;关节活动受限超过20°,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

(2)对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将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的优良率与复发率比较行卡方检验,两组计量数据间比较行t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准取a=0.05,即:当P<0.05时被认定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

3 讨 论

肩关节是由关节盂与肱骨头组成,肱骨头较大近似球形,肩盂较浅且面积较小,肱骨头周围靠关节囊壁所包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肩部关节活动范围[3]。由于外界撞击、肩部劳损、用力不当等因素均可引发关节呈半脱位或脱位状,致前关节囊撕脱、撕裂;前盂唇撕脱;盂缘骨折等。

康复治疗是对肩关节行复位并制动,根据病情转归情况给予患者行系统性康复训练的一种治疗方法,以增加肩部关节稳定与肩周肌肉力量为目的,通过康复治疗能够增加肩周与肩胛肌收缩同步性及盂肱关节稳定性[4],但只采用单纯康复治疗,关节结构与固定效果并未改善,因此患者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欠佳。

近些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相关辅助设备的完善,采用关节镜行Bankart治疗,其通过重建盂唇高度来恢复肩部关节前方稳定性及肩关节本体感觉[5]。不过从多年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第一,术中必须充分松解关节囊、韧带及周围软组织,其利于盂唇提及肩盂边缘位置,便于固定;另外,创造血运骨床,更利于盂唇愈合。第二,术中将盂唇关节囊、韧带组织上移,高于肩盂的边缘处打结,使肩盂前组织张力提高,以增加肩盂深度,预防肱骨头脱位复发。第三,术后给予患者行规范化、系统性康复训练指导,并避免剧烈运动,以提高手术效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而远期疗效观察组患者却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与陈述祥等人研究结果相符[6],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采用手术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方法,更利于肩部关节前方稳定性恢复,对提高远期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汪宗保,王予彬,王惠芳等.慢性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等速肌力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12):1124-1128.

[2]张尧,何耀华.盂肱关节骨性缺损对肩关节前向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4,17(1):50-54.

[3]支中正,颜冰珊,尹望平等.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2):242-244.

[4]朱文辉,王予彬,郝跃东等.运动员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表面肌电的特征[J].体育科研,2011,32(6):49-54.

[5]郝跃东,王予彬.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治疗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2):114-116,120.

[6]陈述祥,刘彦.关节镜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3):256-259.

论文作者:刘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刘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