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育崇道德,一言一行遵规则论文_刘金强

日常教育崇道德,一言一行遵规则论文_刘金强

——切实提高随读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刘金强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中心小学 251812

一、对随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1.普及法治理念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法治国家,并引用《韩非子》中“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强调法治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亟需法治来构建保障体系,让每一位中国人都生活得幸福快乐。要想法治取得实效,就应该从小学法治教育抓起,让学生能够按规则办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改善学生管理的需要。一般来讲,随班生不爱学习,对学习缺乏兴趣,喜欢迟到早退,个别学生甚至在上课期间随意进出教室,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同时,对课堂知识、题目缺乏专注之心,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能力较差,不能举一反三,大都有一种自卑感和失衡感,心理和感情相比之下更加脆弱,容易造成心理扭曲。

因此作为一名随班生的教师,面对这群正处于个性发展和人格成熟过程的特殊学生,我们应该比他人更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更关心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用心沟通,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方法陈旧,工作效率不高。当前,很多小学还采取比较老套、陈旧的管理方式,并不根据随班生特点进行改进和提升,对学生以说教多,关心和服务少。老旧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形势的发展,新形势下信息化社会发展非常的迅速,信息化设备迅速普及开来,很多学生也都手持一部手机,大都用上了很先进的手机,可以进行聊天、上网,给教学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导致学生不遵守规则,甚至会出现违反道德的行为。

2.学生的独立性越来越强。随着社会思想意识的传播,学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独特想法和观念,老师不应该和以前一样,一律对新想法加以打压。其实,学生的新想法只要不违反学校纪律,就应该允许它们的存在。老师甚至可以加以引导,将学生稀奇古怪的想法引导到学习上来,帮助大家进行思想的创新,从而不限制他们的思维活跃,这对随班生遵守道德和规则显得至关重要。

3.随班生年龄偏小,价值观还未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班生年龄段还处在“心理断奶期”,性格叛逆,还未稳定,价值观还未形成却又有自己的想法,对各种事物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年龄阶段的学生非常难管理,需要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用心、耐心和细心地教育和引导。

三、突破思想禁锢,创新教学管理办法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注意随班生教育的时代特征,愿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公平管理学生,对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简单地将管理工作交给班干部集体,要将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班级管理上。班主任也不能包揽全部班级管理工作,要选出合适的班干部,培养起他们组织活动的能力,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2.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1)以德为先,凸显德育教育本质。在对农村小学随班生教育过程中,既要非常关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又要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以取得富有成效的效果。(2)紧贴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总结。在对农村小学随班生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与生活实际或者社会热点紧密相连,确保课堂教学具有生活味、时代性与趣味性。在上《辉煌的成就》时候,不但播放了国家高铁、C919飞机突飞猛进的成就,还让学生深入村民家中采访生活变化情况,让学生能亲身感受到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3)注重细节,改善教学方法。魔鬼往往藏在细节之中,教学稍不留神,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对农村小学随班生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改善教学方法,在引入课程时候,既要丰富引入方式,设计谈话内容、猜谜语、听歌曲、做小游戏等系列活动,也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己动口表述、动脑思考、动手表演,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

3.多鼓励和关心随班生。很多随班生缺乏家庭的安全感和父母关爱的温暖,导致内向、不爱与人沟通甚至自卑等。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多抽出时间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和班集体的温暖,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开朗、越乐观,爱与人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其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

一个好的“鼓励”就是让“无华之水”生出“涟漪”的和风,就是让“无光之石”生出“火花”的外力。可见教师的一句表扬、同学们的一个赞许举动,都能激发出学生的潜力,自觉约束行为,学生就会努力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能。正如第斯多惠说的:“管理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从细化着手,及时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处处洋溢着温馨气息。

参考文献

[1]庄佳昕 新媒体环境下对学生管理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2][德]施瑞尔 等 著 比较教育中的话语形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刘金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日常教育崇道德,一言一行遵规则论文_刘金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