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旅游商品开发创新的难点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对策论文,旅游商品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需求的六大要素,“购”是旅游活动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购物支出的定义为:旅游购物支出是指为旅游做准备或者在旅途中购买商品(不包括服务和餐饮)的花费,其中包括购买衣服、工具、纪念品、珠宝、报刊书籍、音像资料、美容及个人物品和药品等,不包括任何一类游客出于商业的目的而作的购买,即为了专卖而作的购买。在这里,我们讲的旅游商品实际上是旅游者为旅游作准备和在旅游途中带有一定目的所购买的,其所有权发生转移的物品。简单地说就是包含旅游信息和旅游地文化特色的商品。旅游商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属性,纪念性、观赏性、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独创性是优秀旅游商品必备的要素。
在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旅游商品收入可占旅游总收入的40~60%,即使是日本这样的旅游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旅游商品收入也占旅游消费总值的30%左右。而我国的旅游商品收入只占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
一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发展迟缓的原因分析
1.在旅游观念上重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轻旅游商品开发。从我国旅游发展的过程来看,各地在开发旅游项目中没有真正树立大旅游的观念,重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没有把旅游商品的开发列入旅游业重要内容来研究落实,甚至没有纳入当地旅游发展建设规划,因而缺乏具体生产组织配合以及成型的销售渠道,造成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脱节,乃至组织失调、自生自灭等恶性循环。难以出现真正成熟的名优品牌。
许多旅游景区地建成后,旅游商品往往就是一些当地历史上形成的土特产,或者是当地的资源的简单转化。由于缺乏长远的开发生产规划,在长期的无规划发展过程中,旅游购物品逐步丧失了自己所在景点、区域、所属文化、习俗的特色,造成我国旅游商品几十年一贯制,品种单一,各地雷同的现象。
2.在开发上重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缺少独立的技术创新系统。我国国内旅游是由国际旅游所带动的,国内旅游商品的开发也走着国际旅游商品开发的相同路子。国际旅游定点的旅游购物市场和商店主要经营商品亦以工艺品和其它特色商品为主。旅游商品的开发一开始就以生产这类商品的工艺美术行业为主体。这一开发模式无疑是符合我国国际旅游业前一阶段的发展现实的。但由于我国工艺美术企业是在手工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加上多种原因的制约,多数企业对旅游商品的开发依然建立在传统文化观念上,并依靠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没有或很少融于已经发展了的现代文化观念和现代科技与生产工艺。目前国内许多旅游商品生产厂家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工艺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中,技术设备开发不足,生产水平落后,使许多开发的纪念性、特色性旅游商品呈现出新产品老模式的状况,已难以适应旅游者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决定着商品市场成败的关键。对旅游商品而言同样重要。旅游商品在开发设计上的新颖性往往可以将同一种文化反映在不同产品上,也可以把不同文化反映在同一产品上。但是目前国内的部分旅游购物品的设计却明显落后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缺乏独立的创新体系,造成产品设计单一、缺乏新意、产品设计开发没有系统化,造成我国市场上的旅游商品普遍存在着“品位俗、档次低、易仿冒、无特色”的特点。
3.在生产上重仿造轻研发。目前我国生产经营旅游商品的企业,科研技术力量先天不足,造成具有地方特色、沉淀历史文化底蕴、有新意、有纪念价值的旅游佳品比重低,各地旅游市场上的旅游商品千篇一律。一方面说明旅游大市场的流通越来越通畅,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各地旅游特色商品的研发创新能力相对滞后。旅游商品的民族、地方特色无法体现。由于旅游商品的产权保护的问题在我国尚没有很好的解决。而旅游商品极易被稍加改动后仿制,其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真正的保护,这样,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很难得到保护,也就不愿意在旅游商品的研发上下功夫,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利益,只能进行抄袭、仿造来谋求市场利润。相互抄袭、仿造,造成旅游商品开发的恶性循环。都不愿意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进行投入,大家只能共同吃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一些商品财富,或者是对当地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
4.在市场定位上重国外市场轻国内市场。目前,许多从事旅游商品开发工作的企业经营决策者将旅游商品开发的重点放在了海外来华旅游者的身上,忽视了国内旅游者的消费潜力。在我国许多旅游点,大多数定点旅游商店中所经营的旅游商品主要是质地高贵、价格高昂的高档古董,其目标消费群定位在国外顾客,而针对国内游客的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设计,价格适中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却少之又少。这里存在一个误区,一些旅游商品经营者认为,现在的旅游者以境外来华的占多数,因此旅游商品应主要面向境外旅游者。事实上,2001年我国入境旅客将近8000万人次,而同期国内游客旅游人次为7.2亿,不含国内游客出境人数。可见国外游客人数仅仅是国内游客数的10%左右,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及与国际旅游的迅速接轨,旅游商品的开发模式不仅在国际旅游中显现出它的缺陷,从国内旅游者来看,也不能适应新兴的国内旅游市场的需要。因为国内旅游者在购物动机上与入境旅游者有很大不同,购物范围丰富而广泛。虽然国内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仍以观光为主,但绝大多数并非单纯观光,同时有访友、探亲的目的,购物重点更多的不是纪念性商品而是日用消费品。因为国内旅游者的经济收入相对入境旅游者要低得多,因而相当多面向国际旅游者的价格昂贵、以传统工艺品为主体的旅游商品无人问津。而价格较低的仿制品往往因为品质低劣而难以吸引讲究实惠的国内旅游者。
二 旅游商品开发创新的难点分析
1.旅游商品承担了传播旅游的形象和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双重责任,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上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这种动静结合的开发难度大。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强调的只是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旅游商品更突出商品的产地特色,或赋予它特殊意义的文化内涵,旅游客人购买的既有该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更多的是购买其内涵。根据旅游商品的文化和物质特性,其开发要求将当地的文化艺术、工艺技巧和物质资源结合起来,从市场整体角度将开发生产的每一要素都渗透着一定水平的文化含量,将文化内涵和地域特点以艺术的手法浓缩到商品上,商品才能真正代表、表现当地的文化特色,这样的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才具有纪念意义、收藏价值和独特的实用价值。可以说旅游商品开发比一般商品的开发难度更大。
2.旅游商品的独特性要求产品开发构思新颖,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甚至大多数还停留在简单的剩余劳动力阶段,容易快速大规模仿冒、复制。而只有增加科技含量,不断创新,才能形成独特的旅游商品市场。如何解决旅游商品的历史性和创新性的矛盾,是摆在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3.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传统的经验上升为系统的开发模式有一定的难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基本上是手工制作出来的,是一些民间工匠的一门谋生的技术,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就目前而言,旅游虽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旅游教育的层次不断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都集中在旅游管理方面,至今没有专门开设旅游商品开发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而旅游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学科众多,要把旅游商品开发好,必须要有高层次人才。
4.市场本地化,企业规模小,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难以形成。旅游商品要反映旅游地的文化特色,市场本地化明显,制约了相关企业的发展,造成企业规模小,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难以形成,开发生产成本加大。
三 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创新的对策
1.政府和社会应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旅游商品的开发。长期以来,旅游商品因政策、资金和技术的制约而发展缓慢。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应该从产品的初开发阶段就积极配合,给予相当的保护和支持。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齐头并进,给旅游商品生产厂家注入真正的活力,才有可能激活旅游商品市场。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旅游商品在旅游业的重要地位,要把开发生产旅游商品与开发旅游项目结合起来,明确旅游商品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纳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建立旅游商品开发创新基地。我国五千年历史使我们留下了数之不尽的优秀传统文化习俗,也给我国的旅游商品带来了无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旅游商品的技术含量低,缺乏商品的增值成分。在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加大对旅游商品生产供应的技术研究和改进力度,增加旅游商品的技术含量,以培养旅游购物品中的名牌和精品;其次应加大对旅游购物品包装和装璜的设计创新力度,以此来提高商品本身的品位和价值。由于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体制,在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上,也应该走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合作型体制。由政府建立旅游商品开发创新基地,集中各方面的人才,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服务。
3.面向市场,营造一批集特色、品位和品牌于一体的拳头产品。全面考察、设计旅游商品,突出特色、品位、树立品牌是旅游商品上档次并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应面向市场,积极研究旅游者的购物动机,准确地把握旅游活动的新特点、新时尚和新趋势,从多角度考虑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价值,不拘限于文化价值、纪念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中的一种或几种。这就要求我们去开发好系列型的旅游商品并改造好“老字号”、“老品牌”,然后政府和企业集中力量向社会推广,并不断收集和利用市场反馈信息,以保证产品的更新,博取社会的认可。
4.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挖掘和开发旅游商品的重要基础,加强开发与研究,提高旅游商品的设计水平与质量,又是当前开发生产旅游商品的关键。要有一批有实力、有水平的旅游商品开发设计队伍,不断设计出有新意、有品位、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因此,应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旅游商品开发”专业或专业方向,为我国旅游商品开发培养人才。
5.利用先进的信息工具和培养专业的营销人员,建立并完善旅游购物品的营销网。信息不足严重地制约着旅游购物品的研制、开发与推广。我们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工具,改善信息渠道,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营销网,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加入到开发电子商务的队伍中去,提高企业营销网的整体作战能力,加快旅游商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