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孙彩粉

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 7443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小儿静脉输液过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静脉输液患儿,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Wong-Baker评分、FLACC评分、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疼痛评分及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技术,小儿由于血管较细且好动,导致穿刺成功率降低,增加小儿痛苦程度[1]。本研究对我院收治42例静脉输液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作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2例静脉输液患儿,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3.23±0.86)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3.59±0.92)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行综合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静脉输液前护理:在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前,应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家属静脉输液知识,加强家属静脉输液认知,消除其担心情绪。温柔安抚患儿,对其进行表扬及鼓励,缓解患儿害怕的心理,增加患儿勇气,提高其静脉输液依从性。

静脉输液护理干预:使患儿取合适体位,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多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对患儿进行穿刺时可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影片转移患儿注意力,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穿刺不适感及疼痛感,避免因患儿哭闹引发的不必要医患纠纷。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定时对患儿病房巡视,及时发现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静脉输液结束后护理干预:结束后拔出针头,动作需缓慢、轻柔,防止损伤患儿穿刺部位,针头拔出后,使用消毒棉球按压患儿穿刺部位2分钟左右,切勿按揉穿刺部位,若患儿穿刺部位出血不止,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疼痛评分、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疼痛评分

2.2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

3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常用方法,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好动等特点,难以使穿刺一次性成功,不仅给给患儿带来疼痛,还可能引起医患纠纷,同时由于疾病原因,患儿易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应激反应,依从性较低,增加静脉输液困难程度,对患儿病情有一定影响[2]。因此采取护理干预对提高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在静脉输液前,通过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帮助其了解静脉输液知识,可消除患儿不良情绪,提高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且利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避免不必要纠纷[3]。静脉输液时通过播放动漫影片、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可减少患儿疼痛感,避免患儿哭闹,提高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结束后保护患儿穿刺部位,可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疼痛评分、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干预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小儿静脉输液过程可有效降低患儿疼痛评分,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雁.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5, 2(13):2615-2616.

[2]刘晓玉. 小儿静脉输液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7):3417-3417.

[3]尹国红, 朱晓红. 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7):180-181.

[4]王艳.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5(4):108-109.

论文作者:孙彩粉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孙彩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