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培训工作是管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在其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试图从组织惯例的角度分析管制培训工作,以期在不同视角下解构培训工作,从中获得新启示,新方法。
关键词:管制培训工作 组织管理 习惯 传承
1、引言
培训工作作为管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历来受到重视,但在培训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试图从组织惯例的角度分析管制培训工作,以期在不同视角下解构培训工作,从中获得新启示,新方法。
2、组织惯例的含义
惯例的研究涉及多种学科性,由于不同的学科采取的切入点不一样,导致组织惯例的含义非常丰富,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关于组织惯例的定义,学界主要有这样三种看法。
习惯养成。组织惯例就像个人习惯一样,做出决断时不需要思考,这就好比将组织人格化了,将组织中的个体间的差异弱化,使他们融为一体,在执行组织惯例是组织的成员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机械的行为。组织惯例就如同个人习惯一样具有执行稳定性。组织建立起行为模式和情境刺激的动因联系之后,会表现出惯性的行动模式,产生“习惯性惯例”。就像个人习惯是个人特质,能够决定了个人成就,对组织而言同样如此,成熟的组织总是伴随着组织惯例不断演化而最终形成的。
规范程序。组织惯例就像程序或模式,组织惯例是详细的规定,需要固定遵循的行动模式,如同标准操作程序。在执行组织惯例过程中,“程序”虽然有着个人灵活选择与决策的空间,但是主要的决策规范己经预先制定完成,组织惯例的最终执行也就无须经过考虑了。组织惯例就像电脑程序,体现了执行特性,组织惯例总能给出一个可供选择的组织行为的集合,因此,组织惯例的存在就提高了个体对组织的认知效率,减少了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避免了冲突,是组织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
成为基因。组织惯例具备知识记忆功能的,组织“成长发育”与其控制、复制和模仿息息相关。组织借助组织惯例传递信息,起着储存组织系谱信息的作用,这减少了摩擦,保持了一致性。但同时,组织惯例排除了个人决定因素,组织也因此缺少了随机应变的能力。组织惯例是有序的、可预测的一种行为模式,类似于生物遗传物质存在,保证组织持久稳固发展,并影响着组织可能的行为。
对于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组织惯例重要含义就是持续“安全”。首先,“安全”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习惯,作为“空中交通警察”,管制员是以“安全”为底线的,没有安全就没有了一切。其次,“安全”是管制员工作必不可少的程序,因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首要职责就是避免航空器之间、航空器与障碍物之间相撞,也就是维护国家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最后,“安全”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基因”,自从成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那一天开始,“安全”理念就甚至于内心,这不仅是作为一个管制员所应该拥有的素质,更是作为一个国家公民所应有的品质。因此,无论组织惯例的具体定义为何,“安全”都是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组织惯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组织惯例的关键在于“行动”
管制培训工作作为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重要的传承环节,对于组织惯例的延续尤为重要,因此,进一步研究分析组织惯例对于剖析管制培训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组织惯例不是程序,是由相关多个行动者的系列行动,不等同于标准化的作业程序。组织惯例通常涉及多个行动者,不易观察和掌握,有着自发性,通过多个行动者相互学习来实现,组织惯例既包括组织运作形式、规则和技术,还包括信仰、文化和知识。有些关于组织惯例的研究只注重约束结构,忽视主观性,而这影响到灵活性和情境适应性。
组织惯例是以系统性知识为基础,复杂的、不确定的因素导致行为有限理性。而组织作为行为人的集合,可以摆脱个人能力限制,通过分工交流,取得共识,统一行为。若行为人知识结构不一样,将难以交流达成共识,即便强制集合,也不可能构成组织惯例。组织惯例是成员共识,也就是将专业知识融合成完整知识体系,将知识系统化。通过行为人之间沟通、决策形成紧密的规则体系,就是组织惯例。组织内行动人都只拥有部分基础知识,包含明示知识、内隐知识。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惯例会随着行为而变化。集体记忆复制、模仿成功,控制组织行为,知识体系也会随着评估而更新,构成适应管理情境的组织惯例。
4、组织惯例在管制培训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管制培训工作最大的意义在于传递空中交通管制理念,使新晋管制员熟悉并掌握管制系统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管制习惯,适应管制指挥的各种情况。这正是组织惯例形成的意义所在。一个见习管制员在见习过程中,就是要养成管制系统所具有的习惯,熟知管制系统的操作程序,将管制系统的基因深植于内心。这不仅是组织惯性的体现,也是管制教员将管制系统这个组织的组织记忆和组织意识灌输到管制学员脑海中的过程。
组织惯例是有限理性的群体认知。个体认知时往往选择性注意和过滤性学习信息,总倾向于否认新事物,拒绝新知识。因此,个体认知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这限制了个体知识、技能、创新的发展。组织认知是成员对类似事物进行加工时,依群体记忆指导组织行为与社会情境相适应,既稳定组织行为,又确保个体决策优化。群体内个体使用语言文字交流、传播知识结果,有效知识被保留下来,无效的知识则被遗弃。
组织惯例的三个不同方向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三个层次,首先,进入组织的新人需要在组织的教导下养成一定符合该组织的习惯,这样才能是的新员工跟老员工初步的具有了共同语言,因为同样的知识水平才有可能形成共通的组织惯例。其次,新员工需要熟悉该单位的规章制度,只有在统一的操作规范下,组织中的分工协作才具有可实施性。最后,一段时间以来所灌输的理念和习惯必须成为新员工由内而发的思维意识,也就是让组织惯例成为新员工的基因。自此,新员工的“新”字就可以取消了,因为一个合格的、具备操作技能的、可以影响他人的组织员工已经培养成功。于是,组织惯例的原理地带新、培训工作中不断地发挥作用,影响着组织的发展。
在管制系统中,新晋管制员在单位报道后首先是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学习本单位规章制度,了解本单位组织结构,同时进行初步的组织文化教育。之后由各业务部门详细讲解各部门规章,了解各部门具体的运作方式,最后,参照新晋管制员意愿和各部门、各岗位需求将其分配至各业务科室,在科室中完成岗位技能培训,并最终取得相应岗位的操作资格。
在新晋管制员以管制学员的身份进入科室,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时,由指定的管制教员负责其具体培训内容,在管制教员的指导下,他们需要完成操作规章的系统性学习,模拟情况下的管制指挥,以及在真实工作岗位的见习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一个管制学员来说,就是同时并有序的完成了管制习惯的养成,管制程序的学习,管制基因的植入。最终在完成管制见习工作之后,经由上级管制部门组织的管制资格考核和所在部门组织的管制技能考核后,就正式具备了独立岗位操作的资格,到此,整个针对于一个新晋管制员的管制培训工作就完成了。
参考文献:
[1] 张庆普,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J].中国软科学,2003 (1):88-92.
[2] 孟范祥.组织惯性对企业组织变革影响机理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56.
[3] 朱伟民. 组织惯例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研究 [J]. 商业研究,2011(3):41-49.
[4] 郭斌.家族公司治理中的终极股东控制问题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66.
论文作者:刘焕鲁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组织论文; 管制论文; 惯例论文; 培训工作论文; 知识论文; 习惯论文; 程序论文; 《科技中国》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