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抽取120例作研究对象,并参考随机抽签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n=60)服用吗丁啉治疗,研究组(n=60)应用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治疗,就2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与不良反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67%,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相比较高(P<0.05);②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腹部疼痛、饱胀感等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关键词: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功能性消化不良;不良反应
健脾消痞类药物是祖国医学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典型方案,但有关研究鲜见。本研究为明确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对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治疗方案,而对另一组患者应用吗丁啉,现报道2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其收治时间: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其中,研究组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42.58±8.35)岁;病程是8个月~4年,平均病程是(2.76±0.45)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为19~71岁,平均年龄为(42.74±8.18)岁;病程是10个月~4年,平均病程是(2.48±0.75)年;2组患者病程、年龄和性别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存在早饱、饱胀不适、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诊断标准[1];②认知和交流能力正常;③对本研究表示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③中途退出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吗丁啉治疗,即口服吗丁啉(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10084;药品规格:1ml:1mg),每次10ml,每日3次;研究组患者应用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治疗,处方如下:炒莱菔子30g,茯苓、党参各20g,炒白术、丹参各15g,陈皮、枳实、厚朴、半夏、炙甘草各10g,熟大黄3g,黄连6g;以清水煎熬至200ml,每日1剂,早晚各温服100ml,每日2次,15d是一个疗程,一共2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1)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脾胃病分会颁布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相关标准[2],观察患者主证(早饱、餐后饱胀感、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次证(食欲不振、呕吐、嗳气和恶心)变化,并按照无症状、轻度、中度和重度四个等级,对主证中症状依次评为0分、2分、4分、6分,对次证中症状评分为0分、1分、2分、3分,计算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幅度,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2)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疗效判定标准[3]
①痊愈:主证、次证总积分为0;②显效:主证、次证总积分降低超过70%;③有效:主证、次证总积分降低30~70%;④无效:主证、次证总积分降低不超过30%,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 )、例数(n)表示,计量资料与组间率(%)对比则实行t检验、c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以P<0.05描述。
2.结果
2.1 整体疗效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67%,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相比较高,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共60例,无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0;对照组患者共60例,出现口干2例,便秘2例,乏力3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67%;2组不良反应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c2=5.461,P=0.019)。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以上腹部灼烧感、早饱、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但发病迟缓,病程迁延,且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健康[4]。目前,临床上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该病发作与患者精神紊乱、进食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相关[5]。对此,调节患者精神状态、改善不良饮食习惯等,是临床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手段,但常规西药如吗丁啉治疗效果欠佳,部分患者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建议采取中药治疗。
在中医学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痞满”、“胃脘痛”等范畴,主要是因胃脘痞塞、劳倦伤脾、情志不畅等所引起的胃失和降、脾虚健运健脾不调致病,应以和胃降逆、健脾补气为主要治疗原则[6]。而消痞类中药配伍治疗处方中的党参有补脾益肺、补中益气之功效,可治疗患者脾胃气虚之证;茯苓有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安神益气之功效,有降胃酸、消肿胀、治疗呕逆的作用;丹参有除烦清心、化瘀活血作用,能够纠正患者情志内伤、心腹邪气;炒莱菔子则可降气化痰、消食除胀,适宜治疗脘腹胀痛之证;炒白术不补气益脾、燥湿利水作用,可祛除患者脾胃中的湿气,治疗其腹胀泄泻症状;炙甘草能够调和诸药,并有健脾益气作用,与诸药合用,和共走降逆止呕、清心安神、理气消痞之功效。
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有优越性,证明了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突出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庆华,魏文斌. 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9):2121-2123.
[2]吴宏军. 健脾消痞汤合平胃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8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3):50-51.
[3]李跃文. 消痞泄心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331-2333.
[4]李春颖. 消痞运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62-63.
[5]蔚秀,朱永光,牛爱媛,等. 消痞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3):62-63.
[6]宋少哲. 和胃消痞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
论文作者:邱云,吴哲(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不良论文; 功能论文; 健脾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发生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