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郑进科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郑进科

郑进科

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国家对于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视,使得公路隧道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积水和漏水始终是困扰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一大难题,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就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应用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公路隧道;防水技术;应用

影响公路隧道正常施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水,在施工中,地下水会使围岩不稳定,增加前期施工的难度。在后期的运行中,地下水会沿着施工缝隙以及变形缝渗出来,进而在隧道中积聚并腐蚀隧道中的照明灯等设备,如果情况更严重的话,会影响来往车辆的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如果地下水属于容易结冰或者侵蚀性的,会严重危害衬砌结构。在进行公路隧道的施工中,地下水是肯定存在的,因而我们只有采取措施减少其对于隧道的损害,保障隧道工程的质量。

一、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的施工原则

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的技术原则如下:(1)隧道防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符合防、排、堵、引水的综合需求,按照公路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规划好防排水的工程技术,提升隧道防排水的施工水平;(2)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中注意区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促使防排水工程能够在隧道工程中形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3)公路隧道中的防排水工程要遵循保护原则,保障防排水工程在公路隧道中的稳定性。

二、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一)公路隧道工程实施防水应用前期准备

公路隧道工程实施防水技术应用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公路隧道涌水量预测及防水材料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其中公路隧道涌水量预测可以针对公路隧道施工情况对渗漏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在公路隧道涌水量对隧道影响情况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地下室动力法、水利统计法、经验公式法、水文地质比较模拟法等方法。其中水利统计法主要是在地下水资源排出、补给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局部公路涌水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全部公路隧道涌水量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文地质比较模拟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地下工程、临近水文地质条件涌水量的调查分析,结合一定量比例分析,可对公路隧道涌水量进行合理预测评估;而经验公式法主要是利用相应数据的定量分析,确定相应的涌水量计算公式,从而对整体公路隧道涌水量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在确定公路隧道涌水量的基础上,可进行防水材料质量的检测管理。符合规定的防水材料可以在保证工程防水层与防水板良好结合的基础上,避免混凝土变形导致的渗漏问题。在实际防水材料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将凹洼固定作为工作重点,通过防水板与边墙固定连接点的密度控制及预留隧道孔防水板的合理设置,提高整体防水材料实际应用效力。其中在预留隧道孔洞防水板设置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整体防水材料铺设的平整度及相应接口的紧密度,避免气泡、褶皱现象出现对整体防水材料防水性能的影响。在具体的防水材料铺设过程中,可设置其防水板固定铺设长度在衬砌长度之上,即 0.5-0.9m 之间。而在连接接头焊接过程中,应控制防水板与边墙固定焊接速度在 0.10-0.13m/min 之间,并控制整体公路隧道防水板与施工裂缝之间间隔 0.4-0.9m 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整体防水材料实际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公路隧道工程排防水盲管安装设置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防水盲管安装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具体的盲管设置环节,应依据预先设定好的施工方案进行排水盲管铺设,一般排水盲管铺设区域位于下方墙位置。在排水盲管铺设完毕之后,可进行管线打孔作业,经过进一步的螺栓镶嵌,可进行盲管固定作业。而在环向盲管按照过程中,应结合施工设计方案确定具体的施工位置,并在相应的位置进行划线处理。在实际盲管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体防水技术实施效果,应结合以往施工环节渗漏高发点进行实施位置的调整。在具体的渗漏高发区域防水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外贴模式的止水材料,对于外贴形式的止水设置主要是利用钢筋将主筋、止水装置进行固定焊接,两者距离在 5.0m 以下;若选择中部埋设模式的止水装置可依据施工标准进行严格固定处理,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注浆管道内进行一根排气管与一根注浆管成对形式的注浆导管安装。在止水装置安装完毕之后,可进行注浆导管的铺设。注浆导管铺设方式主要与止水装置走向一致,两者之间距离在 550cm 左右。在注浆导管铺设环节,应采用钢筋焊接的方式进行重复固定,保证止水装置与注浆导管距离一定。

(三)二次衬砌防水

二次衬砌是指公路隧道工程完成初期支护工作后,内侧混凝土衬砌与初期支护构成的复合式衬砌。公路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工艺中实行防排水工程,有利于提高公路隧道防排水的技术水平。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时在防水层平整铺设防水板,施工人员切除防水板中外露的钢筋、锚杆等,采用混凝土封堵防水板,防水板临近围岩的位置铺设无纺布,保护好防水板在防排水工程中的质量,隧道拱部与侧墙位置铺设防水板时,必须要把防水板固定到铺设点,防水板的顶点距离隧道拱部约0.6cm,距离侧墙约1.1cm,如果防水板铺设位置不平整就要增加固定点的数量,提高防水板的固定水平,防水板上喷射混凝土。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在二次衬砌工艺中铺设排水管,隧道中铺设了环形的盲沟,盲沟用于收集隧道两侧的引水,盲沟与横向排水管连接构成侧式排水系统,促使隧道中的水可以快速排出到洞外。隧道路面铺设了连接不同方向的排水管,此类多管连接的方法可以加快隧道排水的速度,预防渗漏水。

(四)隧道运营防排水

公路隧道运营期间的防排水施工技术,致力于解决交通运行过程中隧道发生的渗漏水问题。公路交通中建设防排型的隧道工程,此类工程运营期间发现渗漏水时可以在隧道内部涂抹上一层防水涂料,如果隧道施工缝发生渗漏水就要先排净施工缝中的积水再涂抹防水涂料,或者采用开槽修复的方法,注入浆液实现止水。隧道运营期间的防排水工程中,定期组织泥沙清理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的通畅性。

三、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的案例分析

某公路隧道位于山区环境内,隧道处于500m的山体内,隧道上下行分离,共有4个车道,隧道案例的左线长是455m,右线长是450m,埋深最大值是80m,该隧道区域中的地表水丰富,山谷中有连续流水,隧道中安排防排水工程,治理渗漏水的问题。该隧道工程中设置了4道防排水体系,第1道是铺设防水卷材的体系,防水卷材选用土工复合防水卷材,隧道顶部到边墙的排水管下端,都要铺设上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铺设操作采用了吊带悬挂技术,根据防水卷材的宽度数据完成铺设、焊接的操作,卷材要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铺设,铺设的过程中要获取下层试铺的位置,提高防水卷材的铺设效率;第2道衬砌了抗渗混凝土,混凝土喷射到缝隙位置,阻断隧道渗漏水的途径;第3道是在隧道施工缝内埋设橡胶止水带,止水带设置在隧道沉降缝的衬砌位置,通过止水带增强防水效果,案例中止水带的高度与防水板高度一致,两者比隧道边墙基础至少高出50cm,隧道拱墙上的止水带布置成环向整体状态,止水带黏结接头最少留出10cm;第4道是透水管引流设置,主要引流隧道两侧的水并排出隧道。

总之,公路隧道的防排水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内容,防排水工程有利于提高公路隧道的安全性和运营寿命,防止隧道结构中出现渗漏水的问题。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中遵循一定的施工原则,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施工技术,工程中还要配合质量控制的措施,保障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的优质性。

参考文献

[1]吴向东.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防水设施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

[2]杨蔼森,周春鸿.公路隧道渗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

[3]罗建高.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防水设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8(Z2)

论文作者:郑进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郑进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