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分析论文_赵宏

(甘肃省临夏市民族医院 7311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更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和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分别为(1.10±0.16)分、(0.46±0.15)分和(1.13±0.19)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改变,排便伴随着腹痛腹胀感。近年来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我院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修定的罗马III诊断标准[1],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7例,其中女性有21例,男性有26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6.5±1.5)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4.4±0.5)年。对照组46例,女性20例,男性26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5.9±1.6)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4.2±0.4)年。两组患者均排除了心肝肾严重器质性疾病、妊娠哺乳期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匹维溴铵药物治疗,每天3次,每次50mg。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药方为茯苓30g,白芍20g,党参、山药、合欢花、枳壳、白扁豆各15g,陈皮、炒白术各12g,甘草、防风各6g,用水煎服,每剂煎两次,每次加500毫升水煎,取汁150ml,每天1剂,早晚两次煎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个疗程,每个疗程4周。

1.3疗效判定

患者经治疗后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大便成型为粘液的为痊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大便基本成型,粘液比治疗前明显减少的为显效;经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粘液减少的为有效,经治疗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和有效之和的百分比。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方法为:采用 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中医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泄泻”“肠郁”的范畴,虽然疾病是由于脾肾功能出现问题导致,但是发病的部位在肠道,患者长期腹泻使肠道受累,肠道功能受到损伤[2]。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一般是由于患者的脾肾虚弱引起,发病机理为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因此治疗应遵循补益脾肾的治疗原则,采用疏肝健脾补肾的治疗方法[3]。本次研究中采用的中药成本包括山药、炒白术、党参、茯苓等,其中茯苓和白芍均是健脾益气的良药,山药、党参和少白鼠能够益气健脾除湿,陈皮和防风可以疏肝解郁,甘草白芍配合可以缓解疼痛,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疏肝健脾补肾的功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更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和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分别为(1.10±0.16)分、(0.46±0.15)分和(1.13±0.19)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5]。说明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排便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以及大便性状,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春永,郑永臻,朱迪盈. 健脾补肾中药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4例[J]. 世界中医药,2016,3(3):163-164.

[2]王晓明.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9):139-140.

[3]张声生,许文君,陈贞,等. 疏肝健脾法与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对比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3(1):127-130.

[4]李江玉.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15,34(5):51-52.

[5]尚政琴,柯娟,朱奎华. 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8例[J]. 西南国防医药,2015,22(3):292-293.

论文作者:赵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分析论文_赵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