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兴宝[1]2000年在《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文中指出许兴宝 导 言 “文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人类生产劳动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包括未经人的触动而以精神文化形式赋予其文化意义的自然)。……其二、人类在改造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包括科学、宗教、哲学、艺术、法律、道德等。其三、作为活动的主体,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过程中建立起的整套的非‘物质化’的活动方式,如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遗传方式等。物质财富即物质文化,是文化的表层结构;活动方式即文化方式,是最基本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群体间,人类与他类相区别的最基本依据。”①总之,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产生文化的根本基点,因此“作家和作品都是文化的载体,研究文学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研究文化”。②宋词作为文学中的体式之一,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而也是“一种文学──文化现象”。③意象本身是一种文化,它的生成带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宋词借助意象构成了自身,在大的文化环境中得到了养份。可以说,大文化环境是源,现实人心是探源宝器,词人在总括宇宙、社会之后,凝结成颇有时代特色的词心,创造出了令人愉悦的产品──词。作为后世的欣赏者,除了知晓所以然外,还需要识得之所以然的壶奥,这样仅从传统的考证、疏证、探讨审美艺术价值、流派等方面进行闸释,是远远不够的,而从文化视域入手,进一步探讨意象被选取的必然,理应成为研究宋词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浙江大学文学院在吴熊和先生的指导下,已出版《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沈松勤著),《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李剑亮著),为唐宋词研究拓展了视野。在唐宋词意象研究方面,学术界虽然还没 著 术 其 作 规 在吸纳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宋词进行了大量意象统计(手工统计)及篇章分析,最后看到,主体意象有五种,即春、江、花、月、夜。从宋词创作实际看,以春为首的四时意象约一万二干次,以江为首端称呼的水意象约一万九千次,以花为主体的花草意象约二万次,以月为核心的日月意象约七千四百次,夜意象约八千次。主体意象之外,树木意象约九千次,楼意象约二千八百次,鸟类意象约九千四百次,马意象约一干八百次。意象有大小之别,不能全以具体字代表意象,这样手工统计数字与计算机统计结果不可能完全重合。 作为主体意象,我们一方面看到了作为“构件”的数值,另一方面我们也密切地关注着大意象的名作地位。两方面的有机和合,成了我们作出大判断的依据。 ①叶洲文 野中的侍伍】P$戈0,co.!.一”! 黑 售盗红J甲蜇邑拄妇巨x麦堕S 硼,医酉师页大学出版社,2000年,685页。 W 夫用和后,犄义u仪纫帽禾词壮会文化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 一二一 获取基本数值之后,又对数值的文化根源进行了探视,结果表明,任何数值都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这对认识宋词创造的审美动因无疑是大有稗益的。 大文化概念的含咏多层极性,要求对任何现象的“文化诠解”不能作简单的处置。应该在古代政治、历史、哲学、宗教、法律、风俗、生活等方面的综合考查中窥视文化内质。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均作了探索,以期达到圆满。 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总论、分论与附论。总论为宋词意象的有关理论界定,分论和附论分别以文化作为演示线索,对宋词主体意象及其它几种意象作了多维诠解。全文约39万字,总论五章,分论五章、附论四章,提交答辩的为“宋词主体意象的文化诠解”五章,约23万字(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孙芬仙[2]2008年在《宋词语汇中的“楼”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词是继唐诗之后获得巨大发展和丰收的文学样式。宋词的博大与魅力,征服了无数的后来读者。我们在欣赏和阅读宋词的时候,往往被那些美丽的词句所陶醉。对宋词的研究,还有很多领域可以深入。宋词中的楼意象研究,2005年苏州大学辛衍君博士的《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和许兴宝的《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都是很好的借鉴。宋词语汇中的“楼”意象研究就是笔者的探索。本论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为宋词“楼”意象频频出现的原因。第三部分为宋词语汇中的镱慧象统计及其特点。第四部分宋词语汇中的“楼”意象内涵举例。
何淑滨[3]2011年在《辛弃疾园林词研究》文中认为辛弃疾的园林词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带湖、瓢泉园林是他退隐江西上饶二十年来创作的主要场所,其中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词人园林审美理想与性灵的寄托。词人在带湖、瓢泉所写的园林词不仅深刻地反映其种种特定的生命情状,而且鲜明地呈现出词人两种不同的园林生活心态:带湖之隐时词人内心仕与隐的矛盾明显,表面上的冷静淡泊与内心中的躁动挣扎使词人心态呈现出“暂伴风月的无奈,再起东山的等待”的矛盾状态;而瓢泉之隐时词人开始对过去的人生道路进行反思,并寻找到新的精神皈依:颜回的安贫乐道,庄老的逍遥闲适,陶渊明的隐逸自乐,此时词人心态则体现出一种“笑看浮云的了悟,执着风流的投入”的洒脱状态。辛弃疾园林词经常出现泉水意象、山石意象、鸥鹤意象,词人把全部的人格精神与感情意志投入到这些意象当中:泉水意象不仅是词人观照下的美丽景色(迷离奇幻的倒影,水中映月的浪漫,潺潺流动的水声),同时也是引动哲思的触源;山石意象中“空山”意象象征稼轩与世隔绝的隐逸情怀,青山意象不仅是词人欣赏对象和知己,而且有着和词人内心一样奔腾飞动、豪迈爽朗的精神气质;一丘一壑与怪石苍壁意象是词人高洁脱俗、遗世独立、兀傲坚贞人格的缩写,实际上也是他安顿憔悴生命的真实表达;鸥鹤意象分别象征词人悠游自在的情志与孤洁高傲的品性,鸥鸟忘机和鹤鸟孤介正好与词人不丧己的理想人格追求相一致,词人借它们诉说自己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决心。这些意象共同体现了稼轩的园林美学思想:风格上追求朴素淡雅,审美上重视神韵,遗貌取神。
段艺璇[4]2016年在《宋词夜意象研究》文中指出“意象”一词在古代文论中频繁出现,文人选用什么样的意象直接关系到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意境及其情感倾向。宋词中多用夜意象,而词作中的这些夜意象则承载了两宋时期文人们的千愁万绪。两宋时期的文学,少有了唐代文学的那股自信和力量感,大多数词作风格趋向淡泊,意境渐趋低沉和无奈,而在运用夜意象的词作中更是如此。夜晚的宁静虽然暂时舒缓了词人们的心绪,但是夜晚的冷清也让词人们开始细数自己的哀愁,所以对这些夜意象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词作风貌,也可以看出文人们的处世心态。本文将以宋代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纵坐标,以南、北宋两个朝代作为横坐标,从夜意象维度出发,以词这一文学体裁为载体,深入地挖掘宋词中夜意象背后丰富而独特的意蕴。笔者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重点对宋词中夜意象蕴含的审美意境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内蕴进行具体分析,把夜意象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境分为凄寒孤寂之境、朦胧静谧之境、明澈剔透之境三大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意境所构成的词的基调,才使得词人的情感得以更好地寄托与抒发。接着笔者再以夜意象复杂和深邃的情感内涵作为研究对象,将词作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类归纳。另外在文中笔者也着重探析了宋词中夜意象高频出现的原因,宋词中大量夜意象的出现,成为其一大特色。本文以《全宋词》为研究文本,着眼于宋词中的夜意象,对其进行文本细读和具体研究。不仅对其意境和情感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出宋代词人在运用意象时的独特审美倾向,以及隐藏在这些意象背后深层的心理和文化现象,深入挖掘夜意象的表现特色及思想内涵,同时也探讨了宋词多用夜意象的原因,以求更好地、更全面地认识宋词夜意象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贺闱[5]2014年在《宋代节日词研究》文中提出宋代节日词研究以两宋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态为背景,以节日词作品文本的梳理和细致考察为基础,通过以节日为中心的节日词创作研究和作家个案研究两个层面的展开,对宋代节日词的作品及其文本表现予以较为系统且具体的探讨,进而探求节日词所透射出的两宋政治历史、社会生活及文化情境等深层意蕴。本文共五个部分,包括绪论和四章。绪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意义;简要梳理和分析本课题的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总体研究特点;最后简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对宋代节日词创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概述。首先以词史的视野对唐五代节日词的创作、艺术风格和主要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整理宋代节日词创作的文学基础;在廓清研究对象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涉及节日和作家创作的量化分析,对宋代节日词的主要内容和总体面貌予以简洁精准的概括,以明确宋代节日词创作的框架与脉络。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以节日为中心的宋代节日词创作研究,主要围绕对社会生活具有深入表现的宋代的主要节日展开具体讨论,注重通过节日词中的某一特点或独特现象进行深入的研讨。第二章首先以迎新词为考察对象,讨论迎新节日的构成,分析其内容层次,探讨迎新词中的情感与表现手法;其次考察元宵词中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生活,阐述词人在元宵词创作中对于都城的热情和关注,并简要分析帝京情结形成的主要原因;清明寒食词的讨论以作品对于现实和市井生活的描绘为中心,以清明、寒食两节日关系的梳理为基础,研寻宋代清明寒食词对于当下社会和生活的关注和描写;与其他节日词相较而言,端午、七夕词中民俗场景和民俗事象的书写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呈现出文学化、主体情感化和个体判断等鲜明特点。第三章继续对宋代节日词展开以节日为中心的讨论。首先,从词中的节日景况、人生之感和哲理之思等内容的表现来阐述中秋词的突出特点,关注中秋“无月”现象的成因、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重阳词的研究则通过对词作内容的分析,发掘词人关注重阳节的现实因素和文学传承的影响,着重讨论重阳词中的典故运用及特点;第三节以上元词为代表,探讨宗教节日词的创作情况,从社会生活的现实情态和词作的文本表现两个方面阐明上元节与元宵节的密切关系,考察上元词中宗教意味的弱化及其对节日民俗的关注与书写;第四节则聚焦宋代官方节日词的创作,从官方节日的政治意图和宗教色彩入手,分析官方节日词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讨论词作中的意识形态性、颂祝意味与夸张、铺陈的艺术手法的运用。第四章是选取宋代节日词创作中具有代表性词人的创作作进行个案研究和比较分析,分别以柳永、朱敦儒、刘辰翁三位词人的创作为典型案例,对不同历史时期和词体发展阶段的节日词的发展和特征予以探讨。首先,通过对词作内容和情感特质的分析,探讨柳永节日词中深重的帝京情结及其成因,并分析柳词中对于官方节日的关注与表现特点;朱敦儒节日词具有明显的自我风格和独立的人格诉求,在内容、意象方面呈现出鲜明“我”之色彩,形成了独特的情感特质;刘辰翁的节日词表现出深邃情怀和浓郁情感,意象的表现和情境的营造上具有幽闭、沉郁的特征,遗民愁苦之音成为作品中的突出印记;柳永、朱敦儒及刘辰翁对于节日场景和民俗活动的表现有着各自独立的认识和选择,这些差异既是词人主体特征的外化表现,也与两宋节日的发展、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等诸多深入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白帅敏[6]2012年在《唐宋词声音意象研究》文中指出关于唐宋词意象研究,可以说是词学研究的传统话题了。但以前的研究,多从物象的色彩、画面、场景等视觉感受入手,对声音、听感的关注则相对缺如。然而正如王安石《菩萨蛮》所写:“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午后枕边的三两声莺啼,悠然地置于词尾,不仅让词人情感尽展,也让词境界全出。这正是词中声音意象的效果,不同于“绿柳红花”的别样美感。唐宋词中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声音,如雨声、鹃声、蝉声、蛩声等自然之声,鼓声、琴声、歌声、漏声、卖花声、捣衣声等人世之声,甚至仙乐鬼啸等异界之声。它们或宏亮或隐约,或清脆或呜咽,充斥在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梦境的每一个空间,丰富、广泛、活跃而生动。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词人丰富的情感以及词作优美的意境。从“声音”入手,关涉唐宋词意象研究,也为我们词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共分为七章,笔者选取“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述,首先对唐宋词中的所有声音进行“多元”透视,中间结合多个典型个案设专题分析,最后再总体论述声音在唐宋词中的作用。大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选取昼夜、季节、地域、作家等四个角度,对唐宋词中声音意象进行“多元”透视。昼夜方面,主要分析光线与环境的不同对声音的影响,及声音对昼夜的表现;季节方面,主要研究了四季的不同声音,及季节因素对声音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春秋两季的声音问题;地域方面,选取巴蜀、江南、边塞等三方“领地”,论述了地域与声音关系;作家方面,选择辛弃疾、吴文英两位个性迥异的词人,分析不同词人对“声音”的差异表现。二至六章是专题论述,也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为了突出不同声音意象的个性,同时也为了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以资借鉴,笔者特对每一个专题,采取不同的研究体式,分别论述了唐宋词中雨声、莺声、鹃声、蝉声、蛩声、鼓声和琴声等七个声音意象。第二章从雨的多感性切入,集中论述了不同季节、不同生活状态的听雨感受,以及雨声多感交融的意境美。而这些美和感受主要通过杏花雨、荷花雨、梧桐雨、芭蕉雨、梅雪雨及驿馆听雨,舟船听雨,山居田园听雨,渔隐听雨,并床听雨,剪灯听雨等几个传统模式加以表现。第三章从前代“莺声”的表现史切入,集中论述了唐宋词中莺声的柔美特征及莺声在唐宋词中的作用。通过晓莺残月、莺声小院、柳浪闻莺、花外流莺等意象模式表现其声音之美。同时,论述莺声中的春之感、意境之美、娇慵之美和歌舞文化内涵。第四章从杜鹃的三个传说——杜宇化鹃、杜鹃啼血、杜鹃催归切入,集中论述了鹃声中的悲剧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并着重分析了鶗鴃催春、子规叫月、泣血言归等意象模式的美学意味。第五章是蝉声和蛩声对比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兼论虫声的时令感。本章主要从声音之外的蝉文化和蛩的文化切入,通过对比蝉鸣蛩吟的时间、地点、与人的亲密程度,及所营造的境界等多个方面,以展示其差异性,并从其“候虫”的共性入手,兼论虫声的时令感,尤其是秋感。第六章是鼓声和琴声的对比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兼论乐声的俗情雅韵。本章主要从鼓和琴基础常识切入,对比其共性和个性,从而揭示鼓声之闹与琴声之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鼓声之俗与琴声之雅。然这种俗情雅韵并非一成不变,唐宋词中鼓声可雅而琴声可俗,关键在于其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第七章总论声音意象在唐宋词中的作用,主要剖析声音意象与情感表达和词境塑造的关系。声音意象是触发情感的媒介,也是寄寓情感的载体,在受情感支配的同时对词人心灵世界又有涤荡作用。声音意象通过声与声的合奏,声与色的联手,塑造出许多美好之意境来,其中又以“深静”之境最优。通过对唐宋词中声音意象的考察,为我们传统的以视觉模式解读词作的做法提供了新路径,在一个五彩斑斓的视觉世界之外,添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美声”世界。它们同词人那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和词作那珠圆玉润的音律世界一起,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交织着欢笑与哀怨,沧桑与平淡的词学长卷。
朱巧云[7]2004年在《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跨文化的视野中考察叶嘉莹批评理论和实践,旨在揭示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融合特色以及叶嘉莹对中国诗学发展的贡献。 论文前两章是对叶嘉莹诗学理论的讨论和评析。第一章阐述了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理论的重要观点及其评价。这是一个背景的设置,作为选择本论文其他几个议题的依据。第二章分析了叶嘉莹“兴发感动”说,主要讨论“兴发感动”的产生、“兴发感动”之作用的内涵和叶嘉莹提出此论题的目的。“兴发感动”说是叶嘉莹提出的一个诗学概念,也是她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在讨论中,注重阐发其中西融合的特点。 第三章是对叶嘉莹关于词美学特质及其成因问题的探讨,着重分析了叶嘉莹关于词美学特质定义产生的两条途径以及叶嘉莹借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的女性形象、女性语言、“双性人格”等术语对词美学特质成因的解释,以显现叶嘉莹对词之本体研究的意义。第四章选取了叶嘉莹以西方理论解析中国古代词家,反思中国传统词论的四个典型个案,这四个个案又分成两组,一组是叶嘉莹对词作家的批评;一组是叶嘉莹对批评家的理论之批评。对这些例子进行分析,不但是对叶嘉莹比较诗学理论的一个检验,也是对以西方理论来解读中国古典诗词、观照中国传统诗论词论的意义和有效性的测试。 第五章主要讨论了王国维、顾随二人以及时代背景之于叶嘉莹的影响,目的在于说明叶嘉莹中西诗学的双重背景对叶嘉莹文学批评观念和实践所产生的作用。 结论部分,主要是从跨文化的角度考察了叶嘉莹在比较诗学、中国词学理论的建构和词学现代化等方面的贡献。
许晓青[8]2015年在《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文中认为基于传统山水审美的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研究既是解决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管理问题的内在需求,也是弥补国际组织在遗产地审美评价中长期缺乏中国视角的外在需求。论文总结并比较了国内外风景评估及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方面的4点不足。并归纳总结了世界各国的6大审美体系,提出了对我国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框架建构的借鉴经验。论文立足于传统,总结出我国传统山水审美4个特点为:审美过程中主体性显著;“融情于景”的审美主客体关系;“以大观小”的审美方式;“虚实相生”的审美结果。阐释了传统审美作用中的各要素及相互作用,依据价值论中的主体、客体、主客体作用关系来阐释审美价值。基于上述基础,论文构建了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并阐释了该框架的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两个特点,以及它们分别的识别结果。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是考察不同主体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客体的审美价值。主体差异性审美识别得出不同主体的审美价值。历时性审美识别是考察不同主体作为整体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客体的审美价值。历时性审美识别得出审美在历史上的变化与传承。而审美价值识别框架本身具有层次性,因而审美价值识别也具有层次性。论文继而通过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构建了审美价值识别框架中的关键步骤、方法及指标。审美价值识别依然从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展开。在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中,通过权重分配识别出主要主体的审美价值,通过分层建立识别方法与指标,识别出不同层次的审美价值及对应的载体。在历时性审美价值识别中,构建诗文分析理法和图像分析法来识别历时性审美价值,并通过古今比较研究确定值得传承的审美价值。在价值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识别的审美价值保护框架。从宏观国土和单个风景区层面为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管理及规划提出了建议。提出了确立保护对象,识别影响因素和敏感度,制定保护措施与展示措施3个关键步骤及相关方法。基于审美价值识别的保护框架回应了现有审美保护中的保护对象过于宽泛、保护没有针对性的问题。最后,论文以黄山风景名胜为例,验证了依据新构建的审美价值识别和保护框架所识别的黄山审美价值与世界遗产OUV评价的根本差别,以及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的差异,继而证实了该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框架可行性,也进一步提出了局限与不足。
戴勇[9]2015年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D]. 许兴宝.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2]. 宋词语汇中的“楼”意象研究[D]. 孙芬仙. 云南师范大学. 2008
[3]. 辛弃疾园林词研究[D]. 何淑滨. 中南大学. 2011
[4]. 宋词夜意象研究[D]. 段艺璇. 湖南大学. 2016
[5]. 宋代节日词研究[D]. 贺闱.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6]. 唐宋词声音意象研究[D]. 白帅敏. 苏州大学. 2012
[7].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 朱巧云. 暨南大学. 2004
[8]. 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D]. 许晓青. 清华大学. 2015
[9]. 《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