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的效果论文_梁红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652600

【摘 要】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习惯性早期流产患者92例,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均占据46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方案,其中常规组给予小剂量的黄体酮,实验组给予大剂量的黄体酮,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5.65%与80.43%,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HCG、E2、P值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习惯性早期流产患者采取大剂量的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实践推广。

【关键词】习惯性早期流产;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剂量;黄体酮

习惯性早期流产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考虑到多数患者存在较为强烈的保胎意向,因此,如何对该类疾病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保胎治疗是当今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取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剂量的黄体酮进行治疗,判断其治疗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习惯性早期流产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纳入本次实验。

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各占据46例。常规组: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35岁,平均年龄(27.54±3.24)岁,孕周最短的4周,最长的11周,平均孕周(7.25±1.14)周;实验组: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36岁,平均年龄(27.88±3.42)岁,孕周最短的4周,最长的12周,平均孕周(7.45±1.22)周。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后表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B超进行检查,并在排卵的第5d后给予药物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一定剂量的黄体酮(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H44020562)进行治疗,其中实验组采用较大剂量的黄体酮,常规组采用较小剂量的黄体酮。实验组患者采取40mg/d的黄体酮肌内注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取20mg/d的黄体酮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之后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内注射,2000U/2d。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用药2个月后进行B超检查,检查指标包括体内雌二醇水平(E2)、孕酮(P)水平、血清HCG水平等;并在检查后的4个月评价两组的保胎成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保胎成功率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5.65%与80.43%,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认为[2-3],超过3次或者3次出现反复自发性流产的人群称之为习惯性流产,发病率达到2%-4%之间,因此,及时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均采取黄体酮联合HCG进行治疗,且结果显示,采取大剂量黄体酮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采取低剂量治疗的常规组,说明采取大剂量黄体酮和HCG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分析造成习惯性早期流产的主要因素包括胎盘功能出现异常情况、黄体功能缺失、绒毛性腺激素含量不足等[4],其中黄体功能缺失主要是由于机体内的黄体不能充分分泌孕激素引发,使得患者体内的孕激素相比正常水平明显较低,将会对孕卵的置入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早期胚胎的发育情况,引发流产现象[5]。部分学者研究认为[6],孕激素可将子宫内膜增生状态转变为分泌状态,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成熟与剥落的方式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其中若给予适量的外源性激素可使得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水平提高,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另外,HCG与黄体酮均可对患者机体分泌妊娠黄体进行有效的刺激,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使得患者体内孕激素与雌激素水平有效提高并保持稳定的水平,达到良好的保胎效果。

另外,从本文表2可知,对该类疾病患者采取大剂量的黄体酮联合HCG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血清各项检测指标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该类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情况可知,对习惯性早期流产患者推荐采取大剂量的黄体酮联合HCG进行临床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孕激素与雌激素水平,达到良好的保胎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卓.大剂量黄体酮与常规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的效果[J].临床医学,2011,31(3):83-84.

[2]张伟,丁彩飞.益肾安官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10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9):773-777.

[3]蔡昱,何川,冯碧波等.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30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2):1236-1238.

[4]郑玲,张科,李晓倩等.清宫汤配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流产后宫腔残留的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10):1283-1284.

[5]李维宏,牟晓玲.黄体酮保胎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免疫失衡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6):4444-4449.

[6]徐学艳,郭艳民.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28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11):1634-1635.

论文作者:梁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  ;  ;  ;  ;  ;  ;  ;  

不同剂量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的效果论文_梁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