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妇科 重庆 400030)(2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重庆 40003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再生育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于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形态等,比较术中相关指标,术后再生育等相关情况。结果: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相近(P>0.05),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恢复较开腹手术更快,且切口愈合较好,术后子宫肌瘤残留少,复发肌瘤个数少,术后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影响小,对需再生育的患者更为适合,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生育力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132-02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常见,其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即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主要有开腹和腹腔镜这两种[1],本研究通过分析术后再生育状况和相关因素等,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研究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其中8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将其作为观察组,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4.7±3.5)岁,孕周36~41周,其中经产妇18例,初产妇62例,多发子宫肌瘤14例,单发者66例;80例行开腹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将其作为对照组,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5.3±4.1)岁,孕周35~41周,其中经产妇16例,初产妇64例,多发子宫肌瘤13例,单发者67例, 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是否为初产妇以及子宫肌瘤是否为多发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经心功能、血常规等检查符合手术要求,采用B超定位患者子宫肌瘤,明确其大小,术前禁食12小时,灌肠。观察组手术前摆好体位,采取平卧位,全麻,手术切口选取:右下腹、脐上1cm以及反麦氏点,并根据患者子宫肌瘤的数量、方位和生长方式等选取肌瘤剔除的切口,建立人工气腹,探查后在肌瘤附近注射垂体后叶素6U以促进宫缩,减少出血,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表面切开肌瘤包膜,钝性分离,抓钳取出,注意保持好肌瘤和内膜的完整,仔细检查腹腔,避免遗漏,冲洗腹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放气,取镜,缝合切口,送病理,术后指导患者合理避孕、受孕间隔时间。对照组采取开腹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7天拆线。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肌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和数目等,及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等。如术后3个月随访在B超下见肌瘤组织则为子宫肌瘤残留,术后6个月B超见到相关组织则为复发。肌瘤较大者需避孕2年,较小者需半年,观察患者的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临床统计所获得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8.0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指标设为0.05,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相近,差异不明显(P>0.05),采用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在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的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对照组术后有10例切口红肿,9例发生感染;观察组仅2例切口红肿,无感染发生,两组相比2值分别为5.77和9.54,可见观察组切口愈合较好。对照组术后子宫肌瘤残留8例,复发肌瘤个数≤3个者9例,>3个者14例;而观察组术后没有患者发生残留,仅2例复发,其中1例为2个肌瘤,1例为4个肌瘤,两组相比2值分别为8.42、6.83和12.43,P值均<0.05,即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较少。
3.讨论
不孕症中有约2%是由于子宫肌瘤所致,子宫肌瘤多无症状,部分可有阴道出血、腹部肿块等。患者年龄越大,肌瘤往往也随之增大,而恶变的概率降低,但不能忽视,术式的选择对术后再生育的胎儿娩出及发育等影响目前还在讨论之中[2],目前认为传统的开腹手术相较腹腔镜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且并发症更多,因此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再生育的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其损伤小,对子宫形态的改变小,术后并发症小等优势在近年来应用较多。相关研究[4]通过分析患者出院后1至3年的随访记录,结合患者康复情况、患病时肌瘤的形态特征等,发现术后再生育率同子宫肌瘤的数目有关,其中数目较小者再生育率明显较高,而与大小和部位无明显联系。本研究结合上述观点,在比较了病情与妊娠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子宫肌瘤发生在后壁,且体积与数量较小的患者妊娠成功的概率较大,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发病年龄小、不孕年限较短(以3年为限)时,术后再生育的概率较大。本研究分析认为,上述指标较好的患者,其子宫肌瘤的发现和治疗早,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小,故自然妊娠的概率大。年龄较大时,卵泡发育异常的概率增加,受孕的概率随之减小,流产、死胎或胎儿畸形的比例随之增加,建议年龄较大者(>35岁)行辅助生殖技术。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的伤害较轻,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术后再生育率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7,30(3):675-676.
[2]陈美红,黄冬花,张晓玲.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8):546-548.
[3]季鑫.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4):62-63.
论文作者:李宁1,卢煜婷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子宫肌瘤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肌瘤论文; 腹腔论文; 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