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情境把握力:公德教育的应有任务论文

增强情境把握力:公德教育的应有任务论文

增强情境把握力:公德教育的应有任务*

孔祥渊 周昱勤

一些个体,极有可能由于不适切的理解或者判断,混淆社会行为发生的各种情境,进而做出一些在自己看来合理,实际上却违反公德的行为。

当前,随着各种公德缺失事件的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的公德问题。对此,教育领域也给予了很多关注,但仍需给予合理的回应。关于个体公德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教育研究者或实践者因视角不同,具体的解决方案也就不一。本文试图从“情境”的角度入手,对公德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德教育的应有任务,提升个体的公共德性。

一、情境的内涵及其对道德行为的评判意义

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其存在及发出的各种社会行为均是在一定社会情境中的。因此,对于诸种社会行为的评价,人们不能仅局限于“行为”自身,还要考虑行为发生的情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某一行为是否符合公德甚至道德,与情境是密切相关的。为了解情境与公德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首先厘清情境的内涵。

(一)情境的内涵

关于情境的内涵,研究者的理解及界定具有一定差异。总体而言,情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情境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情感情境定义,即文化地建构起来的反映特定情境的感情意义;二是当下的情感情境定义,即当事人对当下情境的特殊情感反映。[1]换言之,前者是一种客观的情境,而后者则是一种个人感知或体悟的情境。客观的情境为生活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人搭建了一个生活的舞台。个人情境则更多是一种心境,反映了个体对于社会历史情境的认知与感受。在相同的社会历史情境下,个人情境也会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异性。当前,人们在情境内涵方面的重要分歧点之一,即在于情境究竟仅是客观或主观,还是主客观的统一。考虑到道德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且人们对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客观标准,本文认为,对于道德行为发生的“情境”,主要是指一种客观的环境,如一些研究者所使用界定的那样:情境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2]。关于情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一般可以分为: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既是指道德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也是这一时间在历史脉络中的位置;地点,既是指行为发生的具体空间,也是指这一空间在行为发生时的功用;人物,既是指参与对象的数量,也是指参与对象的性质。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个人在发出行为时,其所依据的不仅有“客观”的情境,还有内心界定的“主观”情境。有时,个体内心的主观情境甚至具有压倒性的力量,成为个体行动的重要依据。

(二)情境是道德行为评判的重要参考因素

一般情况下,一种社会行为道德与否,判断标准并不能仅囿于这种行为自身,还需要考虑这一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例如,对于个体“高声歌唱”这一行为,我们如果仅依据该行为本身,而不考虑行为发生的时间、空间、参与对象等,并不能准确判断其道德与否。这是由于,“高声歌唱”因具体发生情境的不同,在性质方面具有一定差异。当个体“高声歌唱”于私人空间且不影响其他人时,这一行为并无“道德与否”的区分;当个体的“高声歌唱”成为帮助他人的行为时,这一行为是“道德”的;当个体的“高声歌唱”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给其他人带来困扰时,这一行为则成为“不道德的”。由此可见,一种社会行为的道德与否,与其发生的具体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简言之,在一种情境下,适宜,甚至是道德的行为,到了另外一种情境下,反而并不适宜、甚至是违背道德的。关于这一点,一些研究者用不同的话语方式进行了同样的表达:道德行为是有条件的。例如,“诚实守信”包含着对谁诚实、对谁守信的问题,也就是说,诚实守信这样一种道德行为,是有条件的。如果不顾及相关的条件(如诚实守信的对象),那么,诚实守信则可能害人害己,未必是一种道德行为。[3]综上可见,情境是人们评判道德行为的重要参考要素。

二、情境混淆:个体公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个体在公共场合之中发出有违公德的行为,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无法正确理解、判断具体的情境。即,个体的情境把握力是具有一定不足的。相反,个体假如能较好地把握情境,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一些有违公德行为的出现,甚至会发出一些符合公德的行为,提高自身及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之所以如此,我们可以从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个体对于现实情境与历史情境的混淆导致公德缺失。现实情境是指社会行为发生的当下环境,是指向现在的;而历史情境则是指某个历史阶段下的情境,是指向过去的。个体在这个方面可能产生的公德缺失行为,主要是由于个体将历史情境中的某些行为方式不适当地带入现实情境中造成的。整体而言,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日益文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可能也要求参与其中的个体遵守更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规范体系。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历史情境显得较为适宜、合理的行为体系,置入现实情境中,却显得并不适宜,甚至有时违背了当时的道德规范体系,成为道德缺失行为。一些个体之所以出现公德缺失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恰恰是将历史情境中的行为体系“挪入”到现实情境中来。例如,在数十年前,人们可能未必将公共场所中“大声喧哗”作为一件有失公德的行为看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公共场合中个体行为要求的提高,当前,在公共场所内“大声喧哗”已经成为一件公德缺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如果仅用历史上的标准要求自己或他人,则可能对现实情境与历史情境的混淆,容易做出一些当前社会不允许的行为,进而成为公德缺失之人。

本文从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会计职业的影响。人工智能目前只会逐步替代基础会计财税类工作,而具备丰富经验积累下的职业直觉和职业洞察力、全局视角下的权衡与综合分析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的高端会计人才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基于这一分析,结合目前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普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再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部分问题,提出了改进专业课程设置重视管理会计教学、重视学生新时代下综合技能的学习和锻炼、注重情商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本科毕业生。

第一,个体对于一般情境与特殊情境的混淆导致公德缺失。一般情境是指社会行为发生时,时间、空间、参与对象等处于常规状态,而特殊情境则是指社会行为发生时,时间、空间、参与对象等要素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出现异常,未处于常规状态。例如,日常生活中的10秒属于一般情境,而高铁发车前的10秒则因时间、空间的变化,成为特殊情境。个体发出公德缺失的行为,具体产生于两种情况:一是个体将特殊情境当作一般情境,导致公德缺失行为的产生。在一般情境下,个体对于情境的感知、理解并发出的某些行为,并无不妥之处,但是将这种对于情境的把握及相关行为移入到特定情境中时,则可能成为公德缺失的行为。二是个体将一般情境视为特殊情境,导致公德缺失行为的产生。在特殊情境下,个体为了应对情境的特殊性,可能会采取一些“非常行为”。由于情境的特殊性,这些行为可能是正常的,甚至是值得褒扬的。可是,这些行为如果简单地“复制”到一般情境中时,则可能成为公德缺失行为。例如,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个体为了挽救他人利益,可能会破坏公共设施,但并不意味着在一般情境下破坏公共设施是被允许的。

在现实生活中,依据情境的基本内涵及主要构成要素,个体对于情境的混淆进而导致公德缺失的现象,主要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

前后运动、侧向运动与俯仰运动原理也相似,可以看成是俯仰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即Z轴方向升力之和始终等于飞行器的重力,为保持Z轴方向升力之和不变,每个倾角都会对应一个固定的转速,要想达到固定倾角,则需要调节对应的电机转速使它达到倾角所对应的值,而俯仰运动的转速可以变化。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公德缺失的现象并不少见。可是,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并非完全一致。对于某些行为,个体虽然意识到其已经违反了公德,但出于各种原因,仍然发出了这一行为。某些情况下的“插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插队者面对他人的批评、质疑虽会为自己辩护,但是其内心基本上认同“插队是错误的”这一判断。但是对于某些行为,个体却并未意识到自己违反了相关的公德,一般会用“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这个不干涉你们”来据理力争。例如,个体在航班上“晒脚”、在候车厅里食用一些气味较重的物品等,当别人对其进行干涉或者劝导时,他们往往认为这些行为纯属个体行为,并不涉及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违公德。换言之,个体身处公共场合中,但他们为自己的生活或者某些行为划了一片“私人场合”的“地盘”。在这些地盘中,有些行为是确实属于私人的且合适的,而有些行为却并不如此。他们之所以“理直气壮”地做出这些行为,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于自己当时所处的具体、整体情境产生了错误理解或者判断。抽象言之,一些个体极有可能由于不适切的理解或者判断,混淆社会行为发生的各种情境,进而做出一些在自己看来合理、实际上却违反公德的行为。

第三,个体对于私人情境及公共情境的混淆导致公德缺失。私人情境及公共情境的内涵,与私人领域及公共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认为,私人领域是围绕着个体的私人生活而形成的领域,个体行为后果主要对其自身或者私密关系圈产生影响,公共领域则是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领域,个体的行为后果不仅会影响自身,还会对众多“他者”产生影响。与此相应,私人情境主要是指私人领域中的各种情境,而公共情境则是在公共领域中生发出的各种情境。对于这两种情境中的道德,当前人们往往以“私德”“公德”指称之,并认为两种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可是,个体的行为却有较强的连续性及一致性。个体在私人情境中展现出的一些行为,可能符合私人情境的基本要求,属于符合私德甚至私德高尚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如果出现在公共场合,则极有可能因为不符合公共情境的规范而成为公德缺失的行为。例如,在家庭生活中,为了某时的家庭活动,个体可能会暂时挪动桌椅,布置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及形式。这种活动在私人情境中,并不违背道德。而置入公共情境中,即个体为了自己或者亲人的一时生活的便利,按照自己的心愿摆放公共空间的各种设施,则极有可能成为一种公德缺失的行为。由此可见,个体对于私人情境及公共情境的混淆容易导致公德缺失。

根据现代医学影像岗位工作任务,加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制订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过程,提供教学素材,强化关键能力培养,保障教学质量效果。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科学设计以案例教学、临床现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方案,教学场所从教室移向实训基地、临床教学基地。

三、增强情境把握力:个体提升公德的有效途径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情境对于判断诸种行为的性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它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个体对于情境的理解、界定,也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具体的行为。本部分从情境的角度,探讨个体对于情境的混淆对公德的影响。

第一,较高的情境把握力,可以让个体有情境区别的意识,防止一些不适当行为的产生。这是从消极层面产生的作用。按照情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机制,个体对于情境的认知、理解、判断等会影响个体的具体行为。如果个体能够对情境予以合理区别,那么自然会影响其行为的发出。具体而言,当个体能够去识别情境的时候,意味着其首先具有了情境区别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能够有意识地关注当下自己所处的情境究竟为何、自己将要发出的行为与这种情境是否匹配等。这种情境区别的意识看似微小、短暂,却能使得个体对自己行为的合适程度进行思考,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防止一些不适当行为的发生。这无疑有助于防止公德缺失行为的发生。

第二,较高的情境把握力,可以让个体意识到情境中的相关行为规范,发出良好、适宜的行为。这是从积极层面产生的作用。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每一种情境,都有着一套较为特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需要处于这一情境中的个体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情境的要求。从较为理想的层面讲,个体在识别情境的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意识到该情境对于个体行为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基本要求的指导,个体则能够发出较为适宜于情境的行为方式。这不仅会防止公德缺失行为的出现,有时甚至还会有助于维护公德。例如,个体对于情境的正确理解,使得他们可以纠正他人的不恰当情境理解及界定,并督促他人发出适宜的行为。这无疑是对公德的一种维护。

(五)飞翔状的圆雕玉鸟。在反山、瑶山遗址共出土5件,这些玉鸟均作展翅高飞状,头部有尖喙、大眼,两翅展开连成半月形。腹部和尾翎或长或短。鸟的腹部均钻有牛鼻状的隧孔。出土时均位于墓主人的下肢部位,其寓意十分明显,那就是墓主人能骑着飞鸟飞腾。这种寓意与神人兽面纹的寓意是完全一致的。

总体而言,个体能否较好地把握情境,影响着其在公共生活的具体表现,进而左右着个体公德基本状况,正如上文中所论述的那样。既然如此,具体到学校教育而言,学生对于情境方面的理解、判断水平、能力等,也应该纳入到公德教育的视野中来。如此,公德教育才更有助于学生发出符合要求的行为。具体言之,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时,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内容方面,即公共德行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也需要教会学生较好地把握情境。换言之,如果教师仅仅重视公共德行的教导,个体可能仍然由于不能将德行与情境进行有效匹配,而发出很多有损道德的行为。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景把握方面的教育及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下分辨出情境的性质、要求等,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发出较为适宜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学生在情境把握中,不仅可以发出适宜的行为,还能习得良好的德行。这也有助于整体公德水平的提升。从这些意义上讲,让学生较好把握社会行为发生的各种情境、增强学生的情境把握力,是公德教育的应然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35.

[2]董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5):17-20.

[3]吴康宁.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4-165.

*本文系2017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德育专项)“大学生网络主体性建构策略研究”(2017JKDY19)研究成果。

【孔祥渊,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讲师;周昱勤,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张楚然

标签:;  ;  ;  ;  

增强情境把握力:公德教育的应有任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