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④⑤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广东广州 510070)
摘要:新电改下,电网企业由靠购销差价盈利的贸易商变为从事输配电服务的物流商,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业务布局也需要进行调整。本文分析了新电改对电网发展规划、投资策略和运行安全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参考传统能源企业综合化发展的主要路径,提出新电改下电网企业综合化转型方向,对指导电网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运营模式以及业务布局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网企业;综合化;新电改
1新电改对电网的总体要求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对电网发展规划、电网投资策略、电网运行安全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首先,新电改主要从3个方面对电网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加强电力统筹规划。二是推动可再生能源。三是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其次,在电网投资策略方面,政府部门在电网企业输配电资产投资控制的力度愈加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强电网规划。只有通过国家或地方规划、审批核准的项目才可计入输配电准许成本。二是严格投资成本监管。成本监审部门定期对电网投资成本进行监管,剔除不合理的支出。在电网运行方面,新电改主要对其功能定位、开放范围和安全责任等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在运行定位上,电网企业从事电网投资运行、电力传输配送,负责电网系统安全。在运行开放范围上,优先保障清洁能源发电上网;提供电力普遍服务;提供报装、计量等各类服务;提供输配电服务。在运行安全责任上,承担供电营业区保底供电服务;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水平。
新电改对电网规划、投资、运行安全等均提出了新要求,电网企业的定位和盈利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驱使电网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运营模式转变,业务布局向综合化转型发展。
2传统能源企业综合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2.1综合能源服务的基本内涵
传统能源服务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美国,主要针对已建项目的节能改造、节能设备推广等,合同能源管理是其主要商业模式。现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出现,融合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微网技术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开始诞生。
目前,综合能源服务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综合能源,涵盖多种能源,包括电力、燃气和冷热;二是综合服务,包括工程服务、投资服务和运营服务。综合能源服务核心是分布式能源以及围绕它进行的区域能源供应,同时可以将公共热冷、电力、燃气甚至水务整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能源服务形式。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是指以电力供应为基础,围绕用户用能及周边价值诉求,面向多种能源种类,采取多种服务手段,提供多种商业产品、传递多元用户价值的综合服务平台。
2.2主要能源企业综合化发展路径
目前国内综合能源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有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新奥泛能网、协鑫分布式微能源网等。南网综合能源是在能源供应的全过程产业链中提供系统的节能解决方案,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新奥的泛能网将冷热、燃气联系起来,开发冷热电联产项目,将燃气、冷、热、电一起销售给用户。协鑫的分布式微能源网按照“六位一体”模式实施:将天然气热电冷系统、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储能技术、节能技术、低位热能结合为一体,提供多种能源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综上可知,目前,主要能源企业发展综合化业务的路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链延伸模式,如新奥、协鑫的发展模式:新奥是以燃气为主导,同时往燃气的深度加工——发电、冷热供应方向发展;协鑫以光伏、热电联产为主导,同时往天然气、智慧能源布局;另一类是售电+综合服务模式,是将节能服务或能效服务等增值业务整合在一起的能源服务。
3新电改下电网企业综合化转型方向
参考国内主要能源企业综合化发展的路径,再结合新电改对电网提出的新要求,电网企业将逐步从传统电能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电网企业的综合化业务将以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和多能互补为方向,以供电为中心,大力拓展园区、工业企业、大型公共建筑等能效诊断、节能改造、用能监测、新能源发电等业务范围。
3.1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
结合新电改下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潮流和契机,在能源供应方面,未来,电网企业将提供多元化分布式能源服务,构建终端一体化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在新城镇、新产业园(商务)区、新建大型公共设施的区域,根据客户的用能需求,以智能电网为基础,建设分布式发电、冷热电三联供,基于电能的冷热供应等系统,满足终端用户对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的需求,构建以电为中心的集成供能系统。
3.2能源消费新模式
市场竞争条件下,电网企业将更加扎实地做好客户能源基础服务,形成以电为核心的能源消费新模式。推进用户侧在电气化与能效提升的发展,应用热泵,电窖炉、专用充电站、余热回收、绿色照明等高效用能技术,降低客户能源成本,改善客户用能体验,助力绿色发展;对用能设备、配电设施等开展专业化智能运维,提供精准故障诊断和状态检修服务,提高客户用能稳定性,保障用电安全。
3.3智能化能源互联网
结合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契机,电网企业将推进“互联网+”能源服务,建立客户侧智能化能源互联网。以源网荷实时数据为纽带,对接电、气、热等多种用能需求,搭建多元信息交互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促进能源流与信息流深度融合,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实时感知和信息反馈,优化客户能源供给网络运行策略,为客户提供智能调控、需求响应、交易预测、数据价值挖掘的服务。
3.4多样化能源服务
结合客户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投资的需求,未来,电网企业将以用电业务代办、设备托管、能效诊断为切入点,综合采用多种能源、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定制化综合能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充分发挥电网企业品牌、营销渠道、配套电网建设等优势,向目标用户推介综合能源服务组合,建立服务价格优势。
3.5能源服务新产品
随着需求侧响应等要求的提高,电网企业将探索能源服务新产品,实现客户资源价值的深入挖掘。开发以储能、能源大数据,碳资产和金融服务为核心的能源服务新产品。试点在用户侧建设适当规模的储能装置,发挥特高压远距离配置能源的作用,促进清洁能源跨区域消纳,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利用能源大数据研究客户能源消费行为特征,预测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为客户经营发展、能源交易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服务;基于综合能源服务的减排效果和投资收益,深入研究碳交易、金融服务规则,逐步开发碳资产,项目证券等衍生产品。
4主要结论
新电改下,电网企业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运营模式转变,业务布局也相应地向综合化转型发展。未来,电网企业将以综合能源服务作为主营业务,将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培育新的市场业态,从卖电向卖服务转型,提升电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鸣.能源互联网与售电市场放开[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7):54-57.
[2]栾昊,刘进.浅谈未来售电公司经营模式[J].中国能源,2015(11):106-109.
[3]杨锦成,骆建波,康丽惠,等.区域能源互联网构架下的综合能源服务[J].上海节能,2017(3):137-146.
论文作者:覃芸1,段瑶2,张佳銮3,钟式玉4,于文益5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能源论文; 电网论文; 企业论文; 互联网论文; 模式论文; 客户论文; 分布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