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论文_李军

浅谈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论文_李军

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机电设备的运行中线路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线路能够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电设备系统的运作安全性和性能。为此,必须能够及时的做好线路的检测和维护,为设备正常运行打下基础。文章基于机电设备电气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分析了电气线路故障,重点探讨了电气线路的故障检修方法及流程,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对策,以期确保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关键词: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分析;处理

1机电设备电气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机电设备的种类非常多,目前比较常见的有变压器、工程生产机械设备、输配电设备等。对于这类机电电气设备线路是非常的复杂,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电气线路会出现一系列的老化问题,同时因为环境的问题,从而使的电气线路会出现各种故障,都会直接的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机电设备的日常使用的时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定期地进行检修控制,从而能够更好的确保机电设备线路的正常运行。

2电气线路故障分析

2.1超负载

电气控制中常见的一种故障就是负载超出。这种故障主要是因为实际的电气控制系统工作中的负载电流超出了电力设备所能负载的电流。这种工作电流超负荷会带来电机的超负荷问题。这时可以以电流超出多少和实践长短来进行初步的故障分析,故障轻则影响安全性和效率,重则直接引起机电设备的瘫痪。

2.2电源缺相

这类问题虽然不常见,但是一旦出现也会导致整个机电设备系统的运行失常。电源缺相主要是指的,交流异步电在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中,正常需要的三相电源,其中的某一项因熔断而出现故障。这就使得三相电源无法正常接通而影响运行,造成了电源的缺相故障发生。

2.3线路短路

这种故障是较为频繁的一种。从短路故障出现的原因分来看,主要是与线路及设备的绝缘性,损坏、导电物质的搭接处接触不良,或者遇到其他事物干扰等问题有关。不断那种故障出现,都会对直接造成电力系统的运作失衡或者系统瘫痪。短路的故障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有两相或者三相短路,接地短路,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等问题。

2.4电流超出

电流超出也叫过电流,是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之一。这种故障主要是实际的运行电流超过了电器元件或者机电系统的额定电流而发生的。另外还可能会因为负载超出或者启动方式不对导致的。电流超出的故障种类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影响是非常大的。

3电气线路的故障检修方法及流程

机电设备使用中,如何通过科学的检测和维护,来尽快的让设备恢复正常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为此,必须注重检测方法和步骤。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来进行故障处理。

3.1电气线路检测方法

(1)短接测量法

短接测量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第一,分段短接法,它主要是将一端固定,一端移动,缩短短接时间、减少短接次数,从而准确地检测故障部位。第二,局部短接,局部短接具有不同的应用条件,它主要应用于电压正常的情况下。局部短接主要是针对相邻触点,如果出现相互吸合的情况,说明故障存在于两个触点之间。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前者主要适用于多次测量或者一个故障点的情况,后者主要针对元件较少的情况。

(2)电压测量法

电压测量法主要是利用万能表对故障进行分析,通过测量两点之间的电压进行判断,从而确定故障位置。电压测量法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分阶测量法、分段测量法、短接法。对于分阶测量法来说,万能表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位点,根据万能表的读数确定故障部位。判断的标准为:如果不存在故障,万能表读数和电源电压相同;如果存在故障,万能表的读数为零。万能表的读数为零可以判断电路之间存在断路,要想更进一步的确定断路部位,需要进行依次测量。分段测量与分阶测量的主要区别在于:分段测量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逐段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段测量在电路检测中被广泛应用,它的可操作性较强、检测较灵敏。短接法主要适用于负载较小的故障,短接法主要利用导线进行检测,如果导线能够与线路接通,则说明被检测部位存在故障,这种方法可以缩小故障范围、大大的节约时间。

(3)电阻测量法

电阻测量法也是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检测的主要方法,分别是采用分阶测量和分段测量两种方法进行测量。在分接测量中,需要先断开电源和其他电路,这可以保护万能表和测量电路,如果不将其与测量电路相断开,将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也不利于电气线路的故障维修。分阶测量的判定依据为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如果二者相同,表明线路中不存在故障,反之,则说明存在故障。分段测量的应用十分广泛,它适用于电气线路的故障分析。分段测量主要是对电路中的阻值进行测量,若万能表显示的阻值无穷大,则说明有故障存在,可以进行深入的检查,确定故障点。

3.2电气线路的一般检测步骤

(1)首先,技术人员必须明确掌握机电设备的安装方法以及操作步骤,这样一来,如果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暂停整个设备,然后依据机电设备安装图纸查找故障发生未知。另外,技术人员还应该明确掌握整个机电设备电气线路的接线图以及机电设备工作原理,这样才能深入研究故障发生部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

(2)当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电气线路维护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与设备操作人员取得联系,全面掌握机电设备故障问题发生前后的实际运行情况,这样有利于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检修人员能够尽快查明故障发生原因,提高故障检修效率。

(3)当技术人员掌握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发生的实际情况后,就可以依据电气线路图纸对故障点进行深入研究,尽快查明故障发生位置。

(4)故障位置确定后,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检测方式来进行检测,当监测点没有故障时,可以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常见的故障检修范围为日常例行检测范围和非日常检测范围。同时对疑难故障要做好处理办法汇总,方便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能够更快更准的进行故障的检测和维修,从而有效的保障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

4提升机电设备电气线路运行的有效措施

为促进机电设备电气线路的有效运行,还应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

4.1采取措施处理自然灾害

电气线路运行常受到人为破坏的影响,导致自然灾害发生。据此,为提高设备电气线路的高效运行,应对自然灾害合理控制,对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强化,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多种发生对供电系统加以保护,如在偏远地方搭建线路,如若在滑坡地点搭建线路则应对其设置防护墙,从而可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且确保线路中断情况不会发生。

4.2控制电气线路的质量

与此同时还应对电气线路质量加以控制,在搭建线路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将环境因素考虑其中,合理选择器材与原料,从而确保线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相关企业应加大对线路的维护力度,一旦发现问题应采取有效对策,以防对线路运行产生不利。

4.3建立设备信息档案库

正是由于新设备不断增加,在实践中有了更多的应用,不断融合的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导致运检工作逐渐复杂,所以要想运检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必须对设备信息档案库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得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解决方案的参考,通过将不同设备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出来,对对应的运检措施进行合理规划,使得现状能够得到改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线路作为机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到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充足的重视设备的故障分析和检测,确保设备能够及时的恢复使用。

参考文献:

[1]杨作苍.关于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问题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08):198.

[2]王晨辉.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115.

[3]师成荣.试述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9):171.

论文作者:李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浅谈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论文_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