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摄片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论文_黄桂香

黄桂香

(江苏省金湖县中医院 江苏 金湖 211600)

【摘要】 目的:探究影响DR摄片的因素及优化措施。方法:对我院收集的690张非甲级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范围为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结果:形成DR非甲级片的原因:39张为设备本身因素,占5.65%;214张为摄影条件因素,占31.01%;388张是人为因素,占57.54%;其余49为后技术处理不当,占7.01%。结论:要避免或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非甲级DR片,工作人员就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关键词】 DR;非甲级片;影像质量;优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364-02

DR是一种以数字式探测器替代传统屏-片系统的X线成像方式[1],现广泛的在临床上应用,它具有的特点是:密度分辨力极高、成像快捷、自动化程度高且储存、传输、复制及后处理方便[2],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如稍有不慎仍有可能造成DR照片质量不过关,为探究原因及优化措施,现对我院收集的690张非甲级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范围为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集的的690张非甲级片。

2.结果

由表1知,形成DR非甲级片的原因:39张为设备本身因素,占5.65%;214张为摄影条件因素,占31.01%;388张是人为因素,占57.54%;其余49为后技术处理不当,占7.01%。

3.讨论

3.1 摄片技术参数

随着科技的发展,1992年DR技术的问世,超越并逐渐代替了的传统X线摄影技术[3],前者所用X线剂量要低于后者,这有效减低了对人体的辐射作用,在操作上也更为简便。然而,正常发挥图像后处理功能的基础及保障是要有正确的X线曝光量。曝光剂量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后处理技术功能,使之调整范围变小,进而出现一些不良情况,如噪声,图像出现斑点、对比度下降等,影响图像的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不正确的曝光剂量(曝光条件过高或过低)造成DR照片质量不达标(信噪比增大、较薄部位不显影)占大多数,由此可知,如曝光条件不正确,单纯依靠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整修是不可取的[4]。

3.2 量子噪声

在DR技术中,量子噪音是一直存在的,不能避免的。在人们的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称之为噪声。曝光参数是形成量子噪声的原因之一,在DR图像上显示为颗粒,影响片子的质量,使之不能很好的诊断疾病。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希望在DR片子上出现噪声形成的颗粒的,这些小颗粒会影响显影,尤其是细微病变,有了颗粒会掩盖原有的一些病变。一个物理量如果有最小的单元而不可连续的分割,就说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的单元称为量子,在进行X线摄片时,X线是量子化的,在穿过DR 探测器单位面积上的光子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变化的,此为量子化统计涨落;量子数目的多少和量子噪音有很大关联,要想使得图片看得清晰,就要俘获较多的量子,进而减少量子噪音;降低量子噪音另外一个方法是将照射在病人的X射线剂量增加[5-6]。

3.3 图像后处理技术

DR摄片使用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目的:对DR片子整体和局部的对比度进行改善;改善图像整体和特定组织的空间分辨率;将图像噪音降低;使用的方法有协调处理、动态范围压缩、空间频率处理等。协调处理:在数字成像技术中,X线量经数字化过程转化为像素值后,通过图像处理附加上密度特性形成输出图像;调节处理的参数分为曲线类型、旋转中心、旋转量及移动量四种;动态范围压缩:图像从暗到亮的变化范围为动态范围,数字X线系统对X线曝光的范围较广,呈线性应答,如拍摄的组织不同,它们对射线的吸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动态范围较大,如不进行图像处理,会因缺乏对比呈灰色;进行动态范围调整就是利用动态范围对人类视觉的影响特性进而压缩动态范围,扩大所关心部位的灰度级,从而使得图像效果得到改善;如对灰色阶特性曲线中的肩部或足部将可视区域单纯进行扩展,会使得高密度侧或低密度侧微细结构的对比度下降,使得诊断受到影响,因此采用该技术可仅压缩图像低频区域成分,不进行压缩的部位是相同区域的高频区域成分,进而使得处理后的图像保持良好的对比度,由此可见,可在不丧失微细结构对比度的前提下扩展可视区域;空间频率处理:像素值在一定变化上的速率为空间频率,每个公司对数字X线设备图像像素要求不一样,低、中、高频率范围也只是大致相同;高频(0.71~2.0Lp/mm):在很短距离内像素值有急剧变化,频域上的高频信息对应着空域变化比较剧烈的信号,使得图像锐利度受到影响;低频(0.09~0.25Lp/mm):在一定距离内像素值的平缓变化,频域上的低频信息对应着空域变化比较缓慢的信号,使得图像对比度受到影响;非锐化遮盖滤波:具有的特点是处理时间较快,可将图片边缘进行检出和强调;输出像素值不仅与输入输出像素值有关,还与输入像素在一定范围内的相邻像素值有关;如滤过核较大,则削弱的高频成分就多,高频图像部分会受到抑制,就有较多的低频成分保留,处理后的图像就相对模糊;多频处理技术:原理将滤过核尺寸进行改变,调节参数包括曲线类型、密度依存性。

3.4 人为因素

包括体位摆放、异物去除及移动及屏气。体位摆放:在进行DR摄片时,拍摄的部位不一样,摆放的体位也是不一样的,如胸部正位片是要求患者站立且双手相拥于头上部,不要有倾斜,但无论哪一个部位做DR摄片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异物去除:患者进行DR摄片时身上不能带有金属,包括手机、手表、腰带、眼镜等,这些物质会影响曝光,进而影响DR片质量,因此在患者进DR室前工作人员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问身上有没有金属,如果有可暂时取下,由工作人员保管,遇到年龄较大的患者要问一句有没有放过心脏支架或起搏器,如果有不可拍片;移动及屏气:进行DR摄片的时候要求患者不能移动,要尽量屏气,如稍有差错会造成伪影,因此对于成人患者来说在进入检查室前还是由工作人员与其进行沟通,告知患者要尽量的配合,避免移动,在需要的时候屏气(如腹部疑似急腹症患者、进行胸部检查时);如需检查的是小儿时,可告知家属将其哄睡后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林海涛.探讨影响DR图像质量因素及控制措施[J]. 中国辐射卫生,2011,02:243-244.

[2]李晨,叶恺,杨硕慧等.DR摄片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选择初探[J]. 临床医学工程,2011,07:1113-1115.

[3]张伟,王兆晖,李安红等.影响DR图像质量因素分析[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2,06:556-559.

[4]蒋伟,龚海艇,施玲华等.DR图像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 上海医学影像,2009,02:161-163.

[5]牛克伟,蔡曰新,蔡勋等.浅析影响DR照片质量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04:53-54.

[6]王子辉.DR图像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45-46.

论文作者:黄桂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2

标签:;  ;  ;  ;  ;  ;  ;  ;  

DR摄片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论文_黄桂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