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意蕴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意蕴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意蕴

隋明聿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7)

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之后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内容从各个方面分出了不同的层次,表现出非常丰富的理论及政策内涵,构建结构也具有内在逻辑,与其独特的思想框架,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外交话语体系的崭新逻辑概念。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局势的独特认知,思想内容不仅符合维护国际利益等需求,还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和人类发展的责任,这种理论本质是从自身改变起,到改变地区,最后改变世界,是以全人类利益和发展为基础的,深刻地表达了促进人类发展的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前提,一个国家的生态问题,到最后都有可能演变为全世界的灾难,所以,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建设很有必要性。

关键词: 人类共同体;外交话语;生态文明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包含了历史视野,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不仅超越了当前社会制度,还跨越了种族国界之间的分歧冲突,从根本上是一种全新的和国际接轨的新思想,在全局性和战略性上有着历史性的突破,而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也有重要提议,这种思想提及,生态环境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独有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为了维护生态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是重要前提,是能够让世界各国齐心合作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思想理论。

酒店自主运营至今,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酒店还荣获贵州省十大旅游品牌等荣誉。当地政府对旅游文化产品、文化挖掘和传播等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截至目前,酒店就餐率达73.9 %,客房入住率稳步攀升至87%,住宿旅游更是带动了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繁荣。

通过查阅《中国煤炭工业年鉴2008》统计出1984年至2008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数据。根据对国家安全管理监督总局(现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公报的搜集,整理出2009年至2017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数据[7,8]。得出我国近30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曲线走势图。如图1所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现代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阶段,全世界各国都不能置身事外。相关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已经明确提到,我国要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积极参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助力搭建公平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格局,指出要“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深入推进国际环境治理的工作”。这说明,我国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作为重点。

在现代,海洋大面积污染,物种锐减,以及雾霾天气等现象都说明了现在全球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问题的影响早已超过了单一国家范围,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习近平看到国内外都面对相似的问题,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也提及绿色发展的必要性,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让各国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各国之间关于气候变化现象等全球问题的合作,与一些国家多次讨论研究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

习近平的这一思想,在一方面通过观察国内外发展实际情况,系统地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关心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各国进行合作,承担起维护地球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重大责任,这一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愿意与各个国家一起面对全球性问题,并且通过合作,去分析它,解决它,以保护全球人类利益及生存发展的坚定决心!

二、绿色发展

世界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是重要关键,人类社会想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其中正确的发展观是不可缺少的,正确的发展观能够有效地克服当前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为了进一步的发展,世界各国必须创新,并且有效的协调绿色、正确的发展观。为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们必须对传统发展思想进行创新,突破束缚,要大胆尝试创新改革。一方面要从理念出发,创新理念;而另一方面则要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求取发展,并在发展中坚持不懈的创新,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发展。在现代,当前世界的总体发展环境并不乐观,所以创新方面也要站在全球环境角度进行思考,力求绿色发展,坚持自然的主体性,以修复环境为重要任务,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

三、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指的是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国家合理的关切,目的是以本国发展为基础促进各国的共同进步。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时提出,当代社会世界局势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工体命运体,所以在面对棘手的社会问题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特别是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趋势逐渐扩大,其中网络攻击,能源危机及局部冲突频发等社会问题频繁,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国际社会秩序及人类的长久发展造成了威胁。而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四、结语

构建生态文明已经是当今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而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且呼吁各个国家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根本上是从维护人类利益为出发点,建立生态文明是为了人类生存利益得以保障,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在保证社会发展的同时留给后代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由于本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解不够透彻,本文的研究中仍有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纠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期待能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 参 考 文 献 ]

[1]张永红.殷文贵“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四重逻辑[J].唯实,2017.

[2]符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规定及其实践逻辑——基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考察[J].理论探索,2017.

[3]陈广亮.莫凡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创新维度解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

[5]陈海兵,马伟军.中国传统文化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

[6]王欣.高庆涛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

[7]许灿英.环境修复主体制度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6-0273-01

标签:;  ;  ;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意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