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肾上腺区局限型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清许,宋志国,王伟,贾晓鹏,杨士杰,马建国[1](2021)在《肾上腺Castleman病一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肾上腺Castleman病临床较少见, 本文报道1例左肾上腺Castleman病。患者术前无明显症状, B超检查发现左肾上腺占位。行后腹腔镜左肾上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 符合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术后随访2年, 未见肿瘤复发。
宋青蔓[2](2017)在《伴NHL的副肿瘤性天疱疮一例及国内外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目的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累及皮肤和粘膜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常伴发恶性或良性肿瘤,多数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可累及多个内脏。1990国外首先报告本病,认为PNP是一种独立性疾病。80%的PNP患者伴发的肿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及Castleman病等。国内由朱学骏教授于1999年首次报告本病,并做了系列研究。至今国内报道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有200余例,以伴发Castleman病为主,而伴NHL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比较罕见。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发病率较低,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多以化疗为主,部分病例可采用手术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预后较差。本文旨在探讨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和免疫学检查特征及诊治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诊治的1例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输入“副肿瘤性天疱疮”、“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关键词,对伴NHL的副肿瘤性天疱疮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归纳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2.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双侧P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例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46岁,农民;(2)临床表现:眼结膜充血,口腔及会阴黏膜糜烂,自觉疼痛,躯干及四肢大面积红斑,中度发热,体温最高达38.5℃;(3)影像学检查:CT示腹膜后软组织占位,考虑淋巴结,建议穿刺活检;肠系膜区、双侧髂血管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盆腔积液;左肺下叶慢性炎症。(4)皮肤病理:(躯干)表皮角化过度,表皮内水疱样结构形成,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近基底层可见胶样小体,真皮浅层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并见色素失禁。病变呈界面皮炎,考虑多形红斑。(5)直接免疫荧光:IgG和C3在棘细胞间网状沉积。(6)腹膜后淋巴结穿刺活检及基因重排提示:非霍奇金淋巴瘤(低级别滤泡型淋巴瘤,弥漫型)。(7)明确诊断为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8)治疗:明确诊断后转入肿瘤科给予CHOP(环磷酰胺、长春地辛、表柔比星、泼尼松片)方案化疗,耐受性可。2.系统性文献分析结果:从1990年至2016年共检索出国内外相关文献700余篇,其中伴NHL的副肿瘤性天疱疮仅有37例,现对37例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下。2.1一般情况: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年龄在2177岁,其中4049岁和6079岁是发病的两个高峰期,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4.9±16.3)岁,其中男13例,女24例,男:女≈1:1.8。2.2发病率:国内外发病率差异较大,37例患者主要分布在亚洲(62%)和欧洲(24%)等国家,尤其是日本(11例)、北京(3例)、中国香港(2例)、山东(2例)、湖南(1例)、湖北(1例)、台湾(1例)等地区。2.3临床表现:37例患者中,36例(97%)出现口腔黏膜损害,32例(87%)出现多形性皮疹,19例(51%)出现唇部糜烂、结痂,18例(49%)出现眼结膜炎,掌跖红斑、角化10例(27%),生殖器黏膜糜烂8例(22%)。2.4 37例患者中,合并肺部损害者14例,其中为确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者5例,5例均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100%;合并感染者5例,死亡5例,死亡率100%。2.5 37例患者中15例被明确误诊,主要被误诊为多形红斑3例(20%)、Steven-Jhon综合征3例(20%),增殖性天疱疮2例(13%),其余分别被误诊为寻常性天疱疮、扁平苔藓、白塞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扁平苔藓样类天疱疮、水疱性湿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2.6治疗上以化疗为主,可联合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静滴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治疗;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患者组与单纯化疗患者组比较,前者的自然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6)。结论1.伴NHL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高于男性。2.伴NHL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在我国比较少见,皮损多样化,易误诊。持续、严重、广泛的黏膜损害是诊断PNP的重要线索。3.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死亡率极高。4.利妥昔单抗治疗伴本病疗效明显,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陈仁富,高亮,董晓飞,李节,孙晓磊[3](2017)在《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Castleman病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巨淋巴结增生分为局限性和多中心性。对于局限性Castleman病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1例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希望在外科医生遇到来历不明的腹痛及腹膜后肿块时,如何进行评估并做出正确的诊断,为进一步的治疗手段做出选择。
刘宇军,张建平,贾亦臣,孙立安,林宗明,朱同玉,郭剑明,张立[4](2016)在《肾上腺区域和肾周Castleman病5例报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5例肾周和肾上腺区域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CD诊治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5月至2014年6月5例肾周和肾上腺区域C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本组5例,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54岁(33~58岁)。CD病灶位于肾上腺区域3例,肾周2例。其中体检发现2例,因腰腹痛就诊2例,因发热和肌痛就诊1例。肿块最大径2.8~9.6cm,平均5.3cm。术前诊断为肾上腺良性肿瘤1例,肾上腺或肾恶性肿瘤2例,淋巴瘤1例,肾周Castleman病1例。影像学表现多无特异性,超声检查CD病灶多表现为界限清晰的低回声肿,较大的肿瘤中心部位可见点状钙化;CT平扫为均质肿块,可伴有微小星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的均质富血供肿块;MRI检查肿块呈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均质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可明显强化。体积较大的肿块在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时,表现为从周边强化开始,逐渐向中间弥散的均质肿块。实验室检查除1例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外,其余4例均未见异常。5例患者中,1例行右肾上腺及右肾切除,2例行腹腔镜左肾上腺及后腹膜淋巴结切除,1例行右肾根治+腹膜后淋巴结切除,1例行左肾门旁肿块切除。术后病理均为Castleman病,其中透明血管型4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59.5个月(6~103个月)均未复发;浆细胞型1例,术后54个月腹膜后复发并骨转移。根据病理、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临床最终诊断为局灶型Castleman病(LCD)4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1例。结论手术切除是肾周和肾上腺区域LCD的首选治疗,MCD手术效果不佳。因病灶部位的特殊性,以及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非特异性,该区域的CD易误诊为肾和肾上腺恶性肿瘤,导致不必要的脏器切除。对于该区域的均质、血供丰富,特别是伴有微小点状钙化、从周边开始弥散增强的肿块,均应怀疑CD。术中活检再次评估,或可避免切除范围的扩大。
廉建坡,徐烈雨,陈东宁,祝宇,赵菊平,吴瑜璇,沈周俊,宁光[5](2015)在《罕见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13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肾上腺区几种罕见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区罕见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罕见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中肾上腺区胃肠道间质瘤2例、肾上腺区副脾3例(其中1例伴胃重复囊肿)、肾上腺Castleman病4例、肾上腺淋巴管瘤4例。其中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3例,其余10例术前误诊。结论这几种肾上腺区罕见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应对其有充分了解,注意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等各项资料,诊断时充分考虑其发病的可能性,避免误诊。
谷艳梅,田斌,郭静,潘俊,任彦军[6](2015)在《巨淋巴细胞增生症胸腹部CT表现及诊断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巨淋巴细胞增生症胸腹部CT表现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自2000年1月至2014年9月收集的60例巨淋巴细胞增生症患者,运用西门子16排CT扫描,对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患者的胸腹部CT表现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平扫,具有低或稍低密度15例,缺乏均匀的密度10例。通常情况下,肿块具有较为均匀的密度,胸腹部肿块均有显着强化,部分强化不均匀,腹膜后肿块部分有斑点状、片状高密度钙化存在于中央;缺乏均匀密度的肿块,增强没有显着强化存在于中央;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分别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强化方式和附近脏器受压情况。结论:巨淋巴细胞增生症具有较高的胸腹部误诊率,增强扫描病变呈现几乎同步于胸腹部主动脉的显着强化,延迟持续中度强化,在巨淋巴细胞增生症的诊断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顾峰,赵秀平,邵成伟[7](2014)在《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D)的CT及MRI影像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CD患者的CT及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8例CD患者中,6例为局灶型,其中5例为透明血管型、1例为浆细胞型;2例为多中心型,均为浆细胞型。CT检查8例,平扫5例病灶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与肌肉相比呈等密度;3例病灶内有小斑片状低密度。3例伴点、条状钙化。CT增强扫描5例透明血管型动脉期显着强化,强化程度接近同层面血管,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其中3例平扫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2例呈相对低密度改变,1例呈更高密度。3例浆细胞型中等均匀强化。MRI检查4例,均为透明血管型,T1WI病灶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1例T2WI中央斑片状亮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与CT一致。结论 CD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局灶型病例多为透明血管型,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中心型病理多为浆细胞型,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征,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
王启飞,张志伟,杨德勇,王丽娜,黄涛,郑伟[8](2014)在《4例肾上腺区局限性Castleman病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探讨肾上腺区局限性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区局限性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4例肾上腺区局限性Castleman病均顺利手术切除,术后随访1个月2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Castleman病临床上少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终确诊依靠病理诊断。病变可发生在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肾上腺区罕见,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
罗雪芬,张玉琴,林闽江[9](2014)在《CT诊断腹膜后局限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总结腹膜后局限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CD)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证实的局灶型透明血管型CD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5例局限型Castlcman病CT平扫均为单发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3例病灶内可见点状及分支条状钙化;增强扫描示5例病灶动脉期呈均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强化程度与大血管类似;3例伴有周围血管增粗;1例边缘包膜样环状明显强化。结论本病CT影像有诸多特征性表现,只要仔细观察及分析总结,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肖峻,陈凌武,郑伏甫,吴荣佩,陈炜,丘少鹏,林焕懿[10](2012)在《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误诊嗜铬细胞瘤4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结合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腹膜后Castleman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术前诊断嗜铬细胞瘤、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腹膜后肿瘤,术后病理均为Castleman病。随访12~11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腹膜后Castleman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通常无异常结果,容易误诊,确诊需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疗效好。
二、左肾上腺区局限型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肾上腺区局限型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伴NHL的副肿瘤性天疱疮一例及国内外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前言 |
对象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副肿瘤性天疱疮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5)罕见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13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及病理分型 |
2.2 CT及MRI表现 |
3 讨论 |
(8)4例肾上腺区局限性Castleman病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概念、病因、分型 |
3.2 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
3.3 治疗、预后 |
(10)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误诊嗜铬细胞瘤4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影像学检查 |
三、实验室检查及术前诊断 |
结 果 |
讨 论 |
四、左肾上腺区局限型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肾上腺Castleman病一例报告[J]. 张清许,宋志国,王伟,贾晓鹏,杨士杰,马建国.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1(10)
- [2]伴NHL的副肿瘤性天疱疮一例及国内外文献分析[D]. 宋青蔓. 郑州大学, 2017(02)
- [3]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并文献复习[J]. 陈仁富,高亮,董晓飞,李节,孙晓磊.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7(01)
- [4]肾上腺区域和肾周Castleman病5例报道[J]. 刘宇军,张建平,贾亦臣,孙立安,林宗明,朱同玉,郭剑明,张立.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01)
- [5]罕见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13例分析[J]. 廉建坡,徐烈雨,陈东宁,祝宇,赵菊平,吴瑜璇,沈周俊,宁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5(12)
- [6]巨淋巴细胞增生症胸腹部CT表现及诊断结果分析[J]. 谷艳梅,田斌,郭静,潘俊,任彦军.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5(03)
- [7]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诊断[J]. 顾峰,赵秀平,邵成伟. 肿瘤影像学, 2014(04)
- [8]4例肾上腺区局限性Castleman病临床诊治分析[J]. 王启飞,张志伟,杨德勇,王丽娜,黄涛,郑伟. 医学与哲学(B), 2014(08)
- [9]CT诊断腹膜后局限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价值研究[J]. 罗雪芬,张玉琴,林闽江. 现代实用医学, 2014(04)
- [10]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误诊嗜铬细胞瘤4例并文献复习[J]. 肖峻,陈凌武,郑伏甫,吴荣佩,陈炜,丘少鹏,林焕懿.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