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基于国际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货币论文,跨境论文,因素论文,人民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执行计价和结算的货币职能,即进出口企业在开展货物贸易并以人民币计价进行跨境对外收付时,商业银行为其提供的采用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货币的国际结算业务。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起的美元贬值预期以及欧洲国家面临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趋强烈。从地域来看,一国货币国际化基本上要经历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三个阶段。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主要表现为人民币被周边国家或地区所接受,在边境地区,人民币被广泛地用做计价和结算货币,境外人民币流通量也在不断增加。从国际货币职能来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主要履行了作为计价手段和结算货币的职能。本文基于国际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视角来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如何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对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计价通常采用以下三种货币计价方式:生产者货币计价(PCP);当地货币计价(LCP),即进口企业所在国家货币计价;工具货币计价(VCP),即第三国货币计价。国外学者对于国际计价货币的选择进行了较早的研究。Mckinnon[1]认为贸易商品的差异性将影响计价货币的选择,对于高度异质的商品一般以出口国货币计价(PCP);人们出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认可,美元成为大部分商品交易的工具货币(VCP)。Grassman[2]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机械制品等差别较大的货物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倾向于出口国货币(PCP),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则倾向于选择发达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Magee和Rao[3]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来分析计价货币的选择,他认为国际贸易如果发生在较低通货膨胀率的发达国家和较高通货膨胀率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往往发达国家的货币充当计价货币,另外贸易双方也有可能选择第三国货币来计价。Krugman[4]认为一旦一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中成为强势货币,出于对选择替代货币的成本以及由此引起的价格波动的考虑,很少有公司会去寻找另外一种货币作为替代的计价货币。Bilson[5]通过进出口方在价格和计价货币选择的讨价还价模型分析了贸易双方以出口商货币计价的激励机制。Giovannini[6]则系统地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如何影响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及计价货币的选择。Tavlas[7]认为具有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波动率较小的货币将作为计价货币的首选。Johnson和Pick[8]及Friberg[9]在考虑出口企业利润函数的基础上认为不同国家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到出口国计价货币的选择。Devereux和Engel[10]从货币供给弹性的角度建立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认为当本国货币供给弹性较小时,本国企业会选择生产者货币定价,外国企业会选择当地货币定价;当本国货币供给弹性较大时,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选择则相反。Donnenfeld和Haug[11]通过对加拿大的实证研究认为,汇率风险与进口方货币计价正相关,与其他两种计价方式负相关,但是Wilander(2006)对瑞典的研究则表明汇率的波动与进口方货币计价负相关。Bacchetta和Wincoop[12]认为出口商在出口国的市场占有率即市场份额与其以本国货币计价(PCP)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Novy[13]则把计价货币选择看做是企业的行为,企业选择计价货币主要是为了对冲成本,避免汇率波动。Goldberg和Tile[14]通过使用讨价还价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计价币种的选择取决于出口商与进口商的谈判力度。此外产业特征、外汇买卖差价和国际贸易规模也会影响计价货币的选择。
对于国际结算货币的选择问题国外学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Swoboda[15]认为交易成本低的货币将成为交易媒介,交易成本低的原因在于该货币在外汇市场上有较大的交易量和较高的流动性。此外,该货币的汇率波动越小,其交易成本越低。Krugman[4]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结算币种的选择问题,并在假定交易成本随交易规模递减的条件下,得出了国际收支规模在全球占主导地位国家的货币将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结论。Dowd和Greenway[16]与Hartmann[17]则通过货币交易的“网络外部性”理论认为货币的交易规模越大,交易成本就越低。交易的规模效应会使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使用趋向一致。并认为只有当新货币相对于现存货币具有明显的非网络优势时,货币替代才会大规模发生。Hartmann的研究还表明,一国经济体的大小与该国货币国际化程度成正比。Donnenfeld和Zilcha[18]采用阶段性分析和最优化方法提出了结算货币选择的经典模型(DZ模型),该模型有助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他们认为出口商品需求弹性和汇率的稳定性是结算货币选择时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出口需求弹性较低且本国汇率不稳定时,用外币结算相对于本币结算是个优势策略,反之亦然。鉴于DZ模型没有考虑到短期内价格具有粘性,Obsfeld和Rogoff[19]将传统的粘性价格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融入动态的一般均衡理论分析之中,影响了后续的国际结算货币选择的研究。Tavlas[20]认为选择出口国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与所出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正相关。Donnenfeld和Haug[11]与Floden和Wilander[21]的研究都表明,贸易双方经济体的大小在结算货币的选择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Devereux和Engle[22]则认为结算货币的选择与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相关。此外,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结算货币的选择,Helence[23]认为,如果外汇市场上存在该货币的大量交易,这将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该货币的使用。一旦此种货币成为结算货币后,市场交易量的增加和交易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巩固该货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地位。Hartmann[17]与Fukuda和Ono[24]的研究还表明,结算货币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历史惯性和趋同性,那些实力越大的经济体越倾向于选择本国货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
对于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研究主要是在人民币区域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框架下进行的。巴曙松[25]认为,推进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的支付结算功能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务实策略。许少强[26]基于对结算货币职能的视角指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逐步放开的金融市场将有助于人民币成为对外贸易结算货币。张宇燕和张静春[27]认为金融危机使现有国际货币体系遭受信任危机,我国占世界出口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占东南亚出口市场的主要份额,是在国际贸易中推行人民币结算的好时机。谭雅玲[28]认为交易规模影响交易成本,目前人民币交易规模较小,这无疑会提高人民币的交易成本,影响人民币的持有意愿。另外,人民币结算使用的程度还受人民币币值的影响。余丰慧[29]认为处于升值预期下的人民币有利于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使用,但是人民币在边境中的使用主要取决于非本国居民对人民币的认可程度和使用意愿。赵庆明[30]则强调贸易双方的地位将决定结算货币的使用。赵锡军[31]则说明了中国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将对人民币在边境地区的使用起根本的制约作用。张远军[32]通过对中俄间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分析认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实质就是科技水平的选择。
本文拟从国际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视角来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是贸易规模。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越大,对于进出口商来说,用该货币进行计价、结算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容易在对外贸易中被接受。因此,一国的对外贸易量会对跨境贸易本币的使用产生直接影响,它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主要实现途径。由于我国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业务结构与我国进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不适宜使用我国全部的进出口贸易额来考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影响因素。目前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主要发生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东盟地区,因此,选取中国对以上六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EXPORT、IMPORT)来衡量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贸易规模。
二是币值的稳定性。主要国际货币币值的不稳定是推动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契机。币值的稳定从微观上来说可以使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来实现货币交易的功能,从宏观上来说有利于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来实现价值贮藏(投资)的职能。衡量币值稳定的指标主要是通货膨胀率和汇率。通货膨胀率用我国的CPI水平来衡量。汇率用人民币与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LL
近年来,随着欧洲单一货币区的出现,美国外债的增加以及中国的崛起激起了人们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而源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各界对美元国际主导地位的质疑。面对此次具有较大破坏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以减缓其造成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尽管重创了各在位货币国(地区)的经济,但经济实力的削弱并没有对货币的国际地位形成巨大冲击,只是产生微小的作用,国际货币体系的整体格局依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即便如此,此次危机的确为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极好机会,其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也得以大大增强。人民币积极参与国际化(区域化)符合众多经济体尤其是其周边国家的利益,对一些国家(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国际经济中,至今不存在超国家的权力可以支配世界各国使用同种货币,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各国投资者和官方机构市场的选择行为。而对于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准确判断各种货币国际化所需具备的重要条件,进而合理定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交换结构矩阵及三维交换结构数组进行分析,并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来研究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为中国货币领域的政策取向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文献综述
对于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因素,国内外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理论与观点,对进一步探讨与分析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家们从一国经济规模对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Frankel(1994)通过经验分析得到,主要货币发行国占全球总产值的比重增加1%,会使该国货币占世界储备货币的比重提高1.33%。孙海霞等(2010)运用非线性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一国经济规模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显著因素。刘艳靖(2012)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一国的总体经济规模是该国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所占份额大小的基本条件,并认为一国的经济总量对该国货币的国际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规模及其发展也是推动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因素。Gerald(2000)指出,在国际经济交易中,一种货币在国际贸易中被使用的范围越广,越有利于其国际地位的提升;Gerald和James(2003)对国际货币发展史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各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其货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4)通过建立并分析一个新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论证了进口商品的市场份额是决定是否采用进口商货币计价的主要因素。钟阳、丁一兵(2012)通过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一国同货币发行国的经济交易规模越大决定该国使用对方货币的意愿越强,也就是对其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将产生重要影响。Williams(1968)认为国际货币的流动性主要依赖于发行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部门的发展,并且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镑在国际上的核心地位正是得益于伦敦发达且集中的国际银行体系;Kenen(1988)认为,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资本的自由流动是创造货币国际化广度和深度的必要条件,因此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水平及发达程度是决定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关键因素;黄梅波(2001)指出,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为中央银行及各国投资者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有助于进出口商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规避外汇风险;杨荣海(2012)对1999~2010年各主要货币国的股票市场发展与各自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一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在其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国货币的公信力(货币价值是否稳定及预期稳定性)对其货币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Barro(1986)指出,政策方面时间非一致性问题的有效解决须借助于政府自身声誉的增强。当政府能够建立良好的声誉时,就会促使政策效果发挥到最佳程度。货币价值的频繁变动常会造成人们对该货币失去信心,阻碍货币国际化的进行;Friberg(1998)通过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得出,某种货币充当计价货币,不仅决定于利润函数模型的形式,同时还要归因于两国汇率的相对变动程度。
从当前对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中可以发现:首先,现有文献对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多选取货币发行国的总量指标来表示各变量,很少针对两国之间的双边经济行为进行国别(地区)细分性研究。由于构建总量指标模型可能忽视个体差别,最终造成结论模糊性,因此我们试图弥补这一缺点,通过构建国别细分模型进行分析,以保证结论的清晰并具有针对性。其次,现有文献较少针对两国之间的双边关联指标以及对象国自身的相关经济指标展开研究。最后,以往文献几乎未见利用三维交换结构数组对货币国际化条件进行研究,而本文将二维交换结构矩阵扩展为三维数组形式,并利用非线性面板模型进行检验得到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属于一种开拓性的尝试。
二、货币选择的交换结构理论、模型及变量的选取
(一)交换结构理论及模型
国际货币理论体系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货币可以成为国际货币而其他货币不能。
图1:三维交换结构数组的表示法
(二)变量的选取
影响货币需求的一方面因素是货币是否有贬值危险,包括双边汇率稳定性、一个国家的信誉和该国的经济状况,三者统称为宏观绩效因子。我们用双边汇率的波动程度来反映双边汇率稳定性,利用发行债券(长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来表示一个国家的信誉,而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用人均GDP来表示。第二类因素主要是考虑能够反映两国之间相互关联的一些变量,我们称之为摩擦因子。摩擦因子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成分是库存成本,若要衡量库存成本,首先要认识到货币交换实际上是一种国际信贷问题,以至于机会成本实际上就是利率(短期)。货币在手中的唯一用处是产生利息,自己投资之前不会长期持有而会放到银行或贷出获得收益;我们还需要考虑信息成本问题。外国市场上有很多不确定信息,这对本国货币来说无关紧要,但对外国货币来说是重要的。更大程度的道德风险会产生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摩擦会因为一个货币在更远的外国市场上进行交换而增大,这个观点实际上就是匹配模型的双边问题;从经济角度看,货币是随贸易流动的。当与一国进行经济交易是非常重要的情况下,国家增发货币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是由于贸易商需要这些货币进行国际贸易。因此与j国家进行的双边贸易扩大能够增加在市场中找到货币j的可能性。
三、数据的处理与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说明与处理
上述两个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BIS(国际清算银行)2001~2007年每隔3年所公布的一次报告(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中每个市场国(31国)各种货币的场外交易情况。在第一个模型(没有时间维度的模型)中,我们对各个变量的数据进行平均化处理,得到固定时间点的截面维数据结构。在这里我们认为,各市场国中每种货币的交易量在10个单位(相对来说这一值很小)以下时视为没有发生货币交易,赋值为0;反之视为发生货币交易,赋值为1。在第二个模型(含有时间维度的模型)中,我们的数据结构为面板数据。此时我们认为各市场国中每种货币的交易量在1个单位(相对来说这一值很小)以下时视为没有发生货币交易,赋值为0;反之视为发生货币交易,赋值为1。两个模型中都包括六个解释变量,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人均GDP的原始数据由www.worldbank.org所查得,通过以2000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将其转换成不变价格人均GDP值,以此作为我们实证分析中的一个因素指标。
第二,双边汇率波动程度是由各货币发行国对目标国的名义汇率通过HP滤波处理所得到的波动成分来表示的。此处的名义汇率值是由各货币发行国的中央银行网站查得。
第三,长期利率采用十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表示,其数据来源于各货币国中央银行网站。
第四,双边贸易份额是由《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所搜集的货币国对各市场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各市场国对世界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算得。
第五,短期利率是用各货币国三月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来表示,这一指标的数据是由各货币国中央银行网站查得。
第六,两国间地理距离是由http://www.indo.com/distance/网站获得,以各货币发行国与目标国首都的实际距离来衡量。
(二)实证分析
结合上述对各变量的描述与分析,我们首先建立一个未加入时变影响的简单模型,其具体形式可表示成:
现在我们利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Ⅰ)进行参数估计,为避免异方差对模型估计结果的影响,模型回归系数标准误均经过Huber/White异方差调整。在估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逐步控制部分变量来发现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显著性,如果我们将宏观绩效因子的三个变量(人均GDP、双边汇率波动程度、长期利率)加入模型中,得到如表1的第二列估计结果;若是将摩擦因子的三个变量(双边贸易份额、短期利率、两国地理距离)加入模型中,得到如表1的第三列估计结果;最后把所有的变量加入模型中,得到如表1的第四列估计结果。
表1的第一列列出了参数名,用调整的作为模型拟合优劣的量,一个货币在所有市场中是否发生交易的百分比将被预测。现在我们对这两类变量分别进行单独分析:首先我们只分析宏观政策绩效因子这类变量,当单独分析宏观政策绩效因子(模型中只有宏观政策绩效因子)时,除了实际人均GDP这一变量外,所有的变量都不显著,并且模型的拟合度明显很低,这一结果显示单独分析宏观绩效因子时模型的预测能力很差。当单独分析摩擦系数这类变量(模型中只有摩擦因子),它们与总体模型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双边贸易份额和两国间地理距离的系数估计值都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下拒绝解释变量系数为0的原假设,且调整后的值也与总体模型差异不大,为56.3%。在总体模型中,我们观察到摩擦因子变量中的双边贸易份额越大,一国货币在市场国流通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两国间的地理距离越大,一国货币在市场国流通的可能性就越小。宏观经济绩效因子这一变量在总体模型中的表现要好于单独分析的情况,在这里实际人均GDP和长期利率的估计系数分别在1%和5%水平下显著拒绝解释变量系数为0的原假设,并且实际人均GDP越高或长期利率越低,市场国对一国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大。另外在总体模型中Ad-统计量的值为0.5294,证实了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良好。另外,由表1最后一行的结果可知,总体模型中总的正确预测率为76%,可以判断模型设定较合理。
以上是对非时变的logit模型所作的实证分析,现在考虑对具有时变的面板logit模型(Ⅱ)进行估计,在估计之前需要判断模型是满足固定效应过程或者随机效应过程,最终应该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一般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以最终确定模型的具体类型。表2列出了Hausman检验相关值,通过分析可以判断,最终结果为拒绝模型为随机效应类型的原假设。而由Wald检验和似然比检验LR的统计量值和所得到P值可以判断,模型的整体拟合程度较好。
由表2中所列出的各变量系数相关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摩擦因子中双边贸易份额和两国间地理距离的系数估计值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拒绝解释变量系数为0的原假设,并且双边贸易份额越大,对既定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大。而两国间地理距离对既定货币在某国的流通量具有反向的作用,也就是说两国间地理距离越小,市场国对既定货币的需求量越大。与第一个模型估计结果不同的是在该模型中,宏观绩效因子中的实际人均GDP估计系数的P值并不显著。但是长期利率估计系数的P值仍然在1%的水平下显著拒绝解释变量系数为0的原假设,并且长期利率越低,市场国对既定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二维交换结构矩阵和三维交换结构数组进行详尽的论述,并建立logit和面板logit模型加以实证检验,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第一,在未加入时变的logit模型中,当单独分析宏观政策绩效因子时,除了实际人均GDP这一变量外,所有的变量都不显著,并且模型的拟合度明显很低。当单独分析摩擦系数这类变量,它们与在总体模型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双边贸易份额和两国间地理距离都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的两个显著因素,其中双边贸易份额是最显著的因素。在总体模型中,我们观察到摩擦因子变量中的双边贸易份额越大,一国货币在市场国流通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两国间的地理距离越大,一国货币在市场国流通的可能性就越小。宏观经济绩效因子这一变量在总体模型中的表现要好于单独分析的情况,在这里实际人均GDP和长期利率的估计系数P值也都较为显著,并且实际人均GDP越高或长期利率越低,市场国对一国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大。第二,在具有时变特点的面板logit模型检验中,摩擦因子中的双边贸易份额和两国间地理距离的系数估计值都很显著,并且双边贸易份额越大,对既定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大。而两国间地理距离对既定货币在某国的流通量具有反向作用,也就是说两国间地理距离越小,市场国对既定货币的需求量越大。与第一个模型估计结果不同的是在该模型中,宏观绩效因子中的实际人均GDP估计系数的P值并不显著。但长期利率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并且长期利率越低,市场国对既定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双边贸易份额和两国间的地理距离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双边贸易份额是影响货币国际化进程的最重要因素。而在某些情况下,长期利率和实际人均GDP也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的经济因素,亦不能完全忽视二者的作用力。
从现实角度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目标是成为亚洲区域性货币。因而中国应重视同其地理距离较近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同亚洲各国的贸易往来,增强人民币在同这些国家双边贸易中的计价和结算能力,争取在贸易中获得竞争优势和主动权,以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迅速展开和顺利推进,而后有可能再向更大范围扩散。当然,这也需要政府采取配套措施,比如通过推进境外银行业开展人民币资产业务、壮大境外银行业人民币资产规模,有效解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融资瓶颈问题。
标签:跨境贸易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人民币国际化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汇率决定理论论文; 货币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跨境人民币业务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人民币跨境结算论文; 人民币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汇率改革论文; 外汇论文; 经济学论文; 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