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箱涵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彭维强

市政工程中箱涵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彭维强

摘要:箱涵的组成它包含了多个矩形或者方形而成的,它的制造材料通常以混凝土为主,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箱涵应用越来愈多,在应用时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缓解交通压力与排水的作用。当前,在现代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城市之间的交通堵塞情况越来越严重。例如在公路与铁路交叉道口的位置经常出现堵塞。因此,将其改为立交显得意义重大,而箱涵施工技术的应用刚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研究箱涵施工技术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市政工程中箱涵施工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箱涵;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有项目可能需要通过现有的公路和铁路路基,必须要对线路采取针对性的箱涵施工技术加固措施,使道路交通的持续运行得到有效保证,进而提高施工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箱涵顶进技术属于一种重要地基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道路路基的加固,同时还能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当前箱涵顶进技术在道路地基施工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须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提高箱涵顶进技术应用有效性,将该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全面发挥出来,更好的保证道路地基施工的顺利有效进行。

1市政道路地基施工中箱涵施工技术的应用

1.1施工前准备工作

(1)对箱身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保证其满足工程项目施工需要。(2)做好路基与路面地下水位的观测,将地下水位控制在500mm以下,顶进施工避免在雨季进行,必要情况下做好相应的排水和防洪作业。(3)在顶进设备、机械的选择以及线路加固和后背施工工艺方面,都需要符合工程项目设计要求,对顶进设备的液压安装系统展开检查,同样需要满足顶进作业要求。(4)做好施工区域的清理,包含与工程施工无关的材料、设备等,同时保证人员、设备、器材和通讯等全部就位。

1.2箱涵安装过程

单节吊装:(1)起吊:运输车辆抵达起吊平台后,在箱涵起吊前对工作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检测混凝土基层平整度,不满足要求的局部采用高强砂浆找平,然后在底基层上用GPS测量仪器进行放样,弹出预制箱涵内外侧共4条控制轴线、各节段拼接线以及现浇节段线,以便于构件的定位。箱涵起吊前人工安装卡环及钢丝绳等吊具,检查吊绳的安全状况,预先起吊小幅高度,以便检查吊车的工作状况和安全性;箱涵起吊时,箱涵节段采用两根等长钢丝绳四点起吊,使用螺栓调节;起吊过程中,起重信号工全程指挥。(2)行走:在吊运过程中,履带吊应保持平稳,最高行走速度不得超过1.3km/h。为方便构件安装,先安装凸节,后安装凹节。(3)就位:箱涵落位时,起重信号工指挥履带吊工作。履带吊最快落钩速度不得超过0.3m/s,按照测量员放样的坐标位置进行安装,临近坐标位置后,由人工持撬棍准确安装,确保安装精度。单排吊装:箱涵单节吊装作业相同,箱涵单排安装作业中,主要控制横向两节箱涵之间的间隙,在横向张拉前预先紧固预应力钢筋,以保证箱涵间隙不超过允许范围。单元吊装:(1)每个单元中箱涵纵向节间采用承插口连接,PZ(腻子型)遇水膨胀胶条止水。止水胶条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油污和长期曝晒。箱涵横向节间采用预应力钢筋连接,缝隙用BW闭孔泡沫板填缝,并在吊装完成后张拉紧实。(2)单元内的箱涵在安装过程中,为了减少箱涵间的间隙,控制安装精度。箱涵纵向安装时采用单束预紧法,在纵向张拉前对钢绞线进行预紧,预加应力至10kN,拉直钢绞线。

1.3箱涵顶进施工内部实时定位技术,监测顶进方向、速度

滑板与后背梁相互配合为箱涵顶进提供作用力,为时刻监测顶进情况,在箱涵顶进前端安装了定位传感器,记录起动、顶进、再次顶进、就位的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明确了多结构顶进施工的定位要点,即保证涵身不偏离轴线、涵身高程符合既定路线;然后,以四周顶部监测点来确定顶进过程的高低偏差,以箱涵轴线两个监测点来确定,并通过后背梁固定位置进行全程观测;最后,将传感器与监测点数据结合起来看,以1m为单位对箱涵顶进的方向、速度进行分析,得到了中线偏离控制在±94mm内,高差控制在+45mm内的结果,满足施工要求。

1.4加固路线沉降量、累计沉降量的安全监测技术

为获取路基在箱涵顶进施工中的具体沉降情况,采用“一顶孔8监测点”方案,以精力水准测量仪获取加固路线的沉降变化。首先,设定了横向跨越路基的监测方案,在便梁的两边端口设置监测仪,选择其中一稳定点作基点,与其他检测仪相连;然后,每隔30min对8个监测观察点进行监测,相邻两次位移偏移量超过10mm,则暂停施工进行加固;最后,通过静力水准仪的数据处理,对沉降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成因分析,为加固路线的稳定提供基础材料,为挖进速度、是否带土顶进提出建议。线路上行累计沉降1.4mm,下行线沉降1mm,远小于警戒值,加固路线具有可靠性。

1.5将顶进期间产生“抬头”现象的几率降至低。涵顶部的摩阻力和覆盖的土层的存在及厚度有直接关系,因为如果土质一般,开挖会使土体不规则脱落无法形成天然土拱,特别是开挖至线路下部,由于通过的列车振动强烈,箱涵顶部的覆土容易坍塌,出现冒顶,因此在有覆土的情况下,摩阻力的变大不单单局限于顶部,同时边墙上也会伴随侧面土压力的提升而变大,进而出现“抬头”现象。为解决此问题,通常箱涵的顶进基本上都是在完成顶端覆土的挖除之后进行的,且能有效防止安全风险。但如果箱涵的上部覆土层太厚,如需要全部挖去则应控制好前进方向不可超挖,同时应随时与驻站防护员保持联络,在该施工区域列车通过前适当的时间点进行一次顶进,同时可于基底之下适度的超挖,以防止出现“抬头”现象。

2加强箱涵施工质量控制

2.1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

在箱涵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各级质量责任制建立,并且要求施工项目经理担任质量管控第一人,使其能够全面的对工作的质量负责,并且要求全体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质量责任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保证箱涵施工水平得到提高。

2.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需要严格的做好原材料的质量管理。针对钢筋以及水泥等材料,需要要求它们具备出厂合格证以及强度等级标签等,同时,针对外加剂、骨料等材料需要保证它们的性能指标满足国家规定标准。在施工阶段,需要对浇筑的面积和浇筑的顺序以及施工缝的位置进行确定,做好各种施工紧急预案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自检工作,要加强箱涵隐蔽工程的验收,还需要做好混凝土强度与拆模的质量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箱涵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整体市政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控制箱涵施工技术的应用工艺,要从施工材料的配置、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后期施工养护等方面着手提高箱涵技术的实践水平,这对促进市政工程发展,提高我国城市交通畅通程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力文,李峰,刘茜茜.某泵站驼峰箱涵施工关键技术[J].广东水利水电,2019(01):41-43.

[2]曹勇.箱涵顶进施工中沉降与定位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6):164-165.

[3]白健利.兰新线K2049+0761~6.0m箱涵接长顶进法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8-10.

[4]王林,李晓村,魏明磊.箱涵顶进施工中监理的质量控制与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8(34):105.

[5]白守银.箱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9):123-124.

论文作者:彭维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中箱涵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彭维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