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论文_刘强 陈玲玲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论文_刘强 陈玲玲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联城镇常马中心小学 2760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应该是最鲜活、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更是妙趣横生、多姿多彩的课堂。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主流,但我们还是常常发现课堂上的一些诸如合作、探究等方式还流于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甚少。

关键词:语文课堂 活力 高效

传统的语文教学随着新课标的来临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的“满堂灌”式教学在课堂中已难觅它的踪迹。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主流,但我们还是常常发现课堂上的一些诸如合作、探究等方式还流于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甚少。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兴致盎然,变得鲜活?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活”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灵活转换角色,为高效课堂教学服务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与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像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这样学生自然就消除了顾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潜力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活”的语文课堂,需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给学生充分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参与课堂活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不敢参与,怕教师训斥,怕同学嘲笑,尤其是以讨论为主的问题。其实对于同一个问题,所占立场不同,看到的就不同,理解也就自然与其他人不同,但是学生往往已经在心里确认只有老师的理解才是对的,无形中学生也就压抑自己的观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了教师给予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给孩子消除了心理上的压力,摸去了阴影,那么,学生自然就敢于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了。

2.给学生充足的自由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的课堂,即为教室,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只是学生一个人死啃书本,机械训练,学生会不愿参与,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应给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自由空间包括物质空间(方位)和精神空间(思想),比如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去春游、一起做游戏、一起讲故事,虽说看着与语文无关,但实际上是给学生积累写作材料,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实这样的教学,比我们坐在教室给学生反复地讲,该怎么写作更简单,更容易收获。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参于课堂活动。首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力便会得到开发,宝藏将被打开!其次,确立目标,增强目标意识。如果说是什么能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除了兴趣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目标、理想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内在动力,努力完成目标。再次,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老师必须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是最核心的,也是最关键的。

三、“活”的语文课堂,需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1.抓好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导入是这门艺术之中的序幕,也是于漪老师所说的“课的第一锤”。这“一锤”的角度、力道,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能迅速集中,学习兴趣是否能迅速地激活。

2.抓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灵性。古诗意蕴深厚,音韵和谐,但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诗境,悟出诗情。一般教师教古诗都采用读诗题、解诗句、知背景、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程式化地去教,往往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了无生趣。

3.抓好表演情境,拓展文章内容。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中,我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后,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来表演,为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有自己的个性思维和想象,在改编前我特意指出:“乌鸦有什么办法能让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待会儿老师要请这些聪明的小乌鸦上来表演。”整个环节,无不洋溢着同学们学习热情,无不释放出他们的智慧。

在语文愉快教学,创新教学的今天,我们应该顺应学生好动的天性,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学,乐于学。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够活起来,才能够达到它应有的语文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新年 有效教学行为研究[M].大象出版社,2001。

[2]周宏 彭继雄 愉快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朱绍禹 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1)。

论文作者:刘强 陈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论文_刘强 陈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