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璐 王立军 王秀阁 (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 130021)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骤增,在西医单纯降血糖而副作用极大的现实面前,中医药以其调态、打靶的整体治疗手段,规避了“刻强轴弱、态强靶弱”的治疗短板。笔者从近年来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2型糖尿病,调态打靶,研究概况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机体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出现的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一种慢性重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仍然无法明确指出其发病机制,在治疗上也只是刻意强调血糖值的降低,而忽视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表现。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饮食运动控制、药物治疗及减肥手术等,但往往患者依从性较低,西药副作用较大,手术操作极为复杂,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所以,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势在于调态打靶,双管齐下,通过调整患者机体内环境,既降低血糖又改善全身症状而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病名的认识
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脾瘅”、“消渴”等范畴[[作者简介:田璐璐,硕士研究生,中医内科学-消渴病的研究方向,长春中医药大学,674395717@qq.com。
通讯作者:王秀阁,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54383040@qq.
[]仝小林,姬航宇,李敏等.脾瘅新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08:988-991.]]。北宋《太平圣惠方》曰:“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肾”,首次提出三消概念。“消渴”是由唐代甄立言提出的,至宋形成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辩证方法。其后历代医家多有补充,近代医家提出三型辨证及中满内热理论有较好的代表性[[[]庄乾竹.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9):612-615.]]。近代中医学界泰斗张锡纯[[[]田风胜,李文东,张锡纯治疗消渴病经验和理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726-2727.]]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更进一步明确地提出“消渴即西医所谓糖尿病,忌食甜物”,并提出“消渴一证,古有上、中、下之分,谓其证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究之无论上消、中消、下消,约皆渴而多饮、多尿,其尿有甜味”。
2.病因病机的认识
传统中医学认为消渴的主要病机是阴亏燥热,其中阴亏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根互用,此消彼长,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推动疾病的进展。燥热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键,其病变脏腑累及全身,但尤以肺、胃、肾为重。其病机演变过程为:肺胃热盛,燥热伤津,日久累及肾阴,阴损及阳,终致阴阳两虚,而变发他证。而随着中医学不断的发展推进,各医家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其中占主流地位的主要有痰湿、血瘀、浊毒及肝郁致病等。张兰等[[[]黄募,张兰.张兰教授论治早期2型糖尿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31-32.]]认为阴虚燥热为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并常兼见湿热、痰热、淤血。吴氏等[[[]吴小秋,罗玉韵,徐进华,等.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特点及与胰岛素抵抗、分泌的关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3):312-315,319.]]针对南方某地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本病中体质类型以痰湿,阴虚,血瘀以及气虚较为常见,其中胰岛素抵抗在痰湿体质的人群中更易发生。衡先培[[[]衡先培.糖尿病肝郁证与血糖、并发症关系的研究[J].光明中医,2001,(2):15-17.]]通过对肝郁与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得出,“肝郁”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重要比重,并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相关性。
3.中医药治疗
3.1单药治疗 研究表明[[[]刘洪兴.基于数据挖掘的仝小林教授辨治胰岛素抵抗经验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5:48.]]许多单味中药能够降低血糖,改善T2DM患者临床症状,并且能在某种程度上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黄连[[[]刘晓燕,张蕊,高宇,等.黄连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11-212.]]有效成分小檗碱,可通过胰岛素减抗、增敏来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黄连素还可以有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泽泻[[[]禹建春,叶红梅,林西西.泽泻的药理研究概况[J].海峡药学,2011,23(2):92-93.]]可以利尿,降低血糖,血脂,还可以预防肾结石,预防动脉硬化。并且,相关药理研究:黄芪、葛根及竹叶等中的提取物,可以促进糖代谢,具有一定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大黄能通过抗炎机制减轻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有些中药如天花粉、玉竹等,虽不能直接发挥降糖作用,却能够提高机体外周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从而降低血糖[[[]张茜,肖新华,黎明,等.天麦消渴片通过mi R-NA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的机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5,23(1):1-6.]]。
3.2对药治疗 施今墨首创药对:黄芪和山药,天花粉和生地黄,乌梅和五倍子。南征教授[[[]何泽.名老中医南征教授治疗消渴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J].光明中医,2016,31(3):331-334.]]临证治疗消渴时常双药相须使用,增强药效。如生地黄配知母以清热泻火凉血,养阴生津润燥;地骨皮配枸杞子其滋阴降火之力优;黄连配葛根生津泻火解毒;黄芪配黄精气阴双补,能健脾胃,固护散膏,降尿蛋白更优。由此说明精于药性,巧用对药在中医药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关氏[[[]关芸,娄锡恩,张丽萍,等.健脾清热化浊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5):4-6.]]等运用苍术、白术治疗2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根据临床效果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发现,该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改善脂代谢,机制主要与升高血清脂联素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中医内治法 丁学屏[[[]徐佩,英陆,灏姚政.丁学屏治疗糖尿病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6):5-7.]]认为甘美多肥,酒醪醴酿成湿热,痹阻三焦,气化失宣,水液不能上承,饮食不为肌肤,小溲不别清浊,消证乃成。故其用清热渗湿汤、鹿含白术泽泻汤复合(黄连、苍术、鹿衔草、泽泻、土茯苓、菝葜、黄柏、知母、茯苓、冬葵子、地肤子等),辛苦芳淡、上下分消,清化湿热、宣通三焦,以复气化。仝小林[[[]柳红芳.仝小林应用仲景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51-53.]]从代谢综合征的角度认为糖尿病病机的根本乃气机和运化,肝脾郁滞为核心,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主运化,故而用小柴胡汤寒湿并用,升降协调,疏少阳瘀滞,消胸腹蕴热,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吕靖中[[[]王至婉.吕靖中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12):5-6.]]认为,糖尿病患者在血瘀证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血液流变学在浓、黏、凝、集四方面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经活血化瘀药治疗后可显著改善,予川芎、当归、鸡血藤、水蛭等活血化瘀;并佐以少量益气行气之品,常选用黄芪、山药、枳壳、陈皮等,以促进血循环。
3.4中医外治法 齐伟等[[[]韩东岳,齐伟.2型糖尿病中医外治法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69-70.]]通过刺激机体皮肤、穴位、经络来调动、激发机体的内在潜力,调整阴阳、脏腑、气血,达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治病目的。王之虹等[[[]王之虹,宋柏林.点穴推拿在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低浓度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74-76.]]以腹部推拿为主,运腹通经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治以扶脾抑胃、化痰消脂为主,兼疏肝理气、温补肾经。针对糖尿病患者能起到较为满意的治疗作用。另外,中药熏蒸疗法的温热刺激能够促进皮肤和患部的血管扩张,加速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从而增加局部组织的营养滋润和改善全身机能。中药烫熨和艾灸法经药物加热后,敷于中脘穴,利用温热渗透之力,将药性通过经络、血脉,内达脏腑,从而达到治疗作用,起温中健脾,散寒止痛,行气活血之功效[[[]王宁.中医外治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2,33(1):52.
]]。以上均说明中药外治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疗效明显,简便易行,副作用少,验之临床,收效显著。
4.结语与展望
随着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医学在2型糖尿病诊治方面的优点也日益突出。中医学以其调态、打靶的整体治疗手段,双管齐下,从调节脏腑功能出发,从而改善患者内环境。无论是纯中药、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明显的改善糖尿病患者各项异常的指标,并且改善临床症状。目前,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病情比较缓和、隐蔽,而病因又相对复杂。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各医家逐渐发现传统的辨证方法已不能完整地反映2型糖尿病的本质和病机,并且不再适应当前临床的需要。虽然各大医家论述颇多,但仅代表个人思想,并不能全面的揭示2型糖尿病的诊治思路。所以说,中医学目前仍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缺乏现代循证医学原则上进行的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并且其疗效评价缺乏统一指标。但是,笔者相信随着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从整体调节脏腑功能出发,辨证施治,一定能在规避“刻强轴弱、态强靶弱”治疗短板的同时,调态打靶,开辟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新方向。另外,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亦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起到双重治疗作用。祖国中医事业任重而道远,而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勇于探索,敢于上前!因此,在西医大量循证医学的严峻挑战下,我们中医人必须要坚定信心,努力探索,建立一条以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仝小林,姬航宇,李敏等.脾瘅新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08:988-991.
[]庄乾竹.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9):612-615.
[]田风胜,李文东,张锡纯治疗消渴病经验和理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726-2727.
[]黄募,张兰.张兰教授论治早期2型糖尿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31-32.
[]吴小秋,罗玉韵,徐进华,等.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特点及与胰岛素抵抗、分泌的关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3):312-315,319.
[]衡先培.糖尿病肝郁证与血糖、并发症关系的研究[J].光明中医,2001,(2):15-17.
[]刘洪兴.基于数据挖掘的仝小林教授辨治胰岛素抵抗经验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5:48.
[]刘晓燕,张蕊,高宇,等.黄连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11-212.
[]禹建春,叶红梅,林西西.泽泻的药理研究概况[J].海峡药学,2011,23(2):92-93.
[]张茜,肖新华,黎明,等.天麦消渴片通过mi R-NA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的机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5,23(1):1-6.
[]何泽.名老中医南征教授治疗消渴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J].光明中医,2016,31(3):331-334.
[]关芸,娄锡恩,张丽萍,等.健脾清热化浊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5):4-6.
[]徐佩,英陆,灏姚政.丁学屏治疗糖尿病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6):5-7.
[]柳红芳.仝小林应用仲景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51-53.
[]王至婉.吕靖中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12):5-6.
[]韩东岳,齐伟.2型糖尿病中医外治法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69-70.
[]王之虹,宋柏林.点穴推拿在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低浓度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74-76.
[]王宁.中医外治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2,33(1):52.
论文作者:田璐璐 王立军 王秀阁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糖尿病论文; 中医药论文; 胰岛素论文; 中医论文; 血糖论文; 长春论文; 经验论文; 《药物与人》2018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