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德文化对“冲突”的不同理解及其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德论文,冲突论文,原因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差异,也就是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他们对由此产生的冲突在处理上会表现出不同乃至大相径庭的态度和做法,因此也直接影响到冲突的解决,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彻底失败。中德跨文化交际也不例外。试举一例:
几年前,中德双方在北京商谈有关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建立职教研究所的事宜。关于北京和上海,中德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但在与天津谈判时出现不同意见,问题在于德方一开始就声明,建成后的天津职教所应归国家教育部主管,而中方解释说,建成后的天津职教所按常规应归劳动部门主管,但他们准备再去商量一下,并尽力找到一个令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由于中方不能按德方要求马上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德方便表示放弃在天津建立职教所的打算,为此有关的谈判也到此为止,接着德方请参加谈判的五位天津代表离开谈判现场。第二天,德方却组织、邀请其余代表去西山郊游。在这一事件中,德方主管部门与中方劳动部门和天津方面的合作关系因此遭到破坏。(梁镛,1996—151 )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方和德方在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很不相同。中方认为,德方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们不了解中国国情,并且没有耐心、没有诚意。另外,事情经过商谈总会得到解决,“买卖不成情谊在”,第二天的郊游在中方看来是缓和矛盾、
“改善关系的最好机会”(注:Yong
Liang, “InterkulturelleKommunikation und wissenschaftlicheWeiterbildung”,《Jahrbuch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Band 22—S149,1996,iudicium.),德方的做法伤害了中方的自尊, 令中方极其难堪。而德方则认为事情已经结束,因为他们已把自己的观点及时、明白地告知了中方,是中方自己没有就主管问题尽快找到一个解决办法,请天津代表离开对德方来说也是符合逻辑的事,因为他们已经与此无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导致了双方的冲突,也因为双方对冲突的不同态度和处理方法导致了双方交际的失败。如果双方了解并适当考虑对方的想法和需求,结局也许不会这么收场。
因此笔者认为,“冲突”这一概念是中德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口。中德交际双方对于“冲突”有着不同的理解,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反应和做法,有其深层次的文化根源。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和分析中国人、德国人对日常生活中几种较常见的冲突所持的不同看法,揭示导致这些不同看法的深层次文化原因,进而引起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因素的重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并妥善解决已经产生的冲突。
二.问卷分析
1.问卷设计
为使分析更具科学性,笔者特地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以中德文形式分别请中国人和德国人做,其中德国人20名,中国人20名。在选择调查对象时,笔者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未婚、已婚者均有;2)学生、职员都有,以避免被调查者均为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3)需要指出的是, 被调查者本应是没受过德国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和没受过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人,以使调查结果充分反映中德文化的特别之处。但由于条件限制,所调查的德国人均为在华人员,有的还是汉学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
问卷共有9个问题,涉及被调查者与家人、朋友、老师、同事、 上级、陌生人之间的假设冲突,还包括几个一般性问题,结果如下:
中国人 德国人
1.若您在课堂上与老师有不同意见,您会
a.马上向老师陈述自己的论点. 3人 15人
b.为了顾及老师的威信而沉默. 2/
c.在课后才与老师私下交换意见.
14
4
d.放弃自己的立场.
11
2.当您在邮局与许多其他人一起排队时,有一位男士
想夹塞.您会
a.忍耐. 2/
b.立刻作出反应,批评该男士. 13
19
c.等待,直至有人站出来说话时便随声附和. 3 1
d.在小范围内轻声批评该男士. 2 /
3.假如您已结婚,并有一个小孩.若您的婚姻破裂,
a.竭尽全力挽救婚姻. 7 5
b.离婚. 1113
c.为了小孩维持现状. 2 2
d.为维护面子在公众场合装作没事. / /
4.若您的父母不喜欢您的朋友,您会
a.听从父母的建议,停止与朋友们来往. 2 /
b.不管父母的态度继续与朋友们交往.
1 7
c.与父母交谈,以便能够改变他们的观点.9 7
d.使您父母多接触您的朋友,让他们更好地了解、 8 6
理解您的朋友.
5.对您和您同事来说只有一个晋升机会,您会
a.为不影响您与同事的关系而放弃您的机会. 3 /
b.努力使您的上级信服您的能力和才干,以此来1217
争取得到机会.
c.被动地等待您上级的决定.
5 3
d.设法找到第三者为您说情.
/ /
6.冲突出现前您会怎么做?
a.采取预防措施,杜绝冲突发生 124
b.避开冲突
1 /
c.让冲突发生 / 4
d.为冲突的到来作好心理准备
7 12
7.您在冲突中会有什么感觉?
a.很正常 6 10
b.受伤害 3 /
c.气愤
9 10
d.尴尬
2 /
8.冲突发生时您会怎么做?
a.保持沉默
3 /
b.直截了当地讨论 4 12
c.很快改变自己的观点 / /
d.头脑冷静寻找解决办法
138
9.您觉得冲突一般会产生什么结果?
a.一般会导致妥协 6 1
b.问题不了了之
1 2
c.通过冲突至少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观点
1213
d.一方完全说服另一方 1 4
2.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发现,中国人、德国人对于“冲突”的理解有所不同。虽然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60%的被调查者(12人)选择“采取预防措施,杜绝冲突发生”,以避免冲突导致的不愉快。而德国人中有13人认为“通过冲突至少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观点”,因此绝大多数(60%,12人)选择了“为冲突的到来作好心理准备”这种比较坦然、积极的做法。对于那些具体的冲突,德国人大多选择正面冲突,如课堂上与老师有不同意见时“马上向老师陈述自己的观点”(75%,15人),排队有人夹塞时“立即作出反应,批评该男士”(95%,19人),婚姻破裂时“离婚”(65%,13人)。
由于此调查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外国企业最多、竞争也最激烈的城市之一上海进行,被调查者也大多为学生和职员,答卷明显表现了一种新的特征,那就是:他们或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或是受到国内改革的冲击,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念与传统价值观念比较起来已经有了一些变化,竞争意识非常强,接受挑战、表现自我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双方有一些趋同,如中方有12人(60%,德:65%)认为冲突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观点,有7人(35%,德:60 %)表示要在冲突到来之前作好心理准备,也有6人(30%,德:50 %)认为冲突的发生是件很正常的事。另外在对待名存实亡的婚姻问题时,中德双方的观点基本一致,大多数人选择“离婚”(中:11人,55%;德:13人,65%)。尽管如此,中方仍有人在答卷时作出了极其符合中国传统观念的选择,即避免冲突。 比如与老师意见相左时“为顾及老师的威信而沉默”(2人,10%)或“在课后才与老师私下交换意见”(14人,70%);有人插队时“忍耐”(2人,10%)或“等待, 直至别人站出来说话时便随声附和”(3人,15%)或“在小范围内轻声批评该男士”(2人,10%);面临机会时“为不影响与同事的关系而放弃机会”(3人,15%); 父母不喜欢自己的朋友时有2人(10%)选择“听从父母的建议, 停止与朋友们来往”。而恰恰是在这些方面德国人无一人选择。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国人和德国人对待冲突的不一致态度。
三.对待冲突态度不同的原因分析
1.学校教育的“一言堂”与“群言堂”
调查结果显示,在与老师有不同意见时,中国人中只有2人(10 %)选择“马上向老师陈述自己的观点”,德国人中则有15人(75%)作此选择。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一言堂”与德国的“群言堂”教学方式的不同,前者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课堂讲课,后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
邱震海在一书中叙述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1993年,我接待了国内某省企业家和经济管理教师学习考察团。一次,德国教员在授课时,要求中国学员根据中心议题自己归纳材料,然后用课堂报告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谁知,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中方人员竟大为不满,认为德国教员对教学极不负责,纷纷要求撤换该教员。一名中国教师忿忿道:“我们到德国来是听他讲,他怎么反过来要我们自己讲。”(注: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第43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年。)
这是一种典型的德国式课堂讨论教学形式(Seminar), 与中国人想象中的“听”课截然不同,习惯于听课的中国人也自然无法理解德国教师的做法。在中国,教师的传统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居于中心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无所不知的,具有居高临下的权威性,而学生的任务则是认真听讲,一边理解、一边做笔记、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观点和知识,很少提出质疑。在这样的“一言堂”教学方式中,师生共同维护着教师的威信。如果与教师的观点不同,学生或是沉默,或是在课后再与教师私下交换意见(正如调查结果所示),以顾及教师的威信或不惹恼教师,因为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会被认为是对教师的不敬,会使教师尴尬。笔者认为这首先跟中国长久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关,这种体系向学生提供一套又一套的彼此孤立又封闭的“绝对真理”,学生只要消极接受、服从和背诵,就可以获得最好的评价和最好的分数。(注:康健:“学生有权质疑与批评”,《环球时报》1999年1/22,第23版。)
与中国不同的是,德国教育长久以来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及思辨能力,这种传统根植于西方人从古希腊开始就试图探索世界的本源,崇尚自然科学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一种逐层深入的逻辑分析方法和一整套推断、证明和解释的思维方式”(注: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第43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西方的这种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深深影响了德国教育领域,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师重诱发、重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抒发自己的见解,甚至发表质疑观点或批评意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随便,因为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权威,只是一个课堂的组织或引导者。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尊重权威;德国学生则敢于向权威发出挑战,表达不同观点。而这种差异也与学生们自小在家庭里受到的教育有直接关系。
2.互补性和独立性家庭观念
家庭制度是中国社会的根基,这种制度给中国孩子上的第一课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责任,相互调整的必要,自制、谦恭,明确的义务感,对父母感恩图报和对师长谦逊尊敬”(注:林语堂:《中国人》,1994年全译本,第181页,学林出版社。)。 这种思想确立了父母在家庭中的中心独裁地位,使孩子在尊敬师长、尊重权威的教诲中学会孝敬与礼让。这一切源于中国互补性家庭观念,家庭成员有着互相依赖的互补关系。父母“养儿防老”,为儿女的成长煞费苦心,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子女孝敬长辈、赡养父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如今,责打不孝之子的家法虽已不复存在,但父母对孩子仍有不可忽视的权威作用。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虽然学会了循规蹈矩,却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与中国互补性家庭观念不同的则是德国独立性家庭观念。在德国不仅少有三代同堂的现象,作为核心家庭一分子的子女也大多在成年之后离开父母谋求其独立生活的道路;不仅子女希望自己不再依赖父母,并取得经济上的独立,父母也从小教育子女要学会自助自立。德国人对家庭的理解就与中国人不同:中国人头脑中的家更多地是指父母的家,而德国人则认为父母的家为Elternhaus(父母家),自己的小家才是真正的家(Familie)。在这种独立性家庭观念的熏陶下, 子女可以与父母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换意见。因为在父母看来,要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就必须使他们学会自己判断与分析,而不是“唯父命是从”。因此,小孩从小就习惯了争辩、冲突,并把冲突或辩论看成是表现自我或自己的观点被别人认同、接受的机会,在他们进入学校后也极其自然地融入到课堂讨论中去。调查结果便是一个明证。
3.和为贵及个性主义
中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共同内容就是礼让,把“忍”当作是传统的美德。与家人相处要忍耐,所谓“家和万事兴”,与其他人相处也要礼让。且不说随处可见的“忍”字座右铭提醒着人们要“遇事忍耐”,更有一些成语、熟语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好汉不吃眼前亏”等显示了在中国避免冲突甚至退让的重要和好处。除了“忍”,中国人还特别相信命运、相信缘分,并能用乐天、安命、守常、知足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对待自己的遭遇和命运。所以,中国人在顺境中能安分守己、优哉游哉,在逆境中也能随遇而安、安之若素,体现了一种不争的特性。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强调忍耐和知足常乐呢?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他们避免冲突的两种方法,主要根源在于中国特有的宗法人伦制度和面子观。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保全论认为:“凡属有碍于个人(包括发话人与受话人)行动自由和有损于个人自尊心的行为都属面子威胁范畴”(注:赵永新:《对外语言化与对外语言教学》,第385页,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不是威胁发话人的面子(如感谢、道歉),就是威胁受话人的面子(如意见不同、批评)。这种理论与汉文化中的面子有明显不同,前者以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为礼貌,后者以相互关切和自谦尊人为礼貌。中国文化是一种映照文化,中国人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有保全自己及对方面子的双重责任。人们说话比较婉转,不轻易批评别人,也不愿听别人直截了当的批评。本文开头举的例子中德方让天津代表离开北京,也没让他们参加第二天的郊游,在中国人眼里是大伤面子和自尊心的事。中国人特有的面子观在调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显示:20人中有16人选择的是“为了顾及老师的威信而沉默”或“在课后才与老师私下交换意见”,为的就是不与老师正面冲突,以保全老师的面子;面对机会时,有8人(40 %)选择了放弃或被动等待(德国人中无人选择放弃)。
而德国人大多喜欢直截了当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会因为顾忌自己或别人的面子而忍气吞声地放弃立场,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含糊地回避冲突。德语中有句谚语“Der Angriff ist die besteVerteidigung ”(进攻是最好的防卫)(注:Franz Eppert,《Sprichworter und Zitate》,S.10,Klett,1994.), 正说明了德国人把主动出击(也可理解为正面冲突)视为最好的自卫。因此,在与人发生冲突时,中国人首先考虑的是集体利益、家庭利益、尊重权威、尊重师长,为的是不伤面子、不伤和气,维护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与井然有序;而德国人首先考虑的是坦陈自己的见解,争取以理服人,最终求得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合资企业的不断增多,一方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经营管理模式,双方在合作中难免发生矛盾与冲突。今天,我们研究中德两国文化针对一般意义上的“冲突”所反映出来的不同观点、态度和处理方式,更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解和熟悉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对于成功的交际是何等的重要,作为合作双方都应该补上跨文化交际这一课。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并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努力达成共识,以利于进行更加卓有成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