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研究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研究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吸引力论文,课教学论文,思想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44(2008)06—0103—0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无吸引力或吸引力大小,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应加快教学改革,以达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根本之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理念是否创新直接影响到教学时效性和吸引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教育观,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和“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思想,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其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动性,做到让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一要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社会的要求,又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要求。明确了这点,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倡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相机诱导,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教学内容经过“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最后内化“形成品质”。这样做有利于树立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启发和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灌输、单纯教育人向引导人、发展人的职能转变,从而更好地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二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其一,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学生的权利、学生的价值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坚持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就会给学生带来快乐、信心和力量,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二,了解学生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只有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洞察学生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门”,才能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才能选择适应学生特点的最佳教学方法,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其三,关心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体现。教师不但要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实际困难,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追求,满足他们正当的需要,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具有人情味,更能体现出一种真切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中心环节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学内容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向学生施加影响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就会丧失其理论的生命力和说服力,只有真正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际,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同,引起共鸣和反思。

一要充分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和价值性[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知识性、科学性、政治性、思想性为一体,在培养大学生判别是非真假、鉴别善恶美丑能力方面,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些学生片面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实用价值,都是空对空的理论,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学不学一个样!因此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它还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教师的讲解要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抽象的、纯理论的、与现实脱节的,而是具体的、密切联系实际的、具有活生生的科学内容,不仅具有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在促进个人全面进步发展方面,更具有人文价值,体现人文关怀。

二要赋予教学内容以时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最大特点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抓住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当前,最重要的是紧紧地抓住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最主要的时代主题,在教学内容上敢于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际,真正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并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新进展、新成果,体现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还必须从当代先进文化中吸取营养,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各种最先进的思想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只有不断地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时代气息,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满感召力,才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三要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是与教学的针对性成正比的,只有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提高吸引力。加强针对性,就是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敢于正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把握学生特点,捕捉学习上的难点,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以及思想认识上的疑点,并以此作为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另外,教师在讲解一些理论问题时,应该尽量选取学生熟悉或身边的事例,使理论与学生成长的实际相结合,让抽象的理论活起来,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展现吸引力,展现理论的力量。

三、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重要措施

教学过程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好的教学内容也需要适合的教学形式来表现。因此,除了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价值性、时代性和针对性外,还必须重视其外在形式的适用性,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达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目的。为此就要改变过去“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式,构建一种“启发诱导,学生参与,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做好四个结合,即一是教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二是教师讲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三是教师讲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四是教师讲课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讨论式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具体表现,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与促进者。讨论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很普遍,可贯穿所有章节的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讨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做既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又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必须一改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单一教学手段,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以丰富的音像资料,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充满感染力和渗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问题、疑难问题,可有选择地放映一些优秀影片或文献资料片,使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不仅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有效消除学生对理论课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得以增强。

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

邓小平曾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P108)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实施后,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时指出,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要有人格魅力。三是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努力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要加强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讲深讲透、讲明白讲清楚。

为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在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创新能力方面下工夫。

一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注重教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讲起课来有理有力、生动自如,就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广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知识积累,才能做到“居高”而“临下”,“深入”而“浅出”。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用科学研究中的成果去支撑教学,用自己深刻理解了和把握了的理论去讲解,去说服学生、打动学生,真正实现使科学理论进学生头脑的目的。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才可能与学生有更多双方都感兴趣的对话域,才能抓住更多有利的教学切入点,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想交流,以理论的力量感染学生。

二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人格魅力。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要爱岗敬业,把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当成崇高的职业,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内心深处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要关爱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师爱,爱学生、亲近学生、平等而公正地对待学生、热心服务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再次,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通过教学活动展示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奉献精神和全局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从事教学,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辨明前进的方向,解决他们在理论和现实上遇到的重大问题,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宣讲正确理论的同时不逃避现实,不僵化保守,死搬教条,敢于直面现实,用科学的理论揭示现实,结合社会热点,解决现实问题。可以说,成功的、富有创新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成果,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并且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总是善于经常变换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总是善于驾驭教材,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等等。

收稿日期:2008-09-06

标签:;  ;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研究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