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德育实践探究论文_韦权

粤西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德育实践探究论文_韦权

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中心小学 广东 肇庆 526537

摘 要:在远离珠三角的粤西山区,有着大量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当有限的德育环境与这群“特殊”的孩子相遇时,常常产生身为班主任所难以预控的化学反应。如何认知这些孩子的心理特征,如何把握对其展开德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破解,从而实现学生健康的发展,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粤西山区 特殊家庭 德育 小学班主任

相对于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粤西山区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并且资源匮乏,而且拥有大量的特殊家庭。家庭的特殊性造就了其性格和心理上的独特性,也让小学班主任在对其展开德育教育时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与困境,但越是如此,他们的德育工作越不能被忽视,更需要班主任以创造性、实践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良性突破。

一、粤西山区特殊家庭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

本人以执教的班级为例,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如下数据:班级总人数:56人;特殊家庭人数:32人,占比 57.1%,过半。本人通过长期接触观察,发现这些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着行为障碍、性格缺陷、学习障碍等问题,这充分说明家庭亲和度越高、交流沟通的空间越充分,成员结构越完整的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反之如若父母感情不慕、或是家庭重组导致自身和继父母之间缺乏与生俱来的情感、默契,父母之间矛盾加剧,那么便极有可能陷入自卑、孤僻、不善言辞等心理困局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粤西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粤西山区个别小学德育工作受限。粤西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德育工作由于地域等原因,有其特殊性。山区信息的闭塞和文化的落后,使得封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学生的生活,青少年受到封建腐朽思想的浸蚀而悖离现代文明。同时,大多数父母在外务工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使这些孩子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和对山区生存状态的怀疑,不能安心学习,产生对金钱和富裕生活的不正常追求,给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粤西山区个别小学德育有效性偏低。本人所在的班级,其有限的德育内容便是围绕教材进行每周一次的德育课,而授课内容始终围绕书本,没有与山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此外,德育教师所开启的德育课程本身是与学生的家庭、成长背景相脱节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因素,很多教师也没有下意识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关注德育。

三、粤西山区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策略

1.关爱学生,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山区学校生源零散,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很远的地方集中到寄宿学校读书,老师就必须用真挚的爱心去对待他们,当他们生活上有困难的时候,老师给予无私的帮助;当他们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老师要去安慰、鼓励他们;当他们生病的时候,老师给他们送去一杯热水……渐渐地,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由衷的信任和爱戴,就会深切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家,学校里也有为他们遮风挡雨的“父母”,支持着他们扬帆起航。

2.提高家长素质,建设家长学校,实现家校教育的高度统一。特殊家庭不但孩子的心理状况、思想情感有可能“个性化”,他们的家长也有可能因为常年在外或者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缺失而产生遗憾、抱歉的心理,所以这样的家长一旦有机会可以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助力其学习、发展、个人理想的实现,他们会竭尽所能地参与其中,而作为班主任所要做的便是为这类家长创造能够参与的平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强化家长的德育意识,辅助学校提升德育水平,实现学生、学校、家庭三项德育的有效合一。

3.利用山区的优先条件,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健康的心理品质。特殊家庭中不少孩子因为父母无法陪伴在自己身边而养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品行,于是本人便会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粤西地区人民的优秀事迹,并邀请其来到班级当中为学生们进行讲座。这些人当中,有为山区建设呕心沥血的村干部;有放弃大城市优越工作环境、回到山区建设家乡的优秀青年;有互帮互助的老邻居;有感动山区的道德模范——他们的存在可以让学生见识到人性的闪光点,让学生明白困境中亦要向阳生长、不断磨练自己心性品行。

4.积极开展爱家乡、爱劳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对山区的孩子而言,一旦把握不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尺度就容易变得“空洞”。所以本人会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利用本地资源,走进家乡、走进农业、走近劳动,通过邀请村委会领导、干部等参与到班会中来,为学生们讲解山区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产业进步及未来前景,为学生们增强信心,也促使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看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希望。

总而言之,为了提升粤西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学校、家长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构建符合这些孩子思想、心理特征的德育网络。三方合力,才有可能化解过往德育工作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症结,寻求突破、实现发展。山里的一切都十分落后,但初生的幼苗们本来资质也不错,只是“缺乏营养”,难以成为栋梁。只要我们潜心开发,挖掘他们的潜能,给他们补足养分,给他们一双坚实的翅膀,相信山沟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参考文献

[1]张海燕 山区德育应体现出山区特色[J].教育,2016,(28),144。

[2]罗云辉 关于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4),26-28。

论文作者:韦权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粤西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德育实践探究论文_韦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