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剖宫产产妇,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头孢唑啉,对照组于切皮前30~60min给药,观察组于结扎脐带后给药,对两组产妇药学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感染率、新生儿入住新生儿病房几率均较低且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入住新生儿病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干预效果良好,能够降低产妇感染几率和新生儿入院几率,同时术前给药能够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医生可结合产妇实际情况,选定恰当时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药学干预效果
剖宫产属于临床Ⅱ类切口手术,在难产和产科并发症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可达到10%~20%,是自然分娩的8倍左右 [1]。而现阶段我国剖宫产比率逐年上升,如何降低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其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事件发生,确保母婴安全。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药学干预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2017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剖宫产产妇,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28.3±1.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3±0.6)周;观察组年龄23~40岁,平均(31.4±2.1)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为(38.9±0.5)周。排除头孢唑啉过敏、伴有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全部产妇均为单胎生产。两组产妇在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
对照组在术前30~60min给予产妇0.9%氯化钠注射液(长春豪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484),用量为100ml,静脉滴注,在结扎脐带后给予头孢唑啉(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2070)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其中前者取1g,后者取100ml,将二者溶合后静脉滴注;观察组术前30~60min给予患者头孢唑啉联合氯化钠注射液,结扎脐带后给予氯化钠注射液,用量和用法通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24h内给药3次,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后3周、6周分别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第一,产妇术后感染情况,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感染,产妇体温超过38℃,伴有子宫口流出化脓性分泌物和子宫压痛;切口感染,伤口压痛、裂开,体温出现升高情况;尿路感染,侧腹痛,尿常规指标异常,可能出现体温升高症状[2];第二,新生儿入住新生儿病房情况,统计入住数量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感染率、新生儿入住新生儿病房几率均较低且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感染情况和新生儿入住新生儿病房情况对比[n(%)]
观察组新生儿入住新生儿病房的时间为(6.4±2.3)d,短于对照组(10.4±3.5)d,t=4.733,P=0.000。
3.讨论
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Ⅱ类切口手术,手术分娩会改变产妇生殖道生态环境,加之产妇阴道和宫颈内存在较多细菌,术后极易出现感染情况,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剖宫产手术术后感染的病原菌较多,其中切口表面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深部则主要为肠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3]。发生感染后对产妇及新生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剖宫产围术期内,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有效的预防措施,其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效果显著,具体使用中应结合产妇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抗菌药物种类和给药时机,从而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术后感染率、新生儿入住新生儿病房几率均较低且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入住新生儿病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择期剖宫产手术多将抗菌药物选定为一代头孢菌素,但是若产妇存在感染高危因素,具体表现为出现产前出血、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等问题,在预防性给药时可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并且需加服甲硝唑,以此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4]。同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当对产妇抗菌药物进行调整后,其感染发生几率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可见相关规定中给出的抗菌药物使用要求优势明显,能够有效降低产妇感染发生几率,保证产妇与胎儿安全[5]。本次研究中给予产妇头孢唑啉,其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手术感染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头孢唑啉在乳汁中含量较低,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危害,便于进行母乳喂养,能够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成长。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伤口被感染危险期通常在围术期24h内,且给予产妇足够的抗菌药物可达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本次研究在手术前30~60min 给药,常规用量为1g,若患者手术时间过长则可加用0.5g左右,并且在术后24h内仍需给药,以给药3~4次为宜。在静脉给药后,头孢唑啉能够经过胎盘,并在胎盘高速运转的作用下渗入到胎儿血液之中,进而达到标准的治疗浓度,且药效可维持到新生儿出生后6h。李玉梅[6]在研究中给予31例剖宫产产妇以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术前30~60min和术后24h均给予产妇一代头孢菌素,仅3例产妇出现切口感染问题,感染发生几率为9.68%,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效果显著,术前抗菌药物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结局,降低新生儿疾病发生情况,而合并术中、术后给药能够降低产妇感染问题发生几率,提高剖宫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章海.304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1):171-173.
[2]郑雅婷,杨莉.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9):68-71.
[3]陶文婷,张克良,奚彩萍,等.专项整治对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22(3):277-279.
[4]樊蓉.抗菌药物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1):57-59.
[5]郑丽萍,魏方方,李敏,等.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临床分析[J]. 生殖医学杂志,2017,26(4):374-376.
[6]李玉梅.剖宫产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3):50-52.
论文作者:李思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产妇论文; 新生儿论文; 药物论文; 预防性论文; 术后论文; 头孢论文; 手术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