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论文_许剑钦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论文_许剑钦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在地铁运营管理中,应急演练作为检测地铁应急处置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地铁运营企业的重要工作。通过借鉴国内各城市地铁运营企业经验及结合自身管理需求,总结形成了符合实际的运营管理应急演练工作方案。

关键词: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前言:近年来,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应急演练可提前暴露制定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协调地铁内部以及城市消防、公安、公交等各部门、机构和人员之间的配合,提高应急处置部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因此,如何改善应急演练管理和实施方法,是各个地铁企业安全管理迫在眉睫的课题。

1.地铁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从以往发生的各类地铁事故,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地铁运营安全主要来自于人和设备两方面。

人的方面:一是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生活出行首选,人流量相较于其他公共交通更为庞大,尤其是节假日和上下班的高峰期,在较短时间内同时出行极易发生踩踏事故。二是地铁乘客对于相关地铁安全知识不了解,安全意识不强,例如携带违禁品或限带品上车,或者随意打开列车、车站安全装置(如紧停按钮、紧急解锁装置等),引起人群恐慌,发生意外事故,因为地铁大多属于地下空间,一旦发生事故,较正常环境更难采取人员疏散、救援等应急措施,处置不当便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设备方面:一是有的城市由于地铁兴建较早,未安装站台门防护轨行区,后期计划安装时由于人流量大、涉及信号系统联调等因素迟迟未能落地,至今站台仍旧处于与轨行区无隔断状态,极其容易发生人员坠轨事件。二是监控等安防设备不健全,未能做到全覆盖,存在监控盲区,且车站人员有限。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故因为无人防护抑或未能及时发现而发生。

2.地铁运营应急演练计划制定

2.1应急演练项目选择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项目选择主要考虑以下 4 个方面:

(1)地铁运营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结合地铁自身特点并满足日常运营管理的需求。在地铁试运行期间,演练项目选择应注重覆盖面,关键核心的应急预案和新线员工的各个专业要全面覆盖;同时在地铁正式运营期间应多注重专项预案演练与综合性演练预案的配合,结合大型联动演练与专项处置程序演练,保证达到应急预案规定的演练频次要求。某些应急演练项目亦可以以测试为目的进行开展,例如 2011 年 9 月28 日成都地铁对列车脱轨救援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通过演练有效地检验了新工艺流程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2)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与地铁运营阶段相适应。新员工较适合单项、单点的演练项目,随着地铁运营经验的积累,应不断地提高演练的难度和复杂度,同时要考虑新员工对规章的理解偏差以及员工在执行规章过程中日常实操性训练不足的因素,因此应递进式地安排演练项目。

(3)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参考以往发生的运营事故。为了提高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应尽量选择工作人员易出问题和设备故障多发的项目;既要考虑工作人员能力的短板,又要考虑设备故障集中出现后的应急处置,还要考虑某些特别时期的预防性训练,如防汛演练、节日大客流演练等。

(4)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考虑演练组织人员的能力水平。一方面,需考虑不同层级演练组织人员的能力,为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出现问题甚至事故,演练组织方必须充分认识和考虑到演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即组织方应具备必要的风险管控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演练组织方的协调沟通能力,在跨部门、跨单位联合演练组织过程中,除进行必要的演练边界确定,还要进行具体演练组织细节的沟通,务必使演练风险处于防控能力范围之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地铁运营管理初期,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技能演练与运营演练混淆。技能演练侧重单项技能,单项操作,运营演练除相应的处置操作外,还涉及多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工作。例如,列车连挂演练按照正线列车救援演练组织来完成,在演练过程中仅有故障列车与救援列车连挂过程,没有车站清客、调度行车调整的相关运营组织环节。

(2)演练评估人员业务水平不足。部分演练评估人员对具体业务了解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演练存在的风险,也不能及时总结出演练中所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将演练变成了“训练”。

(3)演练项目重复或缺失。各层级演练不断重复,班组级演练与车间级演练相同,部门级演练与总部级演练相同,未能将岗位的关键应急处理程序在计划中做合理调整,下一级演练项目也未能很好地和上一级演练项目进行匹配。

2.2应急演练频次确定

充分结合年度运营生产总体计划和各部门实际,避开重大工作项目所在的时间段来确定演练频次。演练计划执行过程中,需根据实际开展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在发布演练计划时,要重申演练组织要求,明确规范演练协调会及演练方案要求、演练过程记录(包括签到表、图片、视频等)、演练评估记录模板及演练总结模板(包括演练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整改完成情况等)。厦门地铁 1 号线应急演练组织工作由相应的运营事业总部安全技术部牵头实施,结合其他城市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的划分组织频次,通过不断地运营实践初步形成目前厦门地铁 1 号线各层级应急演练频次标准。

厦门地铁总部级应急演练计划共计59项,部门级、技能级应急演练项目根据不同部门每月频次不同(维修部每月不少于7个部门级演练和不少于5个技能级演练、客运部每月不少于3个部门级演练和不少于2个技能级演练、调度部每月不少于3个部门级演练和不少于2个技能级演练、票务清分部每月不少于1个技能级演练、车辆部每月不少于2个部门级演练和不少于1个技能级演练)

3.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组织实施

为确保应急演练实施工作全面有效开展,应急演练组织工作应按照所涉及的部门和单位分层级进行,一般按照参演人员、涉及设备的范围来划定。涉及外单位的应优先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涉及公司内部多个部门的联合演练优先由公司职能部门组织,涉及公司生产部门内部各车间的联合演练优先由生产部门职能科室组织,涉及车间多个班组联合联动演练优先由车间专业工程师组织,班组内部专项业务工作的演练由班组组织。例如,厦门地铁在组织车站级别的演练时进行了车站级别的演练定位。各级演练应协调沟通到位,涉及2个单位以上的,均需召开演练协调会,避免安全保障不到位和应急联动不到位引发的运营事故。厦门地铁在确定演练组织层级的同时,对各级演练项目牵头及实施部门进行了明确分工。按照演练组织层级,总部级演练项目由安全技术部牵头组织各生产部门实施;部门级演练项目由各生产部门制定并牵头组织实施;技能级演练项目由各车间制定并牵头组织实施。其中,部门级演练项目对总部级演练项目进行补充,技能级演练项目涵盖了运营演练未涵盖但现场作业仍需涉及的流程项目。

结语: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是运营管理的必修科目,必须按照项目管理的理念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必须认真合理制定年度演练计划、周密编制具体演练工作方案、有步骤地开展具体演练组织、定期开展工作评估改进,既要有细节把控,又要通盘考虑,这样才能提高和改进整体的应急演练工作水平。在实践工作中,如重“演”还是重“练”、真实场景多一些还是模拟场景多一些、计算机仿真突发事件模拟系统的利弊、如何与岗位培训形成有机结合、运营期间演练风险控制和项目选择以及参演人员对演练流程细节的了解程度等问题均需在今后得到进一步验证和解决。

参考文献:

[1]陈盎.地铁既有线与新线运营演练探讨[J].科技风,2013(6):270.

[2]蔡于.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中的若干核心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0(7):9.

论文作者:许剑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论文_许剑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