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视角下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政策文本研究
张晓阳 陆欣怡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
摘 要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倾向、特点与存在不足,为后续政策优化提供建议。[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选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与《“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作为内容分析样本,根据政策工具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制定分析框架,将政策条文进行频数统计。[结果/结论]供给型政策工具占主导地位,基础条件与服务支撑较为均衡,建议加大资金投入,继续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中管制规划性政策为启动阶段重点任务,应当提高切实性,促进策略性措施落地生效;需求型政策工具缺失与不足严重,需加强政策工具的协调,提升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政策工具在合作模式维度分布不合理,建议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需求特点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并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调节政策工具。
关键词 政策工具 国际科技合作 一带一路 政策文本分析
1 研究背景
国际科技合作是参与全球治理并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方式,许多问题如能源、环境、互联网等全球性问题都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共同解决。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科技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9月,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
政策,作为风向标,对每个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导向与推动作用,所以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政策工具,简单地说,就是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它连结了政策目标与具体实施结果。通过对政策文本所涉及的政策工具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分析出政策倾向与存在的一些缺陷或问题。本文借助政策工具层面分析的方法,以期能够透视“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科技合作政策的特点与倾向。
2 研究综述
现有的“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多是从两个大的角度进行的,一是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入手,对态势、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如吴建南[1]、甄树宁[2]、张萃[3]等。二是对“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的策略性研究,该类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怎么做”的问题,多是从不同角度对不同主体应该怎么做进行分析:如黎贞崇[4]提出了地方科研院所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俞建飞[5]通过对巴西和中国的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机制的比较,提出了中国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方面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对策等。
策略性研究中涉及政策角度的有不少都是通过理论或实证的分析来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建议与参考,如郭静利[6]梳理了“一带一路”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思考;夏先良[7]对如何构筑“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提出了建议。但是缺乏对“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本身的研究,通过对现有政策文本的分析才能够更加有依据地分析出现有政策有哪些不足和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在为政策提供优化建议的研究中,政策工具经常作为理论视角,涉及各个领域,90年代,主要以经济领域为主,如杨发明[8]、贾玉革[9]比较分析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2000-2009年,除了经济领域外,胡明勇[10]等、邢怀滨[11]等、赵筱媛[12]等的研究都涉及了科技政策领域;2010年以来,研究领域更加广泛,黄萃[13]等对我国风能政策、赵丽莉[14]对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张韵君[15]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谢青[16]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文本分析。也有少部分学者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研究了国际科技合作,如李丹[17]等对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十二五"专项规划》进行了文本分析;刘云[18]等对我国"十二五"期间颁布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相关政策文本进行了研究。但现有文献中鲜有对“一带一路”科技政策进行文本研究。
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逐渐从理念转化为政策和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但在我国科技领域政策效应尚不突出,因此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政策文本进行特征分析,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3 研究方法及框架
3.1 研究方法
(1)供给型政策工具
2) 跨站防误闭锁:实现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闭锁功能,杜绝多变电站同时操作时,线路带电情况下合出线侧接地刀闸的安全隐患。
1993年,刚刚30岁的王逸平被确诊患有克罗恩病,克罗恩病尚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在随后长达25年时间里,王逸平以抱病之躯,先后承担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专项、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重大专项等众多研究任务。2018年4月11日,王逸平因病在办公室离世,年仅55岁。
该课程是一门学习茶产品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及含量的测定方法、分析技术及有关理论,进而科学评价茶产品品质的一门技术科学,是茶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3.2 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构建
公共政策往往就是政府为了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工具进行设计、选择或运用而形成的,我们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应该着眼于政策工具,除此之外,国际科技合作因为合作内容和条件的不同,会产生具有各自特点的合作模式,为了更加深入地对国际科技合作进行分析,探求政策工具在不同合作模式中的分布特点,故选取政策工具类型与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两个维度对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文本进行综合分析。
引理2若φj(z)(j=1,2,…,k)为区域D内k个亚纯函数,且φ1,φ2,…,φk线性无关,那么φ1,…,φk的Wronskian行列式〔9〕
也不过是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日常的所见。无须炫目的技法,也没有张扬的色彩,在素雅、平和的画面里,就如同是静坐在咖啡厅里静静地观看一个年代久远的纪录片,历史的苍桑感仿佛扑面而来,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不知不觉间也在这静观中模糊了。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是为了贯彻落实《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以及引导作用而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编制的。该专项规划是“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在科技创新合作领域的细化,对于中央及地方陆续推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相关政策起到总领及指导作用,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下简称“一带一路”专项规划)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比较可比性(见表1),为了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一带一路”专项规划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同时选择《“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下简称“十三五”专项规划)与其作为比较文本进行研究。
数独的规则很简单,顾名思义——数独中每个数字只能出现一次。数独盘面是个九宫,每一宫又分为9个小格。在这81格中给出一定的已知数字和解题条件,利用逻辑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数字,使1~9每个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中都只出现一次,每一个粗线宫内的数字均含1~9,不重复。
图1 国际科技合作政策工具作用图
本文参考李丹[17]的研究,并根据本课题特点对国际科技合作政策工具分为三大方面14 个分析指标进行考察。
短路保护是指在电路发生不经过负载或导线电阻几乎忽略不计等故障时,瞬间产生极大的电流提供切断电源,防止设备损坏而造成事故的保护方式。在正常供电的电路中,电流的流经路径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如果在电流通过的电路中,两导线相触碰或者被另一小电阻物质短接引起短路现象。如果短路保护出现故障,低压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将会受到阻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将受到一定地影响。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根据政策工具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制定分析框架,然后对分析单元进行定义,即对选出的政策文本进行拆分并编码,将符合框架的政策条文纳入分析并进行频数统计,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分析现有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科技合作政策制定是否合理,并为未来“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科技合作政策的优化提供借鉴。
供给型政策工具主要指政府通过提供信息、人力、资金等要素直接推动中国同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手段。可以细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支持、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培养、公共服务等。
(2)环境型政策工具
计算得出“一带一路”专项规划样本分析单元对应的政策工具归类的信度为0.898,“十三五”专项规划样本分析单元对应的政策工具归类的信度为0.906,信度皆较高。最终结果根据三人归类结果再进行讨论统一。
(3)需求型政策工具
需求型政策工具指政府用来开拓市场,从而拉动中国同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手段。可以细分为政府采购、外包、贸易管制、海外机构等。
3.2.2 Y 维度:国际科技合作模式
本文根据两篇政策分析文本的实际内容,借鉴了叶乘伟[20]等多位学者的观点,将合作模式分为互补型合作模式、分布式合作模式、矩阵式分布模式、互换型合作模式、虚拟合作模式。
3.2.3 二维分析框架 综合以上两个维度,分别以政策工具类型作为X 轴,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为Y 轴,可以构建一个二维分析框架,如图2。
图2 国际科技合作政策分析框架图
3.3 政策文本选择说明
3.2.1 X 维度:政策工具类型 本文以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结合Rothwell Zegveld[19]的思想,将政策工具分为供给、环境和需求三种类型。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对国际科技合作起到推动作用,需求型政策工具对国际科技合作起到拉动作用,而环境型政策工具则对国际科技合作起到影响作用[8],如图1。
表1 政策文本可比性比较表
4 数据分析结果
4.1 基于政策工具的国际科技合作文本内容分析单元编码
样本的分析单元是内容分析法中最重要、也是最小的元素,可以是独立的字、词、句、段落等。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和准确的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按照语义完整,表达内容不重复的原则将政策文本拆分为以语句为单位的相关条款并以其作为分析单元。相较于段落、章节或篇章为分析单元更加细致准确,相较于字、词为分析单元表达意思更为完整。
通过对每份政策文本的仔细研读,笔者对《“一带一路”专项规划》与《“十三五”专项规划》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如表2和表3所示(部分)。
表2 《“一带一路”专项规划》编码表
表3 《“十三五”专项规划》编码表
4.2 信度及效度说明
从信度的角度来说,为了使样本政策文本内容分析单元对应的政策工具的归类结果更加科学,除本文两名作者外,还邀请一名科技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归类,三人分别对两份政策文本样本的的分析单元进行归类。根据评判信度公式:
(公式中n为评判人数,本文为3;M为两者完全同意栏目,N 为不同评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K 为相互同意度,R 为信度)
环境型政策工具主要是指政府为了国际科技合作的开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的政策手段,对中国同其它国家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起到影响作用。可以细分为目标规划、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法规管制与策略性措施等。
由表4和表5可知,无论是“一带一路”专项规划还是 “十三五”专项规划都是集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于一体的。在《“一带一路”专项规划》中,供给型政策工具占比最高(57.74%);其次是环境型政策工具(36.62%);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最少(5.64%)。而《“十三五”专项规划》中,供给型政策工具与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占比相差不多,分别为44.21%、43.16%;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最少,为12.64%。说明与具有普遍性的“十三五”专项规划相比,“一带一路”专项规划更加依赖供给型政策工具,这说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合作可能更需要政府直接提供信息、人力、资金等要素来推动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与“一带一路”专项规划相比,还包括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更高,说明政府鼓励大力利用海外市场需求来带动科技国际合作。
4.3 频数统计与维度分析
4.3.1 X 轴政策工具维度的频数统计与分析
经过小组讨论之后,最后得出两份《专项规划》的政策工具使用分布情况,如表4和表5所示。
NASA-TLX采用6个维度分析任务负荷,每个维度以1到21的刻度表示任务负荷。6个维度下的分数被重新量化为0(低任务负荷)到100(高任务负荷)的值。NASA-TLX 6个维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见表2。
表4 《“一带一路”专项规划》政策工具分布表
表5 《“十三五”专项规划》政策工具分布表
从效度的角度说,政策工具分析框架的划分是结合Rothwell 和Zegveld[19]的思想,而其对政策工具的分类得到了学界广泛的认可,国内苏竣[12][21]、赵丽莉[14]、李丹[17]等学者也曾将其应用于政策文本计量分析的分析类目。
对政策工具维度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供给型的政策工具中,“一带一路”专项规划占比最高的工具是科技信息支持,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十三五”专项规划中占比最高的是人力资源培养,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信息支持;环境型政策工具中,“一带一路”专项规划的策略性措施占比明显少于“十三五”专项规划,策略性措施一般都是比较具有灵活性的指导性的政策,说明“一带一路”专项规划针对“一带一路”倡议采取的措施与手段更具操作性;需求型政策工具中,“一带一路”专项规划总体占比过少,政府采购与贸易管制还空缺,这也为后续政策在这些方面的完善提供了空间。
在《“一带一路”专项规划》和《“十三五”专项规划》的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中一个比较大的差异在于需求型工具的差别。需求型政策工具直接作用于市场层面,对科技活动起到拉动作用,其意义在于政府对于新型科技产品采取采购、补贴等手段来提供可稳定发展的市场,减少新型科技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不稳定因素,给予科技创新主体以信心,从而拉动科技创新活动。可能由于《“一带一路”专项规划》主要针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相比,基础性研究所占比例大,科技创新程度不够,且现阶段处于“一带一路”初期阶段,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发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故国家投入的用于支持开拓市场的成本较少。但在后续制定的相关政策中可以加大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提高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活动的需求拉动力。
4.3.2 Y 轴合作模式维度的频数统计与分析 在政策工具维度的基础上,引入合作模式的维度,得到政策工具在合作模式维度上对应的分布情况,如表6和表7。
表6 《“一带一路”专项规划》合作模式分布表
表7 《“十三五”专项规划》合作模式分布表
由表6和表7可知,“一带一路”专项规划是以互换型合作模式(35.29%)与互补型合作模式(37.25%)为主的,分布式合作模式、矩阵式合作模式和虚拟合作模式仅占5.88%、11.76%和9.80%;“十三五”专项规划同样是以互换型合作模式(28.57%)与互补型合作模式(41.27%)为主,其次是矩阵式合作模式(22.22%),分布式合作模式仅占7.94%、虚拟合作模式空缺。说明从政策层面,国家希望与“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合作主要是以根据优势互补模式为主,其次是信息、技术或科学研究资源交流模式。“一带一路”专项规划的矩阵式合作模式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十三五”专项规划,这可能由于“十三五”专项规划更具全球视野,以期推动全球性的矩阵式合作。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1.1 供给型政策工具占主导地位,基础条件与服务支撑较为均衡 在“一带一路”专项规划中,供给型政策工具占主导地位,比例达到了57.74%。对比“十三五”专项规划中供给型政策工具所占比例(44.21%),说明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政府更倾向于直接提供信息、人力和资金等因素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而且内部结构较“十三五”专项规划更加均衡,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一带一路”发展刚刚起步,政府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养和科技信息支持等基本条件投入,以期保障“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快速推进。
“唯(维、惟)”是句首,句中语气词。[4]210如果用在判断句中,则帮助表示判断。[4]210-211上博楚简三篇中“唯(维、惟)”皆为用于句首、句中的语气词。共14例。如:
5.1.2 环境型政策工具占三分之一强,管制规划性政策为启动阶段重点任务 “一带一路”专项规划中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比36.62%,也占到了较大的比例,说明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营造“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合作的政策环境。其中,目标规划、法规管制和策略性措施等管制规划性措施占比达到了85%。表明健全“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是现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但在环境型政策中,缺乏经济奖励性工具,缺乏税收优惠政策。科技合作虽然不同于产业发展,但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对于促进“一带一路”科研活动同样重要,且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同样依赖于经济奖励性政策。
5.1.3 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不足,缺乏政府采购等政策 供给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合起来占比较大,说明需求型政策工具存在严重的缺失与不足。“一带一路”专项规划中需求型政策工具占5.64%,仅为“十三五”专项规划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一半,其中在政府采购、外包、贸易管制等方面引导市场内生需求拉动科技合作的措施还较少。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下,政府更大地起到推动作用,而十分缺乏从需求的角度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合作的拉动作用。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需求型政策工具变的越来越重要,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同样对科技合作十分重要。
5.1.4 政策工具在合作模式维度分布不合理 政策工具集中分布在互换型合作和互补型合作中,两项占比合起来超过70%。分布不尽合理。而合作模式的多元化程度也影响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具体来看,公共服务只分布在互换型合作中,金融支持只分布于互补型合作中,外包只分布于互补型合作中。还有许多政策工具没有体现在某种合作模式中。科技合作的模式越来越多样化,比如虚拟合作模式是伴随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政府在不同合作模式中的推进倾向肯定有所不同,例如虚拟合作模式一定非常依赖于科技信息支持,但是也需要其他的政策工具来支持。所以在今后更加具体与细化的政策优化中注意均衡对不同合作模式的促进与支持。
设从动件的长度、转角、初位角、角行程为c、ψ、ψ0、ψx(即ψ的最大值ψmax),角速度、角加速度、角跃度、角跳度为γ、λ、σ、β。
5.2 建议
5.2.1 加强政策工具的协调,提升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 由上述研究可知,“一带一路”专项规划中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占比相差较大,最小差值超过了10%,说明三类政策工具比例还是非常不均衡的。建议在后续的相关政策中适当削减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应用,加强需求型政策,通过政府采购、外包、贸易管制、海外机构等工具制定相应优惠政策来拓宽市场需求,如降低我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企业采购限制,放宽其参与政府采购的资格条件;加大“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企业的政府采购培训力度;政府开辟“绿色通道”,明确规定给予其优惠政策,如在同等价格、技术、商务条件下给予加分或优先采购等;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加大“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投入,对其发生的相应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扣除的基础上,加大加计扣除的比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谈判商议签订利于科技合作的贸易条约,如降低科技研发所需设备、材料或科技研发产品等的关税,降低科研相关物品的货物进出口许可门槛或简化程序等,以拉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科技合作发展。只有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均衡发展,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5.2.2 提高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切实性,促进策略性措施落地生效 环境型政策工具中规划与策略性措施占绝大多数,为“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指引了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缺乏切实性,也很难检验是否落实到位的标准或方法。所以在后续优化环境型政策工具时,更加注意具体可行,多运用金融支持、税收优惠这样的经济政策来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科技合作的积极性。例如对进行“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科技企业月销售额一定金额以下免征增值税、年收入不超一定限额但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领域内具有较高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少部分征收额、科技企业转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科技成果,将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等的税收优惠政策。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目标规划、法规管制或策略性措施制定配套的监督和检验措施,以促进环境型政策工具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5.2.3 加大资金投入,继续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 现阶段是“一带一路”建设从起步到提速的关键时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增强针对性和对等性的科技信息支持,如搭建更多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更新相关科技合作政策信息;二是开发“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人才资源,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训,增加与“一带一路”沿线科技人员的交流;三是鼓励我国科研单位和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四是增加“一带一路”科技合作配套的公共服务,如开辟相关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补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交流合作相关费用,改善相关人才生活保障条件,提高中外合作的便利性。
5.2.4 进一步丰富“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模式 截至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及地区与我国签订“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建议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需求特点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政策工具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开展合作。例如印度的软件外包业驰名于世,在与印度科技合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互补型合作的政策工具,加大软件开发投入,为合作双方提供人才培养与交流条件、降低技术外包成本,设立海外软件研发机构等,在合作交流中提升中印两国软件技术水平。而针对“一带一路”众多的非洲国家及地区,可以采取分布式合作与虚拟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围绕科研目标,将科研任务根据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特点划分为若干小任务,在各自国家进行科研,依靠网络建立联系,共享与交流知识资源,建议政府针对这两种合作模式利用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进行调节。
谭元春评曰:“‘意’字说芳草,妙。”[8]诗人多选用纤小清新的字词,瑶瑟、韶光、碧林、芳草,高洁优雅,读来令人觉之清爽秀朗。诗人选用这些清微优雅之事物,再施以“照、含、贮、凝”等轻柔舒缓的动词,加以“翠、碧、空、深”等自然淡雅的形容词,构成宽淡闲远的画面,形成清空淡泊、闲逸优雅的意境,读来使人宁静、闲适。明钟惺评此诗,“幽婉而古诗性情”。[8]再如其《山中兴作》“高高丹桂枝,嫋嫋女萝衣”[5],《过野叟居》“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5]善于用典,意象多选择与诗人的典雅之趣相协调,融合之景,典雅淡泊。
6 不足与展望
由于“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相关政策出台还不多,可供研究的政策文本样本较少,本文只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带一路”专项规划进行分析,管窥“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政策工具特点与不足,提出相关浅见。未来将扩大政策文本数量,从较长的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时间跨度和更广的国内外科技合作政策比较来进一步分析我国“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为提升新时代我国“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水平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吴建南,杨若愚.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态势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1):14-20.
[2] 甄树宁.“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6(4):26-27.
[3] 张 萃,欧阳冬平.“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国际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外合作科研论文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7(4):74-82.
[4] 黎贞崇.“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科研院所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7):116-119.
[5] 俞建飞,徐钰娇,王永春,等.“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战略定位与发展对策——基于中巴机制的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7):57-62.
[6] 郭静利,盛彩娇,李思经.“一带一路”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政策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19(11):1-7.
[7] 夏先良.构筑“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J].国际贸易,2015(11):26-33.
[8] 杨发明.国外环境政策工具的经济分析[J].环境科学进展,1996(1):63-68.
[9] 贾玉革.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工具比较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9):37-42.
[10] 胡明勇,周寄中.政府资助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理论分析与政策工具选择[J].科研管理,2001(1):31-36,30.
[11] 邢怀滨,苏 竣.公共科技政策分析的理论进路:评述与比较[J].公共管理学报,2005(4):47-56,98-99.
[12] 赵筱媛,苏 竣.基于政策工具的公共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1):52-56.
[13] 黄 萃,苏 竣,施丽萍,程啸天.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风能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6):876-882,889.
[14] 赵丽莉.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光伏产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1.
[15] 张韵君.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2(4):43-47.
[16] 谢 青,田志龙.创新政策如何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于政策工具与创新价值链的政策文本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6):3-14.
[17] 李 丹,廉玉金.政策工具视阈下国际科技合作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9):109-114.
[18] 刘 云,黄雨歆,叶选挺.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量化分析[J].科研管理,2017,38(S1):470-478.
[19] Rothwell R,Zegveld W.Reindusdalization and Technology[M].London: Logman Group Limited,1985:83-104.
[20] 叶乘伟.当代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5.
[21] 张雅娴,苏 竣.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及其在我国软件产业中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1(4):65-72.
Policy Textual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Instruments
Zhang Xiaoyang,Lu Xinyi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olicy tendency,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subsequent policy optimization.[Method/process]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are adopted in this paper.Taking "Plan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 the samples for content analysis,this paper develop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calculate the frequency of policy provisions based on the policy instrument theory and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Result/conclusion]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1)Supply-oriented policy tools are in the leading position,and basic conditions and service support are relatively balanced.It is suggested to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continue to optimize supply-oriented policy tools;(2)Among the environment-oriented policy tools,the regulatory planning policies are the key tasks in the start-up phase,and the practicality should be improved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ategic measures;(3)There is a a great deal of disappearances and deficiencies in demand-oriented policy tools,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of policy tools and enhance the pulling role of demand-oriented policy tools;(4)The distribution of policy tools in cooperation mode is lack of rationality.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different cooperation mode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Policy tool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odes.
Key words policy tool;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policy textual analysis
分类号 G353.1
引用本文格式 张晓阳,陆欣怡.政策工具视角下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政策文本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9,12(3): 96-103.
作者简介 张晓阳,男,1969年生,研究馆员,江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学,发表论文 38 篇;陆欣怡,女,1994年生,2016 级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学,发表论文 1 篇。
标签:政策工具论文; 国际科技合作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政策文本分析论文;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