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不能重来——在校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校学生论文,重来论文,心理压力论文,对策论文,有一种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两年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公布的调查结果就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2.9%,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大学生中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的约占16%。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有心理疾病和行为障碍者约3000万人,5.2%的学生承认在过去一年中有过严重的自杀性行为。
“中国没有合格的心理医生。”这话也许有点偏激,但它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人越来越需要心理呵护。一个人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如果经过漫长的痛苦挣扎,仍然无法获得有效的自我拯救或者他人有效的心理援助,他极有可能采取一些极端手段——自杀(自残)或杀“他”等危害社会之举。
心理问题的根源来自于心理压力。现在的青少年学生面临哪些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先后走访了湖南、湖北12所大(中)学1000多名师生,采取随机问卷调查、座谈与电话交流的形式,与他们进行了交流。
父母的精神支持与物质给予的严重失衡,让孩子远离了心灵的快乐
“最大的压力是他们规定了一条我要走的路,而往往不考虑我的兴趣和爱好”;“父母只重结果,不看过程”;“家庭经济压力越大,父母对我的期望值越高,与我的沟通越少”。
大部分学生一说起“压力”,首先就谈到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说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是完全说不过去的,但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因为大多数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而且期望值过高。许多父母都把进入班上前十名,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孩子的奋斗目标。他们宁肯为孩子买大量昂贵的教辅资料,却不肯多买一本孩子喜爱的课外书。他们把孩子看得紧,自己却毫无学习观念。很多孩子说,家里装修漂亮的书房平时都是用来打牌打麻将。除了学习,很多父母与自己的孩子缺少沟通。他们愿意满足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物质欲望,却不愿意听孩子们谈他们在学校的见闻和感受。孩子在家里很孤独,很烦。
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李艳是某省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中考时,以两分之差没有被省重点中学录取,一直期望女儿考上名牌大学的母亲,尽管家境困难,还是东奔西走筹借了一万块钱交了择校费。家境贫闲,分数又比正取生少,李艳在心理上自然多了一种压力,也自然万分珍惜父母用钱“买”来的学习环境。在高一的几次考试中,更是铆足了劲儿赶。第一学年,她的名次排在全班中游位置,第二年,她的成绩排名下跌了几位,这本属正常现象,可是,她的父母先她而慌了:“你不把成绩拼上去,不考上一个重点本科,对得起这一万块钱么?”本来已是压力重重的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这些话后,晚上开始睡不着觉,老做噩梦,白天坐在教室越想搞好学习越是集中不了精力。更糟糕的是,后来她又不由自主地暗恋上了班里的一名男同学,于是越加感到羞愧难当,最后精神崩溃。进入高三时,别的同学欢欢喜喜进校报名,她却被父母送进了省城的精神病院。
学校和老师一味强调考试,强调“高分”,是压在学生心头的一座大山
“学校制定了许多老掉牙的规矩,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却永远也做不到”;“老师只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看重的都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谈起学习压力,已走出校门的学生都是一副不堪回首的样子。
付强读高中时成绩一直很好,学校每次开家长会的表扬名单里都有他。他也十分用功。特别是进入高二后,为了不落下名次,更是把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都用来复习。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他,没等熬到高考就出了问题。高考前的几个月,每次考试前,晚上就梦到蛇,甚至感觉蛇压到了自己身上,醒后还“听”得到蛇爬动的声音。付强说,他从小就怕蛇,每当心理压力过大时,就想到了蛇,并感觉到蛇的存在。他们学校每周末都要补课,一个月只放一天假,学生们不堪忍受。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有个学生再也受不了了,爬上教学楼顶层大喊:“再不放假,我就跳楼!”
相比之下,成绩较差的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优生要小,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少一些,他们没有优生“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不必时时担心已取得的高分会在某一场考试中跌落下来。
社会和家长其实仍然是以分数来评价学校和学生,学校自然对分数更是顶礼膜拜。老师也很少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学校虽有心理辅导课,但这种辅导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且专职人员少,一所两三千人的学校也就一名心理教师。能够主动找心理教师谈心理问题或写信向老师咨询的,其实大多是心理没问题的学生,而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却没有主动去找老师求助。让学生倍感困惑的还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脱节。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学生成了井底之蛙,接触不到社会,接触不到生活,很多学生患上了社会知识贫血症。而书本上的很多东西,到了社会上、生活中又不能用或是用不着。
社会环境的灰色污染,导致青少年对校园外面世界的恐慌和漠视
社会环境的灰色污染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是成人惟“钱”是论的处世观与及时行乐的道德观。不少学生说,社会竞争太残酷太激烈,使他们畏惧、担心。成人越来越忙的生活节奏,唯利是图的人际交往,以及很多的社会不良现象,变相地告诉了孩子们如何满足自己的私欲,如何爬在弱者的肩头做一名强者。而我们惟一忘记告诉孩子们的是,善良是人类的本性,快乐是因为人们有一颗仁爱而知足的心。二是媒体、网络、影视、娱乐业的消极影响。不少媒体以猎奇、暴力、凶杀、滥情等内容来追求经济效益,客观上误导了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的道德观念。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许多学生在网络中寻求不正当的刺激,在网络中他们学会了早恋,学会了斗殴,学会了玩世不恭。三是社会治安环境堪忧。“社会问题我觉得好困惑,好像不是某一种力量就能改变的,平静的表面下隐藏了太多的不安,阳光下有太多的阴暗。”有一个同学被人打了,他父亲教给他的办法,竟是“别人打你一巴掌,你就打他三巴掌”。此外,就业环境也给学生很大压力。一方面是各大学盲目扩建扩招,一方面是人才市场大量有用人才在不断贬值。有个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这样说:“我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我的就业问题,别人的事我懒得管,也管不了。”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各种思潮泥沙俱下,各种观念相互冲突,诸多社会问题肯定在所难免。这也是社会发展必然纤历的一个过程。而笔者所调查的大多数学生,他们却对校园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的恐慌与漠视。学生们对社会诸多现象所怀的消极心理毫不掩饰。他们对礼会问题的存在要么漠不关心、视而不见,要么是看不到发展的主流,全盘否定成绩。在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下,一些人的人生坐标发生重度倾斜。他们更多的只注重个人的努力,向往的大多是小家庭的安逸。而作为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却在不断淡化。不少学生说,我的理想就是有份好工作,娶个漂亮老婆,生个大胖小子,过开开心心的日子。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社会、家庭、学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家长:给孩子最需要的精神支持
真爱,是孩子最需要的精神支持。美国家庭心理治疗专家保罗博士说:“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相对于物质环境的进步,现代孩子的精神环境更加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在“我心中最理想的父母”一栏中,学生们这样期望着:是汪曾祺文章中所提到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彼此尊重,理解,宽容”;“能与子女做朋友,有平等的家庭氛围”;“能理解孩子的难处与困难,要求不过高,期望不过大”;“让子女有一定的自主权”。
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影响孩子终身的教育,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替代不了的。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事实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和长大后的工作成就影响甚巨。真爱行为不是自然产物,而是自我培育的结果。作为家长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条:
1.创造友爱、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在任何困境面前始终保持从容、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2.学一点心理教育知识,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尊重子女情感,正确引导子女安全度过早恋期;
3.坚持一项有益身心的业余爱好,与孩子一起在学习中进步;
4.周末拿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与孩子像朋友一样地交谈;
5.为孩子购买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书籍,如成才类、生活百科类、青春期性教育等,并指导阅读;
6.鼓励孩子坚持一门有益身心的业余爱好;
7.宽容孩子在成长中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并诱导他积极改正,承担责任,教会孩子以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对待他人;
8.带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劳动,鼓励孩子参与社会调查与学习实践,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向孩子解释存在的社会现象;
9.调整视角,不断寻找孩子值得赞许的地方,时常向孩子表达对他的欣赏和鼓励,保护孩子的天性不受外界伤害;
10.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学校:让心理教育落到实处
给予孩子一个健康而美丽的心灵,就是给予了孩子一个一生幸福的秘诀。一名好教师首先应是一名优秀的心理教师。在“我最喜欢的老师类型”一栏,学生们填写得最多的依次是:“能够帮助学生解答一些思想困惑,能教会学生勇敢地挑战困难”;“富有人格魅力,学识丰富,为人正直”;“讲课仔细,思维活跃,工作负责,谈吐幽默”;“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的心跟着活起来”。学生心理教育应从启蒙开始。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以配备了多少名心理教师为标准,而应将每一名教师培养成学生的心理按摩师。教师要把心理教育作为自身必修的基本功来操练,自觉把心理学融入到所执教的科目之中。
在心理教育中,学校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多引导学生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同学心理互助网络;普及家长心理教育知识,让学校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易患的各类心理疾病,请专家作知识讲座;设立心理教育信箱与电话;普及青春期性知识教育。
社会:给好的品德以生长的空间
一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979年,一个美国考察团在考察了中国的学校教育后说,中国学生的文化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相比,都是最好的。并就此预测,再过20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但25年过去,我们发现,曾被我们称为“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制度却培养子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00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一分子。学校应实行开门办学而不是封闭式管理。每个孩子都拥有其独特的天赋,那么,我们在教育中就应该让他们张扬自己的天赋。
二是强化舆论主体导向,整顿舆论市场的脏、乱、差。目前,在舆论引导上,各级已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广电总局发布了三大“禁令”,大力整顿和净化国内电视节目。好的规定出台了,重要的还在于执行落实,这有待各级各部门一抓到底不走样。
三是建立学生义工制度。美国社会以社区自治为基础,强调互助。老百姓打义工成风,家长也积极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建设。在我国,打义工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在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的近两年,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已开始把眼光投向打义工,将打义工作为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手段。我们可以尝试从中小学开始建立义工制度,让学生通过打义工积累社会经验,锻炼组织才能。
四是倡导自我品德教育。就像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我们发现了雷锋、张海迪等一批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典型一样,在物质比较充盈,精神相对贫瘠的今天,发现、培养和宣传有新时代特色的典型,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真检讨、矫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应针对青少年的精神需求特点,再树青少年典型,让孩子们在强大的舆论宣传鼓励下,自加压力,进行自我品德教育。
五是健全青少年心理求助网络。在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的今天,仅仅靠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人的参与。新世纪伊始,针对自杀问题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广东率先成立了青少年救助中心。2003年11月,北京市颁布了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地方性法规,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相继出现了多家民间救助社团。青少年危机干预救助主体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面对青少年中日渐增多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能够防患于未然,早预防,早治疗,形成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以青少年教育志愿者参加的社会民间团体为辅的心理救助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则幸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