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1]2012年在《基于GIS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全国广泛开展,因其工作量巨大、纸质资料繁杂、手工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管理成为国土资源部门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现状及系统建设基础上,指出当前项目管理和系统建设的研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以睢宁县国土资源局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为例,基于GIS技术,结合当前主流的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手段,以政府服务为导向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前期调查和资料收集,全面概括了其实际实施管理过程,并以概念模型和流程图的简化方式,描述了项目实施管理的业务流程。通过分析当前已有系统的优势和不足,结合睢宁县本土情况,对项目管理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确立了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根据需求分析对项目的组成模块进行了系统总体分析和设计,对数据库的设计进行了具体论述。系统功能主要设计为两大部分来实现:一是根据业务流程定制工作流,实现流程化的业务受理、审核等功能,该模块主要是根据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定制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作流技术和WebGIS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系统与其他业务部门间的协同办公;二是由专项业务功能系统实现以图为基础管理项目,与建设用地审批系统联动管理,以及对项目库数据的管理。文中还着重强调了GIS技术在系统建设中对于图形处理操作的技术支持和对于空间数据的管理存储能力的重要性。文中重点描述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及部分功能的实现。基于电子政务平台主要对实现项目管理的电子报件和审批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以及项目立项、行政审批和技术核查、实施进度监督、验收与成效分析等业务流程。为实现图文一体化管理,将专项业务系统设计为叁个功能模块:电子地图管理模块、业务功能模块和项目库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基本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占用预警、占补平衡等管理,并最终为实现区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决策支持。本文针对系统的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以睢宁县为例,进行了系统的应用试验。
师学义[2]2006年在《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都高度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较为缺乏,导致规划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发展,以及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其研究已经成为当前该学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在现有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以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为研究区域,以数学模型与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对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是对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与数学模型、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其目的是通过规划的理论研究,明确县级规划编制的思路,探索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模型化、信息化的方法与技术。全文共有七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第二部分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数学模型方法研究;第叁部分是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现;第四部分为结论和建议。 第一部分包括3章,是从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现状分析入手,在对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反思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内涵和目标,并应用系统理论、经济理论、决策理论等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研究的立论依据和基本思路;第二章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过程与研究进展,主要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过程回顾,分析了国内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然后对GI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明确本研究的基础;第叁章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本质、内涵和目标的反思,将有限理性理论、弹性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博弈论引入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中,并对这些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论述,为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数学模型方法研究。主要是从分析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主要内容及其程序入手,在上述土地利用规划基础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及规划编制的基础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等问题,对数学模型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研
许晓婷[3]2014年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更有效地保护耕地,盘活存量用地,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与城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目标,就需要积极实施土地整治,合理配置土地要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土地、资本、技术结合,统筹安排人(农民)、产业及社会经济活动,而土地整治活动开展与项目实施的根本指导依据则是土地整治规划。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影响土地整治规划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化、动态化,土地整治的内涵、目标、内容也发生改变,传统的土地整治规划理论和方法已难以满足新形势发展要求。因此,根据统筹城乡发展新形势对土地整治的要求,开展与加强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当前土地整治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现有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土地整治规划实践经验,以系统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决策理论为指导,以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GIS技术与模型化方法相结合的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方法研究;并以陕西省城固县为研究区,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与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要求,探索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理论、模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初步设计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信息系统。论文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对土地整治规划的要求,总结国内外土地整治规划成功经验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现阶段我国土地整治规划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治规划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基本理念,并将灰色系统理论、控制论、弹性规划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博弈论、有限理性理论等理论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与指导性理论引入土地整治规划中,深入分析其理论内涵及对土地整治规划的指导,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主要内容,针对不同阶段内容的研究重点与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相应方法分别进行研究,但每个阶段的研究均以前一阶段或前几阶段的研究结果或结论为基础,提高了土地整治规划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以模型化法为主,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比较择优法和目标规划法等方法,通过建立土地整治规划各个研究阶段相应数学模型模拟土地整治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保证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动态性,并为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信息系统建立提供技术基础。3、本文在相关适宜性评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评价方法——极限法与指数和法进行改进,采用限制条件下的加权指数和法分别建立农用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适宜性一整套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分别进行适宜性评价,为土地整治潜力测算与土地整治规划方案编制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4、本文在传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人均用地估算法进行潜力测算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逐级修正测算模型,对人均用地估算法测算出的理论潜力进行适宜性修正和规划修正,使最终测算的整理潜力更接近实际,从而使编制的土地整治规划更为科学合理。5、本文在传统定性确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方法的基础上,将灰色多目标决策模型运用到土地整治规划方案评价中,以定量表示各规划方案优劣,对土地整治规划方案的定量化评价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确定。6、以陕西省城固县为研究区,运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分类型进行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划分适宜性等级,在此基础上,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并进行分级,根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目标,拟定叁个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并进行评价确定最优方案,根据确定的土地整治规划方案进行资金测算与效益评价。7、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与方法,以ArcGIS9.3为平台,针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需求,提出了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信息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包括总体框架、系统功能结构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子系统、土地整治规划基础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编制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实施与管理子系统等的初步设计。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应根据规划层级和规划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综合确定土地整治目标;在土地整治规划中,应遵循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重视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全域规划全域整治以及公众参与的基本理念,扩展土地整治资金的筹集渠道;应进一步发展土地整治规划理论,将灰色系统理论、控制论、弹性规划理论、博弈论和有限理性理论等理论引入土地整治规划中,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动态性;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方法研究中,应在规划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根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针对土地整治规划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方法分别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加以研究,保证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动态性以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规划的要求;实证研究表明论文提出的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与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董晓声[4]2004年在《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技术是信息技术(IT)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与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特别是“数字地球”提出之后,GIS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目前已广泛用于资源管理、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设施管理及城市规划等诸多方面。技术也朝着3S集成、叁维GIS、时态GIS、虚拟现实及组件时、开放式、网络化、面向对象GIS方向发展。GI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土地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城镇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定级估价等土地管理业务中。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土地管理业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现状变更、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总体规划等诸多方面,并且需要大量的图件。GIS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建设土地开发整理信息系统的可性行及意义,概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并且对国内外在土地管理特别是在土地规划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文章就国内外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及信息化的建设情况作了介绍,探讨了国内开发整理工作的具体路线、工作方式和目标要求等,以寻求系统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接着详细阐述了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目标、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对系统的开发平台及运行环境进行了描述,介绍了系统流程及系统的数据库建设。系统以ArcView 8.3为平台建设,应用VBA进行ArcObjects编程,按照开发整理工作的流程和实际需要,实现了图形、属性数据的编辑、规划成果管理、规划实施管理、规划设计、及辅助办公等功能,并通过ArcIMS进行了网络数据发布,实现了系统数据共享,文中对各功能模块创建的方法、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
李笠[5]2011年在《昆明市、县、乡叁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业务部门对规划管理流程化、通用化、网络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既是加强和规范国土资源管理、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迫切需要。国内外针对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基于规划信息具有多尺度的空间信息、多类型的源数据、多层次的规划成果、多时相的信息集成等特点,从规划的辅助编制到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多的成果。但在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中,如何在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下理顺从乡到县到市(乃至到省和国家层面)的工作流程,如何确保数据库在几个层级上实现共享、实时更新并能够进行历史回溯,如何使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众多国土行业各类专业系统、政务系统有效衔接等诸多问题,还没有得以解决。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以昆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前期研究项目“昆明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支撑开展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对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昆明市市、县、乡叁级国土部门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涉及的主要工作对象、业务办理程序,探索业务流程重组的规则和模式,理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过程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业务间的逻辑关系,重构业务流,确定市、县、乡叁级国土部门在规划管理岗位工作流的业务单元建模,以及业务单元状态流转或转移的准则标准化研究工作、状态转移的过程条件、执行条件和通知条件等。同时,理清本系统和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已在使用的有关专业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关系,确保本系统边界明确、功能实用、信息流转畅通。对市、县、乡叁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管理模式和数据交换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析多类型、多层级、多尺度、多时段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数据的基础上,依照上下级系统要互通、数据标准要一致、基础数据要共享、数据变换要灵活适用的原则,提出建设昆明市市、县、乡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管理模式和数据交换方案。同时,通过对上下级系统衔接的内容、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上下级系统数据交换的网络互联、数据衔接和软件衔接等功能模块架构。构建市县乡叁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出市级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架构、软硬件配置、工作流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等方案,采用数据中心的建设思路,采取集中和分布式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库设计,运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UML建模、GIS组件开发等技术,设计构建市、县、乡叁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系统试用和验证。在实证应用中,通过系统功能的开发,进行规划成果管理、市县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规划修改管理、统计分析、辅助决策分析、业务流程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大量数据测试,验证系统的实用性,提高系统可操作性。研究表明,本文研究重构的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市县乡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流程是合理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方式是实用的,设计构建的两级系统是可行的,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本文提出的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共享与互操作水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研究提出的昆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相关成果已被昆明市国土资源局的规划信息系统建设部分采纳。
郭玲[6]2009年在《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耕地数据急剧减少,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如何能解决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很好的解决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组织,有效提高土地生产率,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和自动化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要求使用高效、现代化的手段对土地规划信息进行管理。自90年代全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以来,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和存储的信息量大为增长,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效率已难以满足现代土地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如何实现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全面化、科学化、自动化,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相衔接就成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重点。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建立完善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地政管理与信息技术很好地结合,改善目前管理方式中的不足,对于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化,土地利用规划相关工作的执行和工作效率,规范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以往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业务为主线,以全面管理规划数据为基础,以提供辅助规划编制功能为目的的系统的建设思路。本文以MapGIS6.7为二次开发平台,C++为编程语言,结合Access2003,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对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了实现。结果表明,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帮助县级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使用信息化的方式对规划成果进行统一的管理,方便图文一体化查询、统计,辅助实现规划的编制或修编,提高工作效率,为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时管理和动态实施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与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第叁部分介绍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及体系机构和功能模块设计。第四部分根据业务特点对数据进行了分类,利用分幅分层管理的方式有效地组织数据,并介绍了部分属性数据的结构。第五部分描述了系统开发的成果,展示了系统界面,并运用设计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系统进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六部分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本项研究可能采取的进一步工作进行展望。
曹月娥[7]2010年在《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在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在时空上最合理、最有效地组合或配置,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而土地资源合理且有效配置的途径是土地利用规划。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有效运行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探讨基于GIS技术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和方法,以推进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探索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和方法,形成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的各项成果。本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长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土地数据不仅在空间上涉及的面较广,时间上较久,而且涉及到的领域较多,数据存储格式不一,历史数据分散,具有多源数据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GIS技术构建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服务的基础数据库。采用了数据互操作方法通过检索方式调用其他软件来完成数据的直接访问,不需要将多种格式数据经专门的数据转换程序进行格式转换,保证了源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编辑性,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用户操作,实现了对广布式存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的集中式管理,初步构建了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库。2.在以往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多侧重在数学上的统计分析,主要分析一段时间内的数量、指标上的变化情况,而不能反映在空间上的具体变化情况。本文采用发展过程纵向对比法与GIS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既能在数据统计上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情况,也可以在空间上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位置变化。基于GIS技术将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迭加、套合,对地类图斑面积采用相同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平差。只要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达到上图面积,该图斑就会显示出来,属性数据中可以查阅到土地利用变化前后的地类及其面积,实现了计算机的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掌握重点地类的变迁,不但能分析出动态变化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能分析出空间上的变化。3.基于GIS技术对不同土地用途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有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本文在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创新的提出用叁种不同的方法来共同生成评价单元。用迭置法、地块法和动态网格法相结合,形成新的评价单元,这样既保持了行政界线、土地利用现状和农用土地自然形态的完整性和资料的现实性,同时使得评价单元规则化,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布局优化提供依据。4.结合新疆特殊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弹性规划的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结构优化。该方法是在建立结构优化目标的基础上,依据人们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与社会、经济、生态叁大效益目标的关系,将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类型整理重组归并,形成满足结构优化的决策变量。依据新疆温泉县水土资源不均衡等特点,建立多种约束条件,采用WinQSB软件进行计算,得出叁个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采用物质平衡理论、生态环境相关理论,定性地分析叁个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优缺点,从而在土地结构优化的环节完成规划方案最优的选择。5.在温泉县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遵循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单元总分值由高到低的原则,划定了温泉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对社会经济发展占用基本农田需要进行补划时,同样遵循上述原则,优先选择分值较高、质量相当的耕地做为补划基本农田备选区。6.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GIS的规则土地布局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为例,在建设用地适宜性、区位、点轴理论、开发约束、集约节约、土地转换规则等六方面建立规则,生成规则地图并迭加分析,进行温泉城区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在总的规则地图上,完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划分,从而得到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建设用地管制分区。不同的土地利用布局、建设用地管制分区是与特定的优先发展、开发约束政策相对应的。
廖名良[8]2008年在《基于MAPGIS的县域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文中提出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剧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农业结构不断变化,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加快。对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准确掌握和快速的动态更新,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性,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因此,全面及时地掌握土地资源环境的基本状况对全国各省乃至各县市都至关重要。尤其在县级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每年都需要进行以县区为单位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要求能够快速获取土地利用的数量、质量、权属、土地利用各地类的空间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动态变化的信息和趋势。而传统的土地利用现状管理采用手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效率低,图件更新不及时、不到位,土地利用现状资料现势性差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采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趋势,实现数据的快速更新和有效管理,为土地利用总量动态平衡的宏观调控提供高效的辅助手段已迫在眉睫。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土地利用数据库是国家重点投资项目。本论文基于土地管理部门的要求,以项目区为研究区域,以荆门市东宝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的资料为数据源,依据国家和湖北省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应用MAPGIS和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荆门市东宝区土地利用数据库,并进行部分应用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方法,期望对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进行整体的、长远的、科学的指导,达到提高建库的速度和质量。通过对数据库应用的研究,期望将数据库成果应用于日常管理工作中,更好的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数据库的最大效益。本论文简要阐述了GIS数据库的理论与方法。在荆门市东宝区土地利用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实际条件和建库依据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设计,采用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并设计了行之有效的数据采集流程。在图形数据采集完成后进行了校正和投影转换、图幅拼接,再将输入FoxPro的属性数据链接到图形数据。这样,一方面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可以同时采集,另一方面只需检查图形数据的接边情况,在图形数据正确的情况下不需要检查属性数据的拼接,不仅加快了建库的速度而且提高了数据库的质量。在数据入库前和入库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检测以保证数据库的质量。数据入库后要经过检索查询、统计分析、报表生成、属性和地图输出部分功能的检测。研究表明,将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从现有的数据库中提出所需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新增耕地潜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并输出土地利用现状图,大大节省了项目的工作量。除此之外,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在其他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如地藉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网络地理数据库等。
杨磊[9]2008年在《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布局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多,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如何能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又不影响社会经济迅速、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出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能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使得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以及实施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土地管理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还需要社会诸多方面的积极参与,从图件资料、数据表格、政府报告、人口分布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涉及内容广,分类多,资料的汇总与管理都相当繁琐,而传统的规划方法已不能满足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现代规划管理的需求,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资料进行有序的管理分析,实现修编过程的自动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化的唯一方法。然而已有的诸多研究只侧重于计算机辅助制图,或者基础数据的管理,在模型建立、辅助决策以及修编的自动化方面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土地利用规划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使得建立完全自动化的系统就目前的技术水平不太可能,但是其主要部分实现自动化还是有可能的。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个背景,结合软件工程的思想、数据库技术、GIS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了一套适合新疆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案,并尝试完成了部分功能的系统开发。全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研究目标和内容,以及研究目标。第二部分:研究了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方向及系统所要面临的关键技术。第叁部分:详细介绍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选取ArcGIS9.2作为开发平台,C#作为开发语言,Geodatabase作为空间数据库,并针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要求完成了基础数据库模块、查询模块、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模块、人口发展及土地需求预测模块、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优化模块、WebGIS和文件管理9个基本模块的设计。由此可见,该系统除了具有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土地利用规划辅助编制、规划成果管理,以及信息发布等多项功能。第四部分:描述了系统开发的成果,展示了系统界面,以及部分关键代码,并运用设计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系统进行实证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五部分:对论文取得的成果和特色进行总结,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袁成军[10]2008年在《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龙头”,其编制和实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计算机技术、3S、数学模型、智能算法等新的技术方法在规划编制中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先进的、成熟的模型和方法通过计算机实现为自动运行的系统软件,可以为规划人员提供科学高效的规划辅助编制工具,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本文以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结合DSS和GIS技术,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决策需求,进行分析与总体设计。以系统模型库为研究重点,构建了规划实施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叁个专题模型。采用MAPGIS6.7为二次开发平台,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实现系统模型,并以黔西县为例,在充分采集整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所设计开发的模型进行应用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基于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应用研究,实现了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价工作的自动化和定量化,为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结合GIS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土地适宦性评价模型并进行应用研究。模型的自动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评价结果为基本农田规划、土地利用布局等提供了决策依据。3、构建了基于多目标规划和元胞自动机的上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并进行应用研究,克服以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空间布局研究的不足,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分区、规划成果图的生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切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需要,所构建的系统模型能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的研究对科学高效地编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规划编制的信息化、模型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基于GIS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2
[2]. 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师学义.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3].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许晓婷. 长安大学. 2014
[4]. 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D]. 董晓声.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5]. 昆明市、县、乡叁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笠. 南京大学. 2011
[6].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探[D]. 郭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7]. 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 曹月娥. 新疆大学. 2010
[8]. 基于MAPGIS的县域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D]. 廖名良.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 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D]. 杨磊. 新疆大学. 2008
[10]. 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袁成军. 贵州大学. 2008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土地利用规划论文; 土地开发整理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论文; 土地开发论文; 土地整治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