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变成了家喻户晓的词汇,计算机技术也更加受到大众的关注。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是推动社会和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在大多数领域已经成为了核心的技术,更是在“互联网+”的模式中更是发挥出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旨在分析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模式之间的相互推动作用,并研究出完善科学的计算机应用模式,以帮助现代科技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应用模式
引 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技术和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发展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互联网 +”模式的提出,帮助计算机功能与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两者相辅相成,帮助我国信息化事业走上了新的台阶。
1 “互联网+”的基本定义
“互联网+”是新时代万众创新背景下产生的新的互联网业态,简单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个“+”并不是简单地将事物结合在一起,而是将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功能与相关行业的中心领域融合在一起,然后形成一个新的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的发展模式。“互联网+”主要依靠云技术和大数据处理等技术作为支撑,实现对各行业发展的推动,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2 计算机应用发展现存问题
2.1 计算机技术应用起步晚
我国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上相较欧美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时间较晚有很大关系。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我国较晚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对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导致我国如今在计算机研发和应用方面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2.2 计算机技术应用
在国内信息市场占比较小虽然存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程度不够高的问题,但我国各行业对于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却不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许多行业的水平已经逐渐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技术和设备上的需要也必然很高,许多大型企业只能通过进口设备和外聘人才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要求,这也导致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受限,竞争力不足。
各地区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不均衡计算机技术属于当前的前沿科技,这一技术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我国的沿海地区、港澳台地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北上广这样的国际化城市甚至早已接轨世界领先水准。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计算机应用普及化程度较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
2.3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包含大量的信息资源,其规范性必须得到严格地保障,这就需要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当前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新的技术和应用模式层出不穷,这使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很难即使完善补充,信息技术方面和互联网相关的矛盾以及冲突时有发生。
3 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具体应用
3.1 “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生活需求水平也就随之提升,追求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产品,传统模式的制造业渐渐开始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此时,“互联网+”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互联网+制造业”的模式是将原有的制造生产技术和互联网产业的市场营销手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收集海量的用户信息,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这些用户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到市场的缺口,使生产的产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如今学生的学习需求,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慕课就是“互联网+”模式应用在教育事业的产物之一。慕课是将老师的教学视频放到互联网网站上供学生在线学习的一种形式,使得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我国众多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形式,运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网上的学习平台,利用云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甚至针对特定的人群设计不同的学习平台,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3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水平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姓的吃饭问题向来被看作国家头等大事。“互联网+”与农业看似天差地别,但事实上前者早已开始融入后者的发展当中。例如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编号和定位,当市场上销售的某一样农产品出现问题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追踪直接找到它的生茶源头,根除问题。此外,“互联网+农业”模式还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农业生产技术的优劣,帮助提升粮食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4 “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功能升级的发展趋势
4.1 精密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进步与普及,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与性能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同时人们对于计算机的集成电路精密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标准也变得越来越严格[1]。例如:英特尔公司从诞生到现在,其计算机的芯片与集成度已经到达13000倍,而线宽也从原来的10μm改变成了当前的0.13μm。但是,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其耗能墙等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如今的计算机程序一般都是由 CPU/CPU 异构协同计算的,所以对混合体结构进行处理时则需要利用多核处理器与加速处理器相结合才能实现,但处理一些大规模数据时的效率缺失非常高的。
4.2 智能化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其智能化将会成为人类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而随着“互联网+”核心思想的提出,我国的发展目标也开始向智慧型国家转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智能化,而社会各行各业也开始把智能化理念运用到企业经营与生产中[2]。其次,相关人员要想同时处理多条指令或多个数据,其就必须要通过智能化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实现,并且整体的运行速度是普通计算机无法比较的,因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同时也能保证信息的精准度。所以,智能化除了可以运用到军事领域之外,其也能使用到智能家居当中。
4.3 普适化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也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了创新与改革,即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与生产形式,无形之中也让企业的运作越来越离不开信息系统。我们都知道普适化最关键的特点就是功率低、成本低,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式利用普适化来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的,即为低耗能的计算机提供了一个较全面的保障,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与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4.4 多功能方向发展
早在2016年的计算机科技技术新品发布会上就有提到,即激光电脑是由青岛某科技网络公司向市场上推出的新型电脑,它的出现也预示着我国“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即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分方向与机遇,集多功能为一体的计算机设备[3]。类似这样的激光电脑其实是在已经成熟的电子技术上进行二次研发,换句话说就是把各项功能都结合到一起,如投影仪、电视、电脑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为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使计算机科技技术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这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的重要途径。加强计算机功能升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瑛.“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1):128-129.
[2]王永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6(02):391.
[3]李峰泉,苏培华.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探索研究[J].电子测试,2015(23):87-88.
论文作者:高俊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互联网论文; 计算机技术论文; 计算机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模式论文; 时代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