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民主管理取得可喜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管理论文,可喜论文,进展论文,职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我国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十几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经过恢复、发展、提高,作为我国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民主管理企业的重要制度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已在全国企事业单位中基本普及。据统计,到一九九四年底全国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有三十二万家。同时,各地还创造了许多其他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形式和方法,如:职工代表视察制、民主测评干部、民主审计、民主质询、民主议政日、签订共保合同等等。
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工民主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四大把“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作为党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写入了党章。我国根本大法《宪法》以及《劳动法》、《企业法》、《工会法》、《公司法》都对企业职工民主管理作了明确规定。除此之外《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对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性质、内容、职权、组织制度等作了规定。不少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职工民主管理逐步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制化道路。
三、职工民主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省市的人大、政协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职工民主管理状况,不少党校和行政管理学院把职工民主管理列为必修课程,为数不少的专家学者开始涉足研究职工民主管理的理论。一九九一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人权白皮书向世界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在企业里积极推行和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保障工人劳动权利方面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四、职工民主管理推动了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的深入发展。通过职代会评议监督干部,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廉政建设。一九九四年全国共有十九点六万个单位民主评议了三百一十三万名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经过评议有四十一万名干部受到了奖励,三千多名干部被免去领导职务。企业各项改革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讨论,使改革方案不断完善。
五、职工民主管理在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职工代表大会和厂、车间、班组三级民主管理网络的建立健全,使企业专业管理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热点问题,广泛组织和动员职工献计献策,攻克难关。据统计,一九八六至一九九三年,职工通过职代会共提合理化建议一万四千五百一十八点零八万件,创经济效益一千四百八十三点七亿元。
六、职工民主管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试点企业在坚持完善职代会的同时,通过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选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参与决策和实施监督等等,拓宽了职工民主管理的领域,丰富了职工民主管理的内容。
(全总基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