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053000
摘要:目的:调查探究并分析临床应用鼻窦内窥镜治疗耳鼻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范围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85例耳鼻喉病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90例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检查的方式,而治疗组患者95例接受应用鼻窦内窥镜的手术治疗及检查的方式。结果:治疗组总体的治愈率的6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1%,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治疗组鼻出血、鼻腔粘连、眼周淤血及眼内及功能障碍四类并发症的合计发生率为6.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窦内窥镜应用于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断、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克服以往治疗和诊断的弊端,有效增强治疗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耳鼻喉病变;鼻窦内窥镜;临床诊治
近几年,鼻窦内窥镜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经研究分析发现鼻窦内窥镜的主要优点主要有光亮度强、视角大以及成像清晰等[1-2]。尤其在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等当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其视野清晰、图像放大上因此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3]。本次,我院以探究分析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为目标进行了下述调查研究,最终得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范围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85例耳鼻喉病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90例,分别包括男、女患者49例、41例,患者年龄范围15~72岁,平均年龄为(37.8±6.2)岁。包括鼻息肉摘除手术患者36例、筛窦开放术患者20例、上颌窦额窦窦口开放术患者14例、鼻腔/鼻窦检查患者15例及喉部检查4例;治疗组患者95例,分别包括男、女患者52例、43例,患者年龄范围15~70岁,平均年龄为(37.6±6.5)岁。包括鼻息肉摘除手术患者40例、筛窦开放术患者20例、上颌窦额窦窦口开放术患者14例、鼻腔/鼻窦检查患者16例及喉部检查6例在以上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经传统的手术或诊断方式进行诊断治疗;治疗组:在手术或诊断的过程中应用鼻窦内窥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情况及治疗后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4-5]
治愈:患者的病情完全好转,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缓解: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及临床表现情况没有好转迹象。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
经比较,治疗组总体的治愈率6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1%,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最近几年,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科疾病的临床诊治方面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的效果。自Naumann于1965年提出“窦口鼻道复合体” 的概念后医学研究人员发现窦口鼻道复合体能够导致人体鼻窦通气及引流障碍,是最终导致患者出现鼻窦炎性病变的根本原因所在[6]。另一方面,通过内窥镜的应用可以在彻底清除病变同时重建患者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在诊治“耳、咽、喉”中的过程中,鼻窦内窥镜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检查到通过肉眼很难直视的耳、咽、喉隐匿区病变。例如:患者由于张口受到限制而牙关紧闭,便可以通过将鼻窦内窥镜(0°或30°)伸入患者鼻腔的方式窥见鼻咽部全貌,从而起到增强诊断,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耳部术后,可以使用70°的鼻窦内窥镜在患者的鼓膜缺损条件下经其对其外耳道口凹陷的下鼓室底壁进行窥视进行复检。由此可见,通过使用鼻窦内窥镜可以克服很多诊治的弊端。但是,鼻窦内窥镜在诊治中的应用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其治疗的“微创”性和常规显微镜下手术操作相比有些不足,因为在手术的过程中应用鼻窦内腔镜要求手术医生一手持镜、一手操作,在整体操作的过程中其稳定性以及精确程度与显微镜下进行双手操作相比会差一些,因此对医生技术水平的要求会更高一些。这一结果可以充分且有力的说明在耳鼻喉科的诊治过程中应用鼻内窥镜可以提高治疗的总体的治愈率并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的治愈率6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1%,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治疗组鼻出血、鼻腔粘连、眼周淤血及眼内及功能障碍四类并发症的合计发生率为6.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全文分析,窦内窥镜应用于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断、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克服以往治疗和诊断的弊端,有效增强治疗的整体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推广其临床应用的范围。
参考文献:
[1]薛颖.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单纯性蝶窦病变22 例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3):49-51.
[2]包小庆,谢宏武.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治[J].安徽医药,2012,16(8):1120-1121.
[3]杨洪斌,李秋梅.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治[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12):1321- 1322.
[4]熊奇斌,柴先奇,罗许勇,等.孤立性蝶窦病变16 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6):384.
[5]黄新辉,袁宏伟,彭江涛.鼻内镜下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24 例临床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688-2689.
[6]周新佳,曹志伟.鼻内镜下蝶窦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5):500-501.
论文作者:励印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6
标签:鼻窦论文; 内窥镜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鼻腔论文; 耳鼻喉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