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亚太安全东扩述评_北约东扩论文

北约亚太安全东扩述评_北约东扩论文

北约东扩牵动亚太安全评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太论文,北约东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约东扩影响所及已震惊世界。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欧洲、亚太两翼相互策应,美日同盟与北约组织密切配合。俄罗斯也由此加重了其亚太政策的分量。北约东扩的未来范围亦非局限于欧洲。这一切把北约东扩牵动亚太安全的问题提上了研究日程。

触及世界安全利益

北约是美国确保它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和“领导地位”的主要手段。冷战结束后,北约东扩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首先由于该行动带有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的深刻烙印。欧洲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点,如今欧洲依然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部分。俄罗斯“多方位外交”中与美欧的关系,也是处在仅次于同独联体其他成员国关系的特殊位置。俄罗斯早就提出应借助欧洲各国普遍参加的欧安会这一现成形式,来负责协调欧洲和大西洋所有组织的行动,进而“建立全欧安全新结构”。现在北约东扩与反东扩的矛盾,其实是当年美苏碰撞的继续,同时也体现了在欧洲是要保持美国主导还是要形成多极制衡格局的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势必长期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事实将证明,为此不仅受制者俄罗斯要付出代价,得逞一时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可避免地也要付出代价。

在北约东扩与反东扩的过程中,美俄关于削减战略武器的讨价还价也涉及世界安全利益。俄罗斯安全会议确定的本国安全构想,是要抵抗在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和其他领域对俄罗斯构成的内外威胁,包括“在战争情况下有权首先使用核武器”。叶利钦总统1996年的《国家安全咨文》,提出把战略核武器为主的遏制作为抗衡北约东扩形成对俄威胁的基础。俄国家杜马还多次发表声明,将不批准美俄两国关于在2003年将现在各自拥有的大约6000枚核弹头分别减少到3500枚和3000枚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当然也就推迟了该条约第三阶段关于将双方核弹头减少到2000枚至2500枚的谈判和实施。1997年9月26日, 美俄两国外长已在纽约商定,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生效时间推迟五年;作为交换条件,俄方同意美国继续进行新短程导弹防御系统的试验。这个妥协焉能为世界安全增益。

“更新”美日安保条约旨在策应北约东扩

美国带头策划和竭力推动北约东扩,是它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借助北约东扩不仅企图保持对欧洲的控制,而且似乎表明美国还打算在条件成熟时将业已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一些亚洲国家逐步拉入北约。美国为保证北约东扩顺利实施和产生预想结果,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从亚太战略这一方向予以配合。有的美国人就公然宣称美日同盟就是北约“合乎逻辑的发展”。德国国防部长于1997年5月访问日本,双方就北约与俄罗斯签署基本文件的内容以及对亚洲安全局势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磋商,交谈内容包括日本政府所关注的处于变革中的欧洲安全格局、北约东扩时也会考虑亚洲和日本的安全利益、肯定欧亚不同的安全模式、德日将在安全方面加强协作等。这些情况恰好说明,北约东扩直接关系到亚太安全。《日美防卫合作方针》修改方案于今年月23日出台,其重点是“正常局势下的合作”、“日本受到武力攻击时的反应”和“日本周边地区出现对日本和平与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局势时的合作”。借口适应冷战结束后新格局而提出“日本周边地区”新概念,旨在大大拓展日本军事力量在日本周围地区的活动范围和方式。日美安保条约的“再定义”自然引起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警惕。俄罗斯也持反对态度,称这是“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俄罗斯调整亚太政策

俄罗斯是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国,2/3版图位于亚洲,这本身就意味着北约东扩涉及亚洲地区利益。俄罗斯处于经济政治艰难转轨时期,北约“乘人之危”东扩,俄当局既强烈反对又被迫默认,但其国家利益决定了妥协总是有限度的。

俄罗斯自从纠正“一边倒”方针而奉行“多方位”外交以来,便开始重视亚太;面对北约东扩,为防止东西两线“受敌”,它更加快了同东方国家改善和发展关系的步子。“北约东扩,俄罗斯也东扩”的比喻固然不贴切,但也不能说毫无道理。

俄罗斯领导人越来越意识到,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帮助国家振兴、同东北亚国家经济实行一体化进而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所在。这个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苏联时期由于缺乏战略眼光加之物质困难,也嚷过要开发但总是裹足不前。如今情况和势头在变,俄罗斯欲以开发该地区为基础,加强同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并提出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要求。

俄罗斯亚太战略的重点在东北亚,是沿东北亚一亚洲—亚太的路子来拓展外交。它已单方面裁减了远东部队和太平洋舰队兵力,销毁了中短程导弹;提出用政治手段消除地区紧张策源地,加强军事信任措施,在相互接受的基础上建立双边、次地区和全地区性的谈判机制;主张分阶段、多方案、不同步地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提议建立俄、中、美、日、韩、朝六国集体安全体系,并先后与韩、美、日等国举行磋商。

俄罗斯同中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合作关系在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顺利发展。边界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政治关系不断加强,建立了领导人互访机制,两国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一起签署了五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信任和相互裁减武装力量的两项重要协定。经贸方面确定了2000 年数额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其他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也在发展和加深。

俄罗斯同日本的关系引人注目地出现了“突破性征兆”。两国要在保障安全方面加强对话与合作,俄罗斯宣称要与日本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桥本首相公布新的日对俄关系文件三原则——相互信赖、相互利益和着眼于未来,受到俄方欢迎。日本政府的外交战略从“政经不可分”原则转变为领土谈判与经济合作均衡发展的“扩大均衡路线”。双方正在通过建立日俄合资企业和日本以投资等方式参加俄远东地区的开发,并决定加快技术和经济合作的进程,尽管领土争议还是两国关系中的制约因素。

俄罗斯致力于发展同印度、伊朗、东盟等亚洲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加强同“亚洲的传统朋友”印度的政治、经贸和军事技术合作,是俄罗斯亚洲外交又一重点。俄印签订了计划总价值约80亿~100 亿美元的2000年前军事技术合作计划。俄罗斯已成为东盟对话国,正在扩大建设性合作,成立了俄罗斯与东盟合作委员会以及由大公司、银行和国营机构加入的俄罗斯和东盟民间基金会。俄罗斯与韩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和科技合作,同时保持与朝鲜的友好关系。俄罗斯意欲成为亚洲最大的武器供应国,除拥有越南、柬埔寨、印度和中国等老客户外,最近又扩大到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交叉重叠的两个三角

亚太地区大国交汇,人们公认美国、中国和日本及其相互关系在这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美国人提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各自与美国的关系,将是决定21世纪亚太地区未来的关键。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称,如果美中之间不加深战略理解,对日本的作用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义,欧亚就不会有稳定的平衡。东盟以及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则认为,亚太安全取决于稳定的中美日三角关系、经济繁荣和建立亚太多边安全体系等三个因素。

谈到建立亚太多边安全体系,绝不应忽视俄罗斯的存在。俄罗斯由于国力和影响力所限,目前在亚太地区的作用无法与美中日并驾齐驱。在北约东扩的压力驱使下,俄罗斯力图改变处境,要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奠定它在亚太地区应有的大国地位。它一再声言“不能接受美国庇护下的单极世界”, 坚决反对“一极世界论”。 俄舆论在评价1997年4月中俄国家元首《联合声明》时强调指出, 该文件“再次告诉美国,俄中是两个伟大国家,在21世纪解决任何全球性安全与合作问题缺其不可”。北约东扩把俄罗斯推到了同美国和北约对峙的地位,又引出了俄罗斯在亚太地区谋求同美国分庭抗礼的设想。俄罗斯从昔日超级大国跌落下来,版图之大为世界之最,它实际上是一个无时不以大俄罗斯主义自豪的核大国。它有时委曲求全,也是以退为进。如俄舆论所指出,鉴于北约东扩,俄罗斯在东方奉行“相互让步外交”将给自己带来战略性好处,并断言“莫斯科—北京—东京三角及整个东南亚地区有可能出人意料地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新中心”。这里暗示着一种意向,即以缔造俄中日三角关系来同现存美中日三角关系交叉重叠,从而抗衡美国并扩大俄罗斯的影响。这对亚太地区大国关系平衡和格局态势将产生何种影响,不妨继续观察研究。

标签:;  ;  ;  

北约亚太安全东扩述评_北约东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