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族文化与传统面具艺术_佛教论文

论藏族文化与传统面具艺术_佛教论文

论西藏文化与传统面具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藏论文,面具论文,艺术论文,文化论文,与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作为西藏文化象征的面具,是伴随宗教的传播发展而产生的。西藏面具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多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祭祀跳神、藏剧表演及民间歌舞等方面。面具包容着神密妙幻的佛教文化艺术和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综合地体现了西藏的历史、宗教和传统文化。

[关键词]西藏文化 面具 历史 宗教 传统文化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带有浓郁原始宗教文化色彩的西藏文化,在西藏这个由于特殊地域和景观所形成的社会环境里,以其独特的方式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西藏独具一格的社会文化、宗教文化与艺术文化。封闭的高原地理位置也使其一些原始古朴的文化形态得以很好地保存。作为文化象征的面具,综合地体现了雪域高原的历史、宗教和传统文化。西藏面具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广泛地应用于祭祀跳神、藏剧表演以及民族歌舞等方面。这些面具抑或青面獠牙、狰狞可怖,抑或端庄和善、憨实可爱;也不论是人、是神灵还是动物,无不包容着极其神密妙幻的佛教文化艺术和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一、西藏的宗教发展与早期的面具

西藏的宗教信仰、传播与发展和面具的产生与发展息息相关。

上古时期,藏族先民在自己深厚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本教文化,这是在佛教传入西藏以前西藏先民所信仰的古老的本教基础上产生的原始文化。本教俗称黑教,它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一些外地巫教的成分而形成的。原始本教所传是上祀祖神、下镇妖魔、中与人宅之法。它的主要活动是占卜凶吉、驱役鬼神。本教崇拜自然神和动物神,相信万物有灵,认为天地之间一切都是由神来主宰。这些神掌握着自然和人类的命运,因此必须对神灵顶礼膜拜,虔诚祭奉。“本波”(藏语对巫师的称谓)是作为沟通人与神之间信息的桥梁,主持着占卜、下神、祭祀和行医等活动。据传这些本波能够泥鹿行空,骑鼓而飞,变幻无穷,由此可见其所谓神通也被当时人们广泛接受。随着当时人们对本波的崇拜信仰,各种五花八门的巫术,各类型的巫觋以及在西藏原始宗教本波祭祀仪式中千姿百态的巫舞和头戴面具的拟兽图腾舞蹈相继出现并盛行。西藏阿里日土县古岩画中就有表现这种舞蹈的场面和戴面具而舞的表演者出现。据传在公元6世纪朗日伦赞时期,本教就有“摇舞作声,吹螺击鼓,木制鹿头带双角,纸糊牦牛面而摆羊”的民歌,这反映出在当时的图腾拟兽舞蹈中就已使用了面具。

公元4世纪,佛教传入吐蕃。

公元639年和公元641年,泥婆罗国王之女尺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先后嫁给吐蕃赞普(即国王)松赞干布。两公主入藏,随行带进大批佛教经典著作、经书及释迦牟尼佛像。在她们的影响下,吐蕃王松赞干布开始信奉佛教。后来,松赞干布为了治理好国家,依据佛教的“十善”(即不杀、不盗、不淫、不嫉妒、不忿恨、不愚痴、不谎话、不巧辩、不挑拨、不恶骂)精神,制定了总称为“十善法律”的法典。《西藏王统记》记载,法律颁布之日,曾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会上“蕃民人人皆跑马”,“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执发鼓跳神人,以各种姿势献乐舞。”还有“最大法王,解闷娱乐,全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犀牛,或狮或虎,鼓舞漫舞,依次献技”的记述。

公元8世纪,天竺僧人寂护、莲花生等在松赞干布之后的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的邀请下赴吐蕃传播佛教,他们为了对付原来西藏本地的本教徒对外来佛教的抵制和反对,采取了吸收并容的方针,将原始本教融于佛教的传播之中。他们承袭了本教信奉的神灵与祭祀形式,将印度教恐怖忿怒神形象和佛教密宗的金刚舞蹈、本教本波祭神仪式中的拟兽舞蹈、藏族民间的土风舞等相结合,创立了新的佛教祭祀仪式。这种颂佛敬神、驱鬼纳吉的舞蹈仪式既有被当作神灵崇拜敬奉的牛、鹿、虎、狮、豹等动物形象出现,也有护法神、凶神和金刚力士神的表演,头戴各种面具则成为代表众神出现的主要特征。

公元779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建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巴协》(桑耶寺志)一书中有在桑耶寺开光落成典礼上出现梅花鹿的记叙。这梅花鹿显然是指头戴面具的表演者。此外,《亚色》一书中还记载了在桑耶寺落成典礼时,臣民们进行一种名为“阿卓”的歌舞娱乐活动。这种“阿卓”鼓舞的领舞者头上戴着的就是用白山羊皮制成的面具,这和在桑耶寺康松桑康林神殿的壁画中出现的舞姿活泼的头戴白面具艺人形象相印证。此形象一直被视为藏族传统剧白面具戏的雏型。

藏史中还记载了公元8世纪,堪布菩提萨陲、莲花生、法王赤松德赞派使者迎请达玛巴那王时,同时也迎来了“绿松石天然长成的释迦佛象及犀皮神象面具、水晶狮子坐骑等”供奉于桑耶寺,这说明此时面具已广泛地用于宗教。

藏文典籍《萨迦世系史》中记有公元1034年,“卓地有一大庙会,往观马,百技杂艺中有巫师多人,自在女二十八人,戴面具,手持兵器,另有长辫女击鼓,随之而舞,至为奇观。”这反映了此时面具的使用已由严格封闭的寺院内部转向世俗大众,普遍用于民间。

综上种种史实,可以看出西藏的面具是伴随宗教的传播发展而产生的。它来源于宗教,又在宗教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从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完善。

二、西藏的宗教文化与面具

西藏的宗教文化在西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宗教文化在西藏这块特殊的沃土上得到了不断的繁荣发展。公元8世纪,外来佛教传入西藏后,和西藏原有的本教相互影响,彼此交融,逐渐形成了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将对自然力的崇拜、魔法巫术、预言占卜以及天启神谕结合在一起,同时又接受了中国汉族地区的道教和印度湿婆教的许多因素和内容,创立了独特的宗教体系和学说。建立在藏传佛教基础之上的西藏文化意识形态,对推动西藏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西藏的宗教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西藏的文化、艺术、民间娱乐活动等无不包括宗教内容,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的西藏面具也和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跳神”是藏传佛教实施佛法、祭神驱鬼的主要活动,藏语称它为“羌姆”或“多吉嘎羌姆”,意为“金刚神舞”,也有人把它叫做“西藏宗教舞蹈”。跳神是西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与劳作中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古傩和宗教艺术,其生命力是紧紧依附和深深根植于藏传佛教文化这块沃土之上的,它在人类原始祭祀与宗教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藏的宗教面具则广泛地运用于宗教寺院的跳神。跳神活动就其内容而言,大致有祭神驱邪和佛教传说两个方面。前者仪规森严,后者情节曲折生动。面具是服从于上述内容、逼真而细致地勾勒出特定形象的重要手段。跳神中出现的形象,一类是西藏巫教中的鬼怪神灵,这些神灵一部分通晓作恶行善的密法,皈依佛门后成为本尊的助手,作为护法神来护佑佛法。它们大都怒目凶煞,给人以强烈的神秘感和恐怖感。还有一类是佛象、菩萨、天神、本尊、高僧、施主、仙女和将相和尚等。这些形象是西藏原始本教吸收外来文化包括汉文化的产物,大都面目慈祥和善,仪态雍容,给人以亲切之感。

藏传佛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教派。除了原来的本教外,还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各教派的教法不一,学说迥异。西藏的1142座寺庙和宗教活动点,分属各个教派。每个寺庙供奉的护法神不同,所表演的跳神也因此有异。在表现上述两方面的内容上,各派系也有各自特定的模式和学说。西藏各寺院的跳神不仅有各自固定的日期和章法,在形式和风格上也不尽一致。

仅以格鲁派为例。

格鲁派布达拉宫新年跳神,藏语称它为“考古多”,每年在岁末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旨在驱除一年的邪祟。这是在西藏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跳神活动。举办之日上至达赖喇嘛、噶厦官员,下至僧俗百姓都来观赏助兴。跳神活动中众神的代表者个个头戴面具,其中有“勇士”,代表神的儿子。“甲那哈香”,即汉地舅舅,是赤松德赞王为了表达吐蕃和大唐的甥舅之谊而特创的人物。六名随员,即一对游方僧,一对骷髅鬼,一对由童僧扮演的婆罗门闫王。八男八女厉鬼。四名骷髅鬼,骷髅鬼是本教的厉鬼,被莲花生收伏后成为了一种佛教护法的吉祥精灵。骷髅神的面具凶煞,藏族认为它是幸福的象征,能保护人们的灵魂。鹿神,头上有两根巨大的鹿角,用它来撕碎灵嘎,即米面团捏成的魔鬼象。

此外,在布达拉宫的多种跳神中,时轮跳神较有特色。跳神中出现头戴红铜面具,被称为红铜人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

供奉于大昭寺的班丹拉姆是拉萨的重要护法神。相传最早她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集命运、财富和美丽为一体的吉祥天女,传入西藏后变成披头散发、青面獠牙、血盆大口的魔怪。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班丹拉姆节时,大昭寺的僧人都要将她的塑象抬出寺院,绕街游行。其时头戴龙头和狮头面具的随员左右相伴,缓缓而行,四方僧俗纷纷赶来焚香庆祝朝拜。

格鲁派后藏扎什伦布寺跳神是在班禅大师居住的护法神殿举行,日期在每年藏历八月,根据星象家占卜而定。此跳神为期两天,头戴面具的众神有闫王、土地护法神、财神“孜玛日”及其随从、白头白衣祭司和头戴鸟类面具的舞蹈者等。跳神中还穿插有头戴长眉大耳饰、静善神象面具,还有代表天界男女勇士的表演,动作滑稽,富有世俗情趣。此跳神和布达拉宫新年跳神被公认为是格鲁派跳神中最完美、最丰富多采的宗教舞蹈。

西藏的许多寺院内还敬奉着一些护法神面具,有的悬挂于大殿的梁椽,供人瞻仰膜拜。这类面具大都面目狰狞,表情怪诞。格鲁派三大寺院之一的色拉寺大殿两侧的木梁上就悬挂着这样一批护法神的面具,其中“马头明王”相传是慈悲观音的自性身。这类护法神面具有的被当做镇寺除邪之宝,供奉于密室。这些密室有着严格的戒律,妇女绝对不得入内。著名的格鲁派寺院喀巴所创建的甘丹寺内就有这样的密室。噶举派著名寺院楚布寺内的一些面具已流传了好几代,并从西藏传至印度,后又辗转回到寺院内。

西藏的宗教跳神不仅是宗教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为广大僧俗群众提供了娱乐的好时机。许多地方根据季节借举行大法会之机,进行大量的商业经济活动。这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大大地活跃和繁荣了经济市场。

西藏宗教面具的质地也很讲究,一般寺院跳神所用的面具都由专门的僧侣负责制作。大型面具的材料多用藏药和泥雕塑而成,据说用好材料制成的面具可以去邪免灾。现在的一些面具多用纸张和布脱胎制成。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制作已成为一种工艺,西藏各地有关部门和民间都有掌握这种技能的专门或业余艺人。

三、藏剧文化及其面具

藏剧,藏语为“阿吉拉姆。”

传说公元15世纪初,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为了修筑铁索桥进行募捐。他召集了七位年轻美丽的姑娘为此表演歌舞。姑娘们歌喉动人,舞姿优美,犹如天仙下凡。于是,人们便称赞她们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大姐”。在这以后,“阿吉拉姆”便成为人们对藏剧的称谓。

藏剧的起源还可以推至比这更早。根据《萨迦世系史》记载,公元11世纪初就有头戴面具的舞蹈者出现于庙会的百技杂艺中。这说明早在汤东杰布所创的“阿吉拉姆”这样完整的戏剧表演形式之前,戴面具而舞的这一藏剧艺术表演形式就已出现了。藏剧面具的出现,使面具的表现内容由荒诞虚幻的神转向民间世俗的人,从而实现了由娱神到娱人的根本转变。

西藏的藏剧艺术是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和藏族早期的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迄今为止保留得最完整、最古老、同时也最富于民族特色的面具戏形态,在西藏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对研究西藏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藏剧所表现的内容多为宗教传说或神话故事。传统藏剧的剧目大约有二三十个,大多以宣扬“劝善、轮回”为主旨,要人们以弃恶扬善为本,皈依佛教。其中最著名的有《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莎姑娘》、《卓瓦桑姆》、《苏吉尼玛》、《顿日顿珠》、《赤美滚登》和《白马文巴》八大藏剧,这也是演出最多的剧目。

藏剧分白面具派和蓝面具派。在藏剧开场戏中出现的“温巴”(意为渔夫、猎人)所戴面具的种类是区别藏剧这两大艺术流派的主要标志。戴白面具的温巴出场则属白面具派,戴蓝面具的温巴出场则属蓝面具派。白面具派是最早出现的藏剧形式,蓝面具派是在白面具派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起来的。白面具派和蓝面具派两大艺术流派在藏剧的表演中除所戴面具的颜色、质地、造型有所差异外,在唱腔、表演方法以及化妆等细节上也不一致。

藏剧的演出程序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场戏叫“温巴顿”。温巴顿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歌舞祭祀仪式,向群众祀福祝愿。温巴即渔夫、猎人就出现在温巴顿的歌舞之中。演出时需祭祀演出场地供奉的藏剧祖师汤东杰布和其它神灵的木偶或画像,祀求演出平安顺利。带面具的温巴还要主持藏剧的开场仪式,负责讲解剧情,又要与其他不扮演正戏的角色一起为主要演员伴唱、伴舞。第二部分叫“雄”,意为正戏的演出,第三部分叫“扎西”,就是结尾,以歌舞形式向群众祝福致谢。

面具是藏剧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藏剧中的人物以头戴面具表演为显著艺术特征。

白面具造型粗犷古朴,它以白山羊皮作为面部的底色,上面装有白山羊毛做的白发和胡须。传说藏剧的创始人汤东杰布是菩萨投胎,神仙化身,孕六十年而生,因此生下来时头发花白,胡子眉毛挂霜堆雪,白面具的形象便由此而来。白面具戏主要流行于西藏的山南地区,是由扎西雪巴和宾顿巴藏戏形成的。现在流传下来的宾顿巴面具,属西藏早期的白面具派。传说是为了纪念三百多年前五世达赖对发展藏剧所作的贡献而创作出的形象。五世达赖出生在宾顿巴,传说他的模样独特,下眼皮包着上眼皮,所以面具就根据他的特征制作成这个样子。较之白面具戏,蓝面具戏的流传和活动范围颇广,影响甚深。前面提及的著名藏剧八大戏就是在蓝面具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伴随蓝面具戏的发展,面具的表现力也日臻完善和提高,逐步趋向多样化和规范化。蓝面具一般以蓝色花缎为底,呈平板式,额端饰以日月同辉的吉祥图案式样,象征轮回图,眼睛为莲花瓣形,鼻下缀有贝壳,象征海螺。面部双颊装饰着贝壳、松耳石和玛瑙等物,现也有用塑料、有机玻璃钮扣等替代。它的整个形象呈宝瓶状。这种以造型精美的蓝面具为标志的蓝面具戏,早在一二百年前就已成为西藏一年一度的“雪顿节”中的主要剧目。由于它吸收了西藏本地区的方言、风土人情和民间艺术传统,使它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又逐步分化为几支风格不同的艺术流派。蓝面具戏广泛而活跃地流传于西藏各地,其中多数替代了白面具戏,影响远涉到我国西部及西南部地区以及与西藏相邻的几个国家和地区。

藏剧面具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通用性,即根据剧情人物需要所创作设置的面具形象可通用于藏剧的各个剧目。这些面具的种类依其主要颜色而分,代表各式各样的人物。

红面具,底面呈红色,面上缀有黑色胡须,一般为国王、大臣和总管所戴。

黄面具,脸部一般选用黄色的呢子做底。黄色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象征色,意为洁善神圣。它的形状似蓝面具,为活佛、喇嘛和仙翁所戴。

土黄色面具,一般用皮革、白色或土黄色的粗布制成。土黄色象征老实敦厚,人物形象鲜明,造型接近写实,呈立体状,为村民老头老妇所戴。

绿面具,它的脸部较小,覆以墨绿色,象征慈爱俊美。这种面具式样独特,多戴于额头或额角,使眼睛和大部分脸都暴露在外面,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为王后或母亲所戴。

黑面具,一般用布或软质材料制成,它的黑鼻子垂挂于两眼之间可以晃动,大大地增加了角色的立体感与活动感,呈现出喜剧色彩,为妖魔鬼怪和丑角所戴。实施巫术的妖魔面具多用黑色或黑花色作为底色,呈大型立体状,类似宗教跳神面具。一般脱胎于纸板或泥壳,面目狰狞恐怖,穿插地应用于宗教神舞等场面。

半白半黑面具,平板式,用硬纸板、厚布或皮子制成。面部底色分两半,右边为黑色,左边戴。

藏剧中还大量出现鹿、猪、象、马、虎、豹、鱼、猴子、耗牛、鹦鹉、鸟、狗、蝎子等动物形象的面具,代表各类动物神灵妖怪,借以表现和丰富藏戏中寓言性的情节。这些面具是根据西藏早期民间拟兽舞中的动物形象,用动物的毛皮制成的立体面具,造型十分逼真。动物面具一般只戴在头上或脸部,演员根据所戴的面具做出种种摹拟象征的表演。这些面具一些是用纸浆和布脱胎而成,呈头盔状立体式。也有的是用布缝制成软布袋状,演员套在头上进行表演。

西藏的面具除了宗教面具和戏剧面具外,还有一类是以“折嘎”为代表的民间百技面具。折嘎是西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曲艺说唱艺术。其表现内容最早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以物质需求为主旨,是下等人的乞讨施舍,现都用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表现人的愉悦幸福情感的欢畅,以此在喜庆活动中赞祝吉祥平安,从而使这一艺术形式更趋完善。折嘎面具一般用羊皮、布或毛毡制成,表演时演员时而置于头顶,时而又披挂于肩臂,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娱乐性。这种表演载歌载舞,加之活泼滑稽的动作和表情,充分展现出高原人民欢快、自由、轻松而又热烈的奔放粗犷性格,这种艺术形式深深受到西藏民间群众的喜爱。

西藏面具是构成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原始而富有表现力的形象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灿烂的艺术之美。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和人类本身的任务和发展历程,这对研究西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于1994年6月12日收到。

标签:;  ;  ;  ;  ;  

论藏族文化与传统面具艺术_佛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