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及病害防治措施论文_蒋金辉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及病害防治措施论文_蒋金辉

池州市贵池区地方公路管理局 安微省贵池区 247100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社会和人们越来越关注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和病害防治工作,促进农村公路的顺畅通行,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速度。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及病害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病害防治;策略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有限,公路养护设备较为落后,农村公路上超载超限车辆数量迅速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公路养护难度。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公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病害防治措施,使用合理的养护技术,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1.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施工放样阶段。施工单位要做好小桥、路基施工放样工作,合理恢复定线。施工放样阶段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的首要环节,施工单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基础和前提。其次,在恢复定线阶段,施工人员要仔细的加密和复制,加强检测工作,仔细检查高程,及时纠正施工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再次,在路基施工和放样阶段[1]。路基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施工人员要做好路基施工和放样阶段的养护工作,合理修筑路基,在路基放样中要做到不填不挖。同时路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影响着公路上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为此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这个阶段的养护工作。最后,在路面施工阶段。不同地形、不同地区,路面施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农村公路路面施工主要包括石子路面施工、水泥路面施工、沥青路面施工等等,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可以延长公路使用的年限,减少公路给车辆带来的阻力。在路面养护管理中,施工人员要充分考虑周围的地形,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护技术。

2.农村公路中包含的主要病害及病害产生的原因

2.1农村公路中的主要病害

通常情况下,病害主要分布在农村公路的路基和路面。路面中包含的主要病害有沉陷、裂缝、翻浆、坑槽、松散等等[2]。路基中包含的主要病害有水毁、坍塌、沉陷、翻浆、滑坡等等。

2.2农村公路产生病害的原因

春秋季节是农村公路发生病害最频繁的季节,其主要原因是春秋季节降水量较多,而路基和路面出现病害的部位是排水不畅和透水严重的部位。我国大部分农村公路长期暴露在大气中,承载着较大的行车压力,受到降水、冰雪和阳光的严重影响,这会导致农村农路被严重损坏,大幅度降低农村公路的性能[3]。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农村公路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人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施工管理水平较低,公路施工质量较差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级别较低,因此投入的建设资金较少,施工单位的建设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无法满足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2.2.2公路排水设施不完善

农村公路排水设施的完成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公路的排水质量。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公路在实际建设中,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忽视了排水设施的完善工作,导致公路的路基和路面不能有效的排水,降低了公路排水质量和排水效果,部分农村公路受到雨水的冲刷会产生病害,例如路基坍塌、翻浆、沉陷等,路面龟裂、剥落、松散等等,不利于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4]。在春秋多雨季节,公路排水设施的不合理会引发严重的水害。

2.2.3路面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农村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结构组合的不合理,例如路基基层施工材料不符合相关的标准,设置的基层缺乏合理性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有限,部分设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公路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全面掌握路面结构,没有了解公路建设地区实际的交通情况,因此无法设计出满足公路建设需求的农村公路路面结构。

3.农村公路病害防治策略

3.1使用预防性的养护措施

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重点关注水泥混凝土的路面管理和养护工作,因此一旦路面出现了损坏,那么损坏的速度将会大幅度加快,进而缩短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必须做好预防性的养护工作,在实际的养护管理工作中要将预防和治理有效结合在一起,不断优化和改进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公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准确找到缺陷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的手段去维修和养护公路。同时要加强对行驶车辆的管理,一旦发现超载的现象要严厉处罚,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路面损坏的问题[5]。除此之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养护工作中,施工人员要及时清扫路面上的杂物,保证边沟的通畅性,有效排出路面上的积水,及时填补路面接缝处,保证混凝土路面的完整性,防止路面遭到破坏。

3.2做好公路重点养护措施

农村公路重点养护措施主要是针对板角严重断裂、严重沉陷、严重破碎而制定的。施工人员在重点养护过程中要有效利用逐块换板法、整段加铺法。通常情况下在排水不通畅、路面破损严重的路段使用整段加铺法,有效填补和处理破损的路段,并且在路面上重新铺上一层混凝土产生全新的路面。逐块换板法则比较适用于破损度较轻的路面,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挖出破损的板块,随后有效处理基层,然后在处理好的基层上充分铺好混凝土板块。

3.3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公路的排水设施

做好农村公路排水工作是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了提升农村公路排水质量,施工单位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公路排水设施。在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排水工作,提高排水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不断健全和完善排水设施,防止路基被地下水浸泡,防止地面水通过路面渗到地下[6]。为此,施工单位要合理设计路面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排水系统,保证路面结构的水分可以及时、快速的排出,防止水分停滞在路面结构内,进而提升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同时在日常路面养护工作中,施工单位要做好路面和路基的养护管理工作,有效衔接路面和路基,有效排出积水使路面和路基保持平衡的状态,进而提高农村公路的刚度和强度。

3.4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在农村公路病害防治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旦发现路面出现了沉陷、裂缝等情况,施工单位要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的养护措施。如果路面裂缝和沉陷等病害比较严重,那么施工单位要给予高度重视,并且进行专项治理。在日常的农村公路病害防治中,施工单位要将实际工作经验和科学分析有效结合在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引发农村公路病害的不利因素,提高农村公路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增强其耐久性。

结论:农村公路建设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前提。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病害防治工作,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达.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及病害防治措施[J]. 交通世界, 2019(24).

[2] 邵胜子. 甘肃省农村公路典型病害防治与管养对策[D]. 长安大学, 2019.

[3] 杨秀远. 关于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中的病害与防治措施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7(27).

[4] 殷慧梅. 浅议农村公路病害及养护技术措施[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9(11):47-47.

[5] 王赟. 浅议农村公路病害及养护技术措施[J]. 低碳世界, 2019(08X):285-286.

[6] 王聪.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预防养护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25):177-178.

论文作者:蒋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及病害防治措施论文_蒋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