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的可视化策略探讨
褚 驰
(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 银川 750000)
摘 要: 广播新闻一直以来以声音为主要信息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在获取新闻信息时具有多元化的选择。因此,广播新闻可视化传播,能够综合性提升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广播新闻;可视化
广播凭借其传播速度快、收听便捷、互动性强、受众广泛等特点,在新媒体时代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但是其面对的竞争对手也很多,尤其以网络电台、订阅式广播、粉丝电台直播等互联网产物为甚。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传统广播新闻要想站稳脚跟,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看得见的广播”便是应运而生的一个理念,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现代广播的“可视化传播”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渝怀、渝贵等铁路通道,渝黔、渝湘等高速公路通道相继建成投用,渝黔边界地区贯穿南北、承东启西的通道功能日趋凸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特别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开通,该区域发展更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2018年4月,重庆和贵州签订了渝黔合作框架协议,为两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开启了深化渝黔合作的新时代,依托发展重庆南向通道经济,加快渝黔区域合作,推进渝黔边界地区经济走廊建设,搭建渝黔合作战略平台,正可谓逢天时、得地利、拥人和。
一、广播的可视化发展之路
广播新闻可视化是对新闻节目形式的创新,达到优化节目效果,扩大影响力的目的。广播可视化的实践探索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比如透明直播间、户外直播等形式已经出现。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播可视化的形式更加多元,与门户网站、手机APP以及各大商业音视频客户端进行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注定广播新闻必须打破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在节目内容、生产流程、传播手段上进行创新和变革,实现更加深入的服务性和交互性,顺应受众的需求。
2) 用于紧急切断阀的执行机构及其附件应有防火保护措施,首选安装防火保护罩。防火保护罩应符合UL 1709—2007《结构钢用保护材料的快速升温燃烧试验用标准》[9],能够在1 093 ℃的温度下,抵抗烃类火灾30 min。
二、广播新闻可视化传播的优点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可视化传播可以形成以下优势:
(一)丰富广播新闻的语言,拓展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
据调查显示,用户尤其是网络用户最喜欢的信息传播形式之一就是视频直播,很多直播平台都开辟了广播新闻栏目版块。就“广播+直播”这种形式,最初引起了业界的探讨,有声音认为这种形式会冲淡广播新闻的神秘性和独有的声音魅力,但从新闻实践看,“广播+直播”的形式拓展了广播的声音传播渠道,创新了广播栏目的节目形态。在当下全民直播的热潮下,新闻广播引入直播的形式也是顺应受众审美的需要。
湖南卫视前台长欧阳常林提到未来电视节目的发展时,认为在智能化操作的前提下,电视和手机实现对视连接,大小屏实现连接,内容则与大数据、云平台相结合。这一设想同样适应于广播,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可以边听边玩同时完成消费。受众的参与和互动还可以对节目的进行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喜欢的内容被放大,喜欢的明星拥有更多的粉丝,互动的力量得以显现。“小屏”参与能弥补传统媒体的缺陷,传统媒体直线型信息传播的局限性被突破,使受众能很好地进行互动,更好地展现受众的心声,从而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二)受众参与广播新闻的形式更加丰富
在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在线互动或者留言互动是听众最普遍的参与形式。广播新闻实现可视化传播后,受众参与的形式更加丰富,可以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提升新闻参与的感受,增加与平台的亲密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的可视化策略探讨
(一)引入直播形式
依靠声音传递是广播新闻最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在其他信息手段的支持下,信息传输实现了多介质、多方位,台网互动的广播形式如今被广泛应用。
社交性是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传统的新闻广播,一对多的传播方式让受众很难参与到新闻的传播、评论中,而手机等移动客户端为信息的传播实现了“小屏”化,在“小屏”上,受众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参与到节目的传播和互动中。
(二)强化“小屏”互动
例如成都新闻广播有档《蓉城金秋》栏目,主要受众对象是一些退休干部、老党员以及普通老人,栏目进行的很多活动除了在广播中进行,还会在微信公众号中进行视频直播,主持人通过走进老年大学和广场舞现场,报道老人的一些新闻话题,老年受众可以通过手机来“查看”和评价自己或者亲朋在节目中的表现,实现了节目“好看好玩”的目的。
邱柏生主编的《思想教育接受学》(1992)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概念做了界定,从接受的环境、接受的生理心理条件、教育者、教育方式、教育材料等方面对思想教育接受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陈秉公的《21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理论体系》(2000)中的第四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概念、结构、矛盾、规律及优化原则。赵卫民主编的《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2000),以实证的方式调查了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状况。
根据各指标集中模糊复合物元,利用其隶属度集中值乘以对应的主要因素权重,即可得到待评价物元单项主因素评价等级隶属度集中值[8],进而能够对普查绩效的五个主因素做出客观评价,查出普查制度设置实施中比较完善的环节以及存在问题的薄弱环节,为普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指明方向。
(三)增强新闻内容的可视化
传统的新闻广播要求新闻内容有很强的可听性,所以在叙事上比较重视故事性的表达,尤其是对氛围和细节的营造,更容易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引进,一些不易用故事展现的内容,比如数据新闻可以很好地进行传播,在保持原有广播形态的听觉体验上,丰富了广播新闻的内容和逻辑性,新闻形式也更加多样。
例如每年的两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会在其上推出一系列数说两会的栏目,运用图表、连环画等形式,全面展示一些重大领域取得的成果,一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做到了一目了然,使新闻的可视性大大提升。
与一些平台的合作成为国内新闻广播频道融媒体建设的重点,例如北京青年广播入驻了抖音平台,拍摄一些短视频,吸引年轻粉丝的关注。平台之间的合作,可以有效地实现新闻的传播性,打造新闻广播频道的影响力。
四、结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广播节目逐渐打破原有的传播方式,向可视化方向发展,这对新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广播直播、广播移动终端展示、入驻流量大的音视频平台都是可视化的尝试方式,这些对提升广播新闻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蕾伊.论广播节目的可视化——以《偶像本色》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130.
[2]周婷.看得见的声音——广播节目可视化策略之浅析[J].东南传播,2015(10):119-120.
[3]李彬.广播新闻节目的新媒体推广手段探究[J].新闻世界,2015(1).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1-0043-01
作者简介: 褚驰,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研究方向:广播新闻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