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宇虹
(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231202/合肥熙康健康管理中心 230000)
【摘要】目的:对泛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泛昔洛韦,每天三次,每次250mg,配合院外进行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TDP特定电磁波理疗对患处进行处理,每天一次,连续10天;对照组患者不进行院外理疗,仅口服泛昔洛韦,每天五次,每次200mg,连服10天。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从止疱、结痂、止痛、脱痂的时间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带状疱疹采用泛昔洛韦并院外理疗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泛昔洛韦 带状疱疹 理疗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206-01
在人体免疫监测功能受损的时候,潜伏于神经节的带状疱疹病毒对神经元刺激并激活自身,导致该部分区域疱疹并伴有神经痛,这是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对泛昔洛韦并理疗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及方法
1.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2.3±6.4)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病程(4.8±2.1)天;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13.2±6.3)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病程(4.7±2.2)天。病例纳入标准:单侧体表存在成群疱疹,沿着皮节分布,并且伴有神经痛,发病时间从出现皮疹开始。病例配出标准: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对泛昔洛韦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心脏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全身衰竭者;肿瘤患者。两组患者的发病位置以躯干部、头颈部和四支为主。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发病位置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每天三次口服泛昔洛韦,每次250mg,联合精辟神经电刺激仪进行治疗,对选定皮肤市价体表电刺激,连续输出电极1-2组,电流80-100Hz,持续20分钟,然后采用TDP特点地磁波对患处进行照射,照射距离30-50cm,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持续10天。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每天五次,每次200mg,连服10天,不给予理疗治疗。
3.疗效标准评定
止疱:没有新水疱出现,原有水疱没有增大;止疱:疼痛消失,没有疼痛或者偶尔有痛感;结痂:水疱干涸;脱痂:痂皮脱落。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三、五、七、十、十四天对病情的变化各记录一次。
二、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中观察组治疗带状疱疹的止疱、止痛、结痂、脱痂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止痛时间上差异非常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症状消退时间对比/d
在6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伴有胃肠道不适症状;对照组中有1例恶心,2例头晕。4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可耐受,没有进行特殊处理或者停药。在6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做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没有异常。
三、讨论
泛昔洛韦是喷昔洛韦的前提,由于喷昔洛韦口服吸收比较差,为了提高利用度,因此合成了泛昔洛韦。该药本身没有抗病毒的作用,是经过口服以后,在常闭吸收经过氧化和去乙酰后成为喷昔洛韦才实现抗病毒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喷昔洛韦的利用度。
理疗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预防感染、降低疼痛和缩短病程。通过电极,把特定频率脉冲输入人体,能够刺激神经纤维,阻断疼痛冲动传入,也能够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对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提高镇痛的效果。采用TDP照射,患者的局部血流加速,改善了血液循环;增加了吞噬细胞功能,促进病例代谢物的吸收与炎性渗出物的消散,温热作用能够降低疼痛神经兴奋性,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达到治疗的目的。
泛昔洛韦的抗病毒活性确切,对带状疱疹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本组研究中,选择单用泛昔洛韦作为对照组治疗方案。从两组患者治疗的结果来看,泛昔洛韦合并院外理疗治疗带状疱疹与单口服泛昔洛韦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症状与体征改善的速度方面,泛昔洛韦合并院外理疗治疗的方法要比口服泛昔洛韦更为理想,因此,是治疗带状疱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明,蒋存火,黄绪蕾.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15(21):493-495.
[2]朱小娟,李彦希,郭霞.等.泛昔洛韦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19(7):143-144.
[3]魏智钧,欧阳颀,王丹李,等.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5(24):581-583
论文作者:潘宇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2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患者论文; 理疗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病程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