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论文_陈辉

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论文_陈辉

连云港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由于钻孔灌注桩能适用于各种土层,能制造直径比较大的桩,因此在建筑工程当中应用比较广泛,下面就钻孔灌注桩各阶段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1 前言

目前,钻孔灌注桩广泛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基础,钻孔灌注桩有着成熟的施工工艺、适用于各种土质;钻孔灌注桩的优点是承载力大、施工时噪音低、安全性好,对附近的建筑物影响较小,缺点是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施工技术复杂,水下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易出现孔底沉泥、夹渣、缩颈、浮浆夹层等缺陷。而影响桩身的完整性和单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求派往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钻孔灌注桩的监理经验和极高的责任心,严格做好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旁站工作,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技术方案和监理的工作程序,控制施工质量,杜绝留下质量隐患。本人根据现场监理工作的实践,就钻孔灌注桩监理的质量控制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在工程开工前审查施工队伍的承建资格和人员资质,重点检查质保体系;

2)查验进场打桩设备,审查其设备进场报验与设备性能检测年检报告是否能满足钻孔的要求;特别是承载力高的嵌岩桩,设备的钻孔能力是否满足,施工单位使用的成孔机械必须与现场土质、桩径、桩深等要求相适应,不符合要求的不准进场使用;

3)审核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重点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特别是对影响环境的防护措施及方案;对周边的重要建筑物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保护;防止流沙与管涌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和沉陷;

4)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的特点与难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与调查,熟悉本工程的地质情况,编制好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做出旁站监理计划交业主和当地质量监督机构,以便检查、配合和督促.

5)参加业主组织的第一次工地会议,明确各方的人员职责;进行监理交底,重点介绍工程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方法和程序,并在会上就监理方法征求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意思,获得业主的支持和施工单位的配合;

6)参加规划控制点的现场交接验收,检查施工现场的定位、放线,并进行独立的复测(不能与施工单位一起定位、放线);调查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做好测量控制点的引测工作;

7)组织参与工程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就打桩的钻孔机械、成孔方法、清孔的设备,进入持力层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对成桩质量的检验方法、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做出规定;

8)正式开工前要检查现场准备是否满足开工条件,开工报告,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是否齐全,人员、钻孔设备是否按要求到位,审查其施工单位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质检制度、安全措施是否落实,符合要求的由项目总监签认开工申请报告,同意开工。

3 成孔阶段的质量控制

成孔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核心,此时总监理工程师要安排好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如何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验收的技术交底,钻孔灌注桩施工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要求施工单位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要求所有人员持证上岗,项目经理和所有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及时到场。

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的施工工艺是:放样—定桩位—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孔—终孔—第一次清孔—下放钢筋笼—接人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工艺复杂,质量波动性大;因此,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做钻孔试验,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会同业主和与该工程有关的设计单位、地质勘察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机构,进行试桩有关事项的验评,并做好试桩记录。在成桩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道关键工序:

1)放样测量就位放样测量定位要准确无误,施工单位放样后,监理要及时复核,钻机就位时必须准确无偏差,并保持钻机平整、稳固,不发生倾斜、移动,并确定好测量桩长的基准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垂直度的控制

成孔时发现难于钻进或遇到孤石、硬土时应及时复查钻孔的垂直度,以防桩孔出现严重的偏斜、位移。

3)钻孔

护筒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少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少于1.5mm,钻孔时要求钻杆不能晃动,避免扩孔,防止塌孔;保持孔内泥浆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钻进过程中适时控制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1—1.5的范围内。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应及时停钻,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行钻进。

4)终孔要求

对于一般的摩擦桩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时,就可以终孔了,对于有持力层要求的,应在进入持力层前进行岩样对比,由地质勘察单位一起确认已经到了持力层后,再根据设计要求钻入桩端嵌入深度。

5)清孔

清孔要求分两次进行。当确定可以终孔时,先进行第一次清孔,待下放钢筋笼、接入导管,在浇灌水下混凝土前应再进行第二次清孔,并及时做好检测及记录。清孔后的泥浆比重一般应控制在1.1左右,对易塌孔的土质较差的孔,可适当增加泥浆比重,清孔后,沉渣厚度应根据不同桩型,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要求,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100mm,摩擦桩≤300mm。

4 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是水下混凝土施工,它深埋在地下,隐蔽性强,稍疏忽大意很容易造成质量问题。因此,在浇灌水下混凝土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总监理工程师应安排好监理员进行全过程旁站,并做好工作。

4.1 原材料报验

进入现场的原材料要及时进行报验,水泥宜采用标号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使用前要进行复检;钢筋除机械性能试验外,还要进行焊接性能的复检;碎石要有良好的粒径级配,应注意不宜大于导管的1/6,以≤40mm为宜,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不应太小;

4.2 配合比、坍落度

混凝土浇注前要确定配合比,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并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20mm之间。

4.3 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

要检查钢筋笼的尺过偏差,焊接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要求,加筋箍应放在主筋外则,主筋不应设有弯钩(如要求有弯钩应向外侧弯)搬运与吊装时应防止钢筋笼变形,桩的主筋要有足够的保护层,偏差不能大于±20mm。

4.4 混凝土的浇筑

①钢筋定位后必须在4h内浇捣混凝土,以防塌孔;②导管直径应选择大于4倍以上的石子最大粒径,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第一次浇灌的混凝土量必须保证能令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中0.8-1.3m以上,监理旁站人员应根据桩径与混凝土量进行核定;③混凝土浇灌的中间过程应是边浇捣边提管边拆管,必须保证混凝土的高度能埋住导管,拆管前须用测绳测定混凝土面的高度,导管内混凝土宜保持在20cm--30cm,不能空管,防止进入泥沙造成缺陷;过多的混凝土会影响灌注速度或造成塞管,过少则易造成浮浆、夹泥或断桩。④混凝土应连续灌注,混凝土灌注的充盈系数一般不得小于1.05。

5 结语

由于目前在桩基检测方面的手段不甚完善,对桩的检查验收,只能用抽样的合格与否来对整个工程桩作出评定,局部桩是否存在问题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来;由于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是隐蔽工程,质量问题不可能直观的反映出来,抽样检测是否能有代表性,抽样检测不可能对工程的每一根桩的质量都能作出正确的评估。静载荷试验只能是以点带面,高应变只能对所测桩的承载力作出估计,小应变只能分析桩的完整性和缺陷;因此把握好施工的每一道工序质量,是保证混凝土灌注桩工作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晁魁星,尹学灿.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及施工质量控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3).

[2]董国栋,刘明全.试论钻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监控[J].科技信息,2010(1).

论文作者:陈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论文_陈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