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时善用修辞,使语言形象可感。引用诗文,使语言文采飞扬 。运用成语,使语言形神兼备。抒写真情,使语言情真意切。文无定法,语言生动有法。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写出美文来。
关键词:小学作文 修辞方法 字斟句酌 真情实感
话要说得动听,文章要写得好看,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大凡鲜活的、具有美感的文字总惹人喜爱、引人入胜;反之,那些陈旧的、缺乏文学性的语言却显得面目可憎,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的语言生动亮丽起来,使之无“阅读疲劳”之虞,有“赏心悦目”之感?
一、巧用修辞,为文章增彩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保证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
1.排比。
排比形式整齐,语言凝炼,气势充沛。文中适当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如在一篇谈个性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当毕达哥拉斯选择阳光而抛弃凯撒时;
当庄周选择“掉尾于田间”而抛弃宫阙时;
当张狂的阮籍长啸山间、潇洒的嵇康轻抚《广陵散》、淡泊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时——
两个重逾千斤的方块字浮出水面:个性。
几个排比句环环相生,丝丝入扣,引出个性的话题,一气呵成,很有气势,也很有感染力。
2.比喻。
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诗文中的叙述或说理显得形象生动。例如有个学生的习作是这样来比喻母爱的: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生活在水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面对那条悲伤的鱼,水轻轻地言道:“我看得见你的泪,因为你一直在我的心里。”
这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把母爱的博大深沉描绘得恰如其分,又真切感人,让人觉得精彩而不俗。
3.引用。
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人物典故等,是提升文章内蕴和增加语言可读性的好途径。
当然,在作文的过程中可以不止是某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时也可以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二、字斟句酌,为文章增亮
写好一篇文章只有不断地锤炼语言,推敲语言,反复修改,文字才能渐趋完美。
1.求准。
力求语言的准确无误是写好文章的一大关键。不仅一句话、一个词语、一个字,有时甚至一个标点的准确与否,也需要仔细斟酌一番。比如一个同学作文开头第一句话写道:“远远的东方,太阳正在升起。”他的语文老师在“的”字后面加了个逗号,变成了“远远的,东方,太阳正升起。”这样一经改动,原本平淡的陈述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2.求简。
语言是否干净利索、简洁明了是衡量其是否生动的重要标准。在这一点上,契诃夫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说:“描写海是很艰难的。我在一个中学生的练习簿上读到,你知道他是怎样描写海的吗?‘海大’,别的什么也没有。依我看来,好得很。”这就是说,写作的要领就是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切不可拖沓冗长,令人不可卒读。写作时,头脑中那些无拘无束、不着边际的废话、赘言是不可以落在纸上的,在需要惜墨如金时,要慎用每一个字。
3.求新。
创新的文字永远具有活力和吸引力。语言是否新鲜灵动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写作时,只有对语言进行独具匠心的编织,努力提高文字的质量,才能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一篇作文中,哪怕只有一段新鲜活泼的文字,就像“浓绿万枝红一点”,也会让人眼前蓦然闪出一抹亮色,顿觉一种发现的愉悦。
三、流露真情,为文章增美
古往今来,大凡至情至性之文皆流传下来,历久弥新。这样的事例不可胜数。然而当前学生作文的一大诟病即是语言无味,缺乏真情。这一点已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实,中学阶段,青春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都是好文章,只不过没能用心用情去写罢了。在一次练笔中,我读到一篇朴实无华却生动感人的好文章——《春天的第一朵鲜花》,这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我的母亲,用粗糙的手掌不停劳作,为了我的明天;我的姐姐,在青春年华四处奔波,为了我的学业。我爱她们,因之而爱天下所有平凡或不平凡的女性……我在心底里想对她们说:“你们!永远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给平凡的世界带来了美丽和真情……”
事实证明,只有以情缀文,语言才具有生命力,文章才会具有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孙卉 小学生如何寻找作文的语言[J].新课程(中),2011,06。
[2]任小红 论小学作文中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48。
[3]王艳 让文章语言亮丽起来——小学作文语言优化策略[J].中华少年,2016,22。
论文作者:赵立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语言论文; 生动论文; 文章论文; 文中论文; 比喻论文; 文字论文; 小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