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与探讨论文_吕洋洋

关于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与探讨论文_吕洋洋

吕洋洋 广东省阳山县阳山中学 513100

摘要:高中美术欣赏课作为教育教学组成部分,对学生艺术欣赏、艺术思维、欣赏水平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尽管美术课程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低于文化课程,但是在学生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审美、欣赏性。因此,各校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深化。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128-01

美术欣赏课适应了素质教育要求,是学生教育培养的必经之路,推动了学校艺术教学体系的完善。美术欣赏课中,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艺术品、艺术形式提高自身艺术欣赏力,掌握多种艺术展现形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创新理念,为学生们提供和谐、自由、快乐的美术欣赏课。

一、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积极影响

受素质教育理念影响,目前很多学校对美术欣赏课缺少重视,仅停留于简单的写写画画,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要懂得基本绘画方法即可,无需过多的投入欣赏课教学内容。其实不然,美术欣赏课教学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有助于学生艺术欣赏、审美培养。优秀的美术作品具有浓厚的情感体现与美的感受,通过观察与体验能够让人集中注意力,引发情感共鸣,更好的感受美、发现美。例如:《蒙娜丽莎》欣赏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感受美、感受画面和谐,微笑的神秘与温柔感,反映了文艺复兴是人们对女性美的审美理念与审美追求。其次,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思想认知。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社会认知较少、实践经验不足。对此,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视角,更加客观的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例如:《格尔尼卡》是上世纪30年代一件具有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综合了作者个人情感、社会、大众情感,以人大张嘴巴嚎叫状奏出了悲怆之感。高中历史学习世界大战时,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这幅作品的发生的事情,描绘的是格尔尼卡镇中人们遭遇的惨状,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是多么的可怕。

二、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思考

(一)丰富教学内容,创建和谐教学环境

教学前,教师应对本节教学内容有整体掌握,了解教材,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与教学条件编制教学内容。比如:《中国民间美术》教学中,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艺术作品,体验到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提高学生美术修养、热爱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包含剪纸组、雕塑组、刺绣组、地方美术组,创建和谐教学环境,小组同学合作找到具有象征性的作品,利用情境设置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课后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民间艺术品,例如:绣花枕头、茶具等,增强民间艺术认识,扩大知识视野并学会发现身边的民间艺术,随手记录,了解更多民间美术作品。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自由的环境下发挥想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新时期下,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辅助者,结合学生课堂表现掌握学生思想意识,通过幽默、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课堂参与积极性与主观意识,从而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下更好的发现美、体验美,尽可能的提高学生视觉审美感受。

(二)优化教学结构,重视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学生理解学习效果有着密切联系。现阶段,多数教师理论讲解时间过多,基本在30min左右,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思考时间少之又少,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单一、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也不高。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改变这种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结构,重视作品欣赏、课堂互动,给予学生更多思考、探究时间。教师结合欣赏要求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课堂参与积极性。此外,教师也可以融入其他学科,例如:音乐、自然等,丰富教学内容。这是因为美术课程更多的是一种视觉艺术,想要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审美就要让学生亲身感受,通过优秀美术作品展示、教材等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特点、物象特征。课后布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主要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例如:引导学生收集材料、寻找优秀美术作品、欣赏一篇美术作品。学生在材料收集的过程也是对课堂知识理解、记忆、复习的过程,增加记忆,有助于教学效果提高。

(三)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与美术素养

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发挥契机,挖掘创新意识、提高欣赏能力。例如:让学生选出教材中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或是自己喜欢的作品,分别从不同角度伤心,提高欣赏能力。

结语

综合分析,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美术教育重要内容,还需要教师给予高度重视,主动探索,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教学中与学生分享。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鉴赏能力、美术素养培养,立足于教学内容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肃静.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 (11).

[2]邢蕾.谈特殊教育学校初中聋生美术欣赏课教学以及审美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

[3]李向东.如何增强农村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6(08).

论文作者:吕洋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关于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与探讨论文_吕洋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